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627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5
一种线圈压紧装置,属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支撑部、传动部和压紧部,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包括底座、横梁、滑槽和耳片,底座周向向外延伸横梁,横梁上具有贯穿横梁的滑槽,横梁下方设计一对耳片,传动部包括螺杆、滑块、下挂钩、钢索、锥齿轮和带轮,螺杆安装在支撑部的耳片上,螺杆上安装滑块,滑块与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滑块上连接下挂钩,下挂钩穿过支撑部的滑槽露出横梁的上方。钢索连接在下挂钩和压紧部的上挂钩上,螺杆向底座下方的中心延伸,螺杆的内侧端头具有锥齿轮,压紧部包括顶盖和上挂钩,顶盖安装在线圈上方,顶盖周圈具有上挂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压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线圈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变压器线圈能承受短路时的轴向力,又能达到轴向尺寸要求,对线圈必须进行压紧,目前常用的线圈压紧方法有多种,对于中小型线圈,一般采用螺杆,用人力旋紧螺母压紧,对于大型变压器线圈,一般对干燥好的线圈用液压机短时压紧、边干燥边压紧用恒压设备压紧、边干燥边用弹簧压钉变压压紧线圈。对于液压类压紧设备,大多在液压缸周边安装多个螺杆,螺杆顶部安装压台。这种形式中螺杆的存在无疑给线圈在液压机上的安放带来不便,当然,部分设备先安放线圈后安装螺杆,这种长度较长的螺杆的安装通常也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圈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传动部和压紧部,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包括底座、横梁、滑槽和耳片,底座周向向外延伸横梁,横梁上具有贯穿横梁的滑槽,横梁下方设计一对耳片,传动部包括螺杆、滑块、下挂钩、钢索、锥齿轮和带轮,螺杆安装在支撑部的耳片上,螺杆上安装滑块,滑块与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10)、传动部(20)和压紧部(4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底座(11)、横梁(12)、滑槽(13)和耳片(16),所述底座(11)周向向外延伸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具有贯穿横梁(12)的滑槽(13),所述横梁(12)下方设计一对耳片(16),所述传动部(20)包括螺杆(21)、滑块(22)、下挂钩(23)、钢索(24)、锥齿轮(25)和带轮(26),所述螺杆(21)安装在支撑部(10)的耳片(16)上,所述螺杆(21)上安装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螺杆(21)通过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2)上连接下挂钩(23),所述下挂钩(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10)、传动部(20)和压紧部(4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底座(11)、横梁(12)、滑槽(13)和耳片(16),所述底座(11)周向向外延伸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具有贯穿横梁(12)的滑槽(13),所述横梁(12)下方设计一对耳片(16),所述传动部(20)包括螺杆(21)、滑块(22)、下挂钩(23)、钢索(24)、锥齿轮(25)和带轮(26),所述螺杆(21)安装在支撑部(10)的耳片(16)上,所述螺杆(21)上安装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螺杆(21)通过螺纹配合,所述滑块(22)上连接下挂钩(23),所述下挂钩(23)穿过支撑部(10)的滑槽(13)露出横梁(12)的上方,所述螺杆(21)向底座下方的中心延伸,所述螺杆(21)的内侧端头具有锥齿轮(25),所述压紧部(40)包括顶盖(41)和上挂钩(42),所述顶盖(41)安装在线圈(30)上方,所述顶盖(41)周圈具有上挂钩(42),所述钢索(24)连接在下挂钩(23)和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坤洪伟洪婧王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亚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