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39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包括PCB转接板,与PCB转接板联接的下线架,与下线架联接的铁芯部,及与铁芯部联接的上线架;下线架与上线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线圈;上线架包括环圈本体,环圈本体的内侧向中心位置延伸设有用于与线圈联接的缠线部,环圈本体的上端对应于缠线部的位置设有绕线部,相邻绕线部之间设有绕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上下线架的设计高度,及铁芯部的长度,使得绕线时漆包线更靠近定子外侧,有效地提高了绕线槽的满率,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及效率;同时还减少了绕线部的过线数量,减轻了线架的支撑力度,提高了绕线的可靠性、绕线效率及降低定子结构的整体高度,有效减少电机的设计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刷电机定子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直流驱动系统都使用传统的有刷电机作为动力源。由于传统有刷电机效率低,寿命短且电磁干扰大,新型的无刷电机效率高、寿命长、可超高转速运行且电磁干扰小,因此随着电机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刷电机将逐步取代有刷电机,成为电机市场主流产品。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不少铁氧体及钕铁硼磁铁方案的无刷电机来替代有刷电机,且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能逐渐扩大,那么一种小体积高可靠性的无刷电机结构设计降成为应用的主流,但是,现有的无刷电机定子存在以下问题:1、线架设计高度过高及绕组端部长度过长;2、绕线可靠性低,且增加了线架支撑力度;3、定子整体高度过高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包括PCB转接板,与所述PCB转接板联接的下线架,与所述下线架联接的铁芯部,及与所述铁芯部联接的上线架;所述下线架与上线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线圈;所述上线架包括环圈本体,所述环圈本体的内侧向中心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转接板,与所述PCB转接板联接的下线架,与所述下线架联接的铁芯部,及与所述铁芯部联接的上线架;所述下线架与上线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线圈;所述上线架包括环圈本体,所述环圈本体的内侧向中心位置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线圈联接的缠线部,所述环圈本体的上端对应于所述缠线部的位置设有绕线部,相邻所述绕线部之间设有绕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转接板,与所述PCB转接板联接的下线架,与所述下线架联接的铁芯部,及与所述铁芯部联接的上线架;所述下线架与上线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线圈;所述上线架包括环圈本体,所述环圈本体的内侧向中心位置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线圈联接的缠线部,所述环圈本体的上端对应于所述缠线部的位置设有绕线部,相邻所述绕线部之间设有绕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线圈联接的缠线支架,及位于所述缠线支架内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设有“八字形”的联接槽,相邻所述联接槽之间形成与所述铁芯部联接的联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部对应于所述线圈的位置设有联接空腔,所述线圈穿过所述联接空腔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续王如郭高阳陈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机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