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利用锁厂专利>正文

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防风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55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防风锁头,包括:锁头管,锁芯,锁头连杆,复圈及固定螺钉,还包括一与锁头管固定连接,且可与锁头管一起相对于复圈转过一预定角度的执手。采用本防风锁头能使外装多保险门锁在保持原有的各种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防风功能。这样,房门可始终锁上,不会随风而动。人需要进入房门时,只需将执手旋转一定角度便可开启门锁,而无需用钥匙开锁,随时进入房门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锁,特别涉及一种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防风锁头。现有的外装多保险门锁的活舌不具备防风作用。当人被锁在门外时,就必须用钥匙方能开启活舌,这样用户每次随时进入房门都必须用钥匙开门,十分麻烦;如果不想让门锁上,就必须将活舌固定于锁体内,但这样会使房门随风而动,也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锁头,在保留锁体的原有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使活舌具备防风作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防风锁头,包括锁头管、锁芯、锁头连杆、复圈及将锁头固定于房门上的固定螺钉,另外,还包括一与锁头管固定连接的执手,所述的复圈中部具有一通孔,执手后部轴经较小的圆柱部可转动地配合安装在复圈中部的通孔内,复圈底壁的前侧与执手后部的凸肩滑动接触;一定位板通过其中部通孔套装于执手后部并与复圈通孔壁的后端滑动接触,定位板与执手之间设有使两者周向定位的周向定位装置,定位板的后部装有一与执手后部固定连接的挡圈;两个所述的固定螺钉垂直向后对称固定在靠近复圈边缘的复圈底壁上,在定位板的边缘设有两个相夹一定角宽的径向凸起,所述的一个固定螺钉与该两径面凸起处于同一圆周上且位于该两凸起之间。采用本技术的防水锁头与原有的锁体配合,当人被锁在门外,需要开门时,只需将执手旋转一定角度,这时,执手带动锁头管一起转动,而锁头管又因与锁芯互相锁定而将锁芯带动,进而带动锁头连杆,锁头连杆旋转带动锁体外板脚杠杆,最后杠杆带动活舌直至开启。这样,用户在室外不用钥匙就能开门进房,随时进出十分方便;而且,房门可始终锁上,不必为随时进出而将活舌固定于锁体内,因此,房门不会随风而动。所以改进后的锁头使活舌具有了防风作用。另外,由于执手只能带动锁头管等转过一定的角度,该角度的大小仅限于将活舌开启,不会使锁头管、锁芯、锁头连杆进一步转动,以免影响保险功能,需要保险时仍须用钥匙开启,所以,本技术的防风锁头使现有的外装多保险门锁既保持了原有的各种功能,又增加了防水功能。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防风锁头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防风锁头的局部剖视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防风锁头的局部剖视左视图;图4是图1所示防风锁头的执手的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执手的俯视图;图6是图4所示执手的半剖视左视图;图7是图1所示防风锁头的定位板的正视图;图8是图1所示防风锁头的挡圈的正视图;图9是带有另一种外形的执手的防风锁头的正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参见图1、2和3,本技术的一种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防风锁头包括锁头管1,锁芯2,锁头连杆3,复圈4,执手5,其中,执手5呈管状结构(见图4、5和6),其中部有一轴向通孔501,锁头管1配合安装于该通孔501内,其前端紧靠该通孔501前端内侧的环肩502而轴向定位。该通孔501的内壁上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径向凹槽503,锁头管1外侧上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径向凸起101,径向凹槽503与径向凸起101互相啮合,这样,锁头管1与执手5互相周向定位。复圈4中部具有一通孔401,执手5后部轴径较小的圆柱部可转动地配合安装在复圈4中部的通孔401内,复圈4底壁的前侧与执手5后部的凸肩504及锁头管1外侧的径向凸起101的后端面滑动接触,执手5可与锁头管1一起相对于复圈4转动。一定位板6(见图7)通过其中部通孔601套装于执手5后部并与复圈4的通孔壁402的后端滑动接触,定位板6与执手5之间设有使两者互相周向定位的周向定位装置。定位板6的后部装有一与执手后部固定连接的挡圈7,这样便能防止定位板6、复圈4及锁头管1从执手5的后部滑脱。在靠近复圈4边缘的复圈底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垂直向后的固定螺钉8,以便通过复圈4将锁头固定在房门上,且保证执手5可相对于复圈4转动。为了确保执手5只能带着锁头管1、锁芯2及锁头连杆3转过一仅限于将锁体的活舌开启的角度,可在定位板6的边缘设置两个相夹一定角度的径向凸起602及603,上述的一个固定螺钉8(例如左侧一个)与该两个凸起602、603处于同一个圆周上且位于该两凸起之间。当执手5转过预定角度将活舌开启时,凸起603正好与固定螺钉8接触,以阻止执手5进一步转动,执手5回转复位时,活舌伸出,凸起602也正好与固定螺钉8接触,以阻止执手5进一步回转,起到定位作用。常用的外装多保险门锁使活舌开启时连杆必需转过约40°,故本实施例中的两凸起602、603之间相夹角度为40°。为了促使执手5转过一定角度后能自动回转复位,可在本防风锁头上设置一弹性复位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复位装置包括一安装于邻近复圈4中部通孔401的复圈4底壁上环形凹槽403内的弹簧9(见图1、2、3),该弹簧9的一端与环形凹槽403内的一向后凸起431相抵,其另一端与定位板6上的一向前凸起604相抵。当执手5带着定位板6相对于复圈4沿图2中箭头F方向转动时,定位板6迫使弹簧9压缩,当松开执手5时,弹簧9回弹,并通过定位板6使执手5自动回转复位,直至定位板6上的凸起602与左侧螺杆8接触为止。本实施例中,执手5与定位板6之间的周向定位装置包括(参见图4、7)至少一个,例如两个,开设在执手5后端上的轴向缺口506,和至少一个,例如两个,设置于定位板6中部通孔601内侧上的可与所述的缺口506相啮合的凸起605。当定位板6套装于执手5后部时,两凸起605分别与两缺口506啮合,从而使定位板6与执手5互相周向定位。所述的周向定位装置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图中未画),即将执手5后部套装定位板6的部位的外形设成异形,便如矩形,相应地,将定位板6的中部通孔601设成与该异形相对应的异形,这样当定位板6套装于执手5后部时,两者也能周向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挡圈7与执手5后部固定连接的结构为,参见图2、4和8,该挡圈7紧卡在执手5后部外侧上的环形凹槽505内。或者,该挡圈7也可与执手5后部螺纹连接(未画)。为了便于拧动执手5,可将执手5的前端直经设得较大,并在前端外侧滚花或设置一些均布的纵向凸起507(见图5、6)。或者,也可在执手5前端固定连接一杆状手柄10(见图9)。为了使复圈4外观更美观,还可在复圈4的外侧安装一复圈盖11(见图1、2、3)。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上述实施例中的锁头管1与执手5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互相固定连接。参见图10,一种集锁头管和执手于一体的执手5′中部设有安装锁芯2′的通孔501′,锁芯2′配合安装在通孔501′内,其前端的凸肩201′滑动靠在通孔501′的前端环肩502′处,以便锁芯2′轴向定位,锁芯2′后端面与通孔后部的环肩503′齐平,为防止锁芯2′向前滑出,在锁芯2′后端面上用螺钉12固定有一止挡片13,止挡片13的边缘滑动压盖在环肩503′上,锁头连杆3从止挡片13中部的孔(图中未画)中穿过。执手5′后部与复圈4,定位板6及挡圈7等的连接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一些显而易见的修改或设计出其他实施例,例如,采用其他形式的弹性元件如拔时弹簧或弹性簧片来构成上述的弹性复位装置等。本技术的防风锁头适用于各种外装单舌或双舌多保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装多保险门锁的防风锁头,包括:锁头管,锁芯,锁头连杆,复圈及将锁头固定于门上的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锁头管固定连接的执手,所述的复圈中部有一通孔,执手后部轴径较小的圆柱部可转动地配合安装在复圈中部的通孔内,复圈底壁的前侧与执手后部的凸肩滑动接触;一定位板通过其中部通孔套装于执手后部并与复圈通孔壁的后端滑动接触,定位板与执手之间设有使两者周向定位的周向定位装置,定位板后部装有一与执手后部固定连接的挡圈;两个所述的固定螺钉垂直向后对称固定在靠近复圈边缘的复圈底壁上,在定位板的边缘设有两个相夹一定角度的径向凸起,所述的一个固定螺钉与该两个径向凸起处于同一圆周上且位于该两凸起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良陈杰刘郁兰
申请(专利权)人:利用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