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75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发光体、罩,所述底座为上下具有开口的盒体并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所述发光体外表面与底座内表面形状配合,所述发光体底面上连接发光板,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轴枢轴连接,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罩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枢轴连接,所述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底座上顶部边缘形状配合,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在墙上的固定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装在墙面的任意位置上、方便携带、易调整发光方向且占用较小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备,特别涉及便携式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桌面上的台灯均具有用于支撑发光体的底座,但底座具有一定面积,占据桌面较大空间,且不便移动。为节省空间,扩大照明设备的应用范围,急需一款占用空间较小、方便移动的便携式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安装在墙面的任意位置上、方便携带、易调整发光方向且占用较小空间的便携式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发光体、罩,所述底座、发光体和罩依次以从下至上的顺序连接,所述底座为上下具有开口的盒体并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所述发光体为长方体,所述发光体外表面与底座内表面形状配合,所述发光体底面上连接发光板,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轴枢轴连接,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罩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枢轴连接,所述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底座上顶部边缘形状配合,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在墙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底座第一侧面的外侧。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转轴使发光体能够方便调整光的方向,能够通过固定结构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墙面的任意位置上,且本专利技术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还占用较小的空间。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底部具有可分离的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卡勾,在发光体靠近第二侧面与第四侧面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卡勾配合的第二卡勾,两个第一卡勾位置相对,在底座底部上设置一框架,所述框架沿底座内壁一周,两个第一卡勾连接在框架上,在框架靠近第三侧面的一端固定一滑槽,滑槽上具有第一斜面,在底座第三侧面上设有一相对于第三侧面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具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当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配合时,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卡扣连接,当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脱离时,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脱勾。通过滑动滑块,方便发光体固定在底座内,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向下照射,此时可将本专利技术当做台灯使用。进一步地,在第一转轴上设置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抵接在底座上、另一端抵接在发光体上,在第二转轴上设置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抵接在发光体上、另一端抵接在罩上,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卡扣连接时,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脱勾时,第一扭簧、第二扭簧从压缩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发光体相对于底座旋转第一角度并使罩相对于发光体旋转第二角度。通过扭簧和卡勾,能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向不同方向照射,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且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均为90度,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向下和向水平方向照射。进一步地,所述罩下表面连接一反光镜,防止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分散,增强光线的亮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吸盘,方便本专利技术从墙面上卸下和安装,从而使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于墙面的任意位置上,且占用空间较小。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通过旋转转轴使发光体能够方便调整光的方向,能够通过固定结构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墙面的任意位置上,且本专利技术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还占用较小的空间;通过滑动滑块,方便发光体固定在底座内,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向下照射,此时可将本专利技术当做台灯使用;通过扭簧和卡勾,能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向不同方向照射,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且方便快捷;防止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分散,增强光线的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状态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后视图。标号说明:10、底座;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第四侧面;15、吸盘;20、发光体;21、发光板;30、罩;41、第一转轴;42、第二转轴;43、第一扭簧;44、第二扭簧;51、第一卡勾;52、第二卡勾;53、第三卡勾;54、第四卡勾;60、框架;61、滑槽;62、第一斜面;63、滑块;64、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一底座10,底座10为六面体,其中顶面和底面具有开口,其余四个侧面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为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第四侧面14,在第一侧面11上固定一吸盘15,用于安装于墙面上。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发光体20,发光体20为长方体并置于底座10内,发光体20的底部连接发光板21,发光板21发出的光线通过底座底面的开口向下照射。发光体21靠近第一侧面11的一侧与底座10通过第一转轴41枢轴连接。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罩30,罩30的下边缘与底座10顶面的开口边缘相配合,发光体21靠近第三侧面13的一侧与罩30的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42枢轴连接。罩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发光镜。结合图3,底座10的第二侧面12上设置第一卡勾51和与第一卡勾51连接的第三卡勾53,同样的,在第四侧面14上设置第一卡勾51和与第一卡勾51连接的第三卡勾53,第一卡勾51靠近第三侧面13,第三卡勾53靠近第一侧面11,两个第一卡勾51位置相对,两个第三卡勾53位置相对;在发光体20靠近第二侧面12与第四侧面14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卡勾51配合的第二卡勾52;在罩30靠近第二侧面12与第四侧面14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三卡勾53配合的第四卡勾5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三卡勾与第四卡勾。如图3所示,在底座10的底部设置一框架60,框架60为长方形并沿底座内壁一周,框架60位于发光体20之下,第一卡勾51和第三卡勾53固定在框架60上,框架60靠近第三侧面13的一端固定一滑槽61,滑槽61靠近第三侧面13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62,在底座10的第三侧面13上具有贯穿第三侧面13的滑块63,滑块63靠近第一侧面11的一侧具有与第一斜面62配合的第二斜面64。如图4所示,在第一转轴41的外周缠绕第一扭簧43,第一扭簧43的一端抵接在底座10第一侧面11的内壁上、第一扭簧43的另一端抵接在发光体20连接发光板21的一侧面上。结合图5,在第二转轴42的外周缠绕第二扭簧44,第二扭簧44的一端抵接在发光体20连接发光板21的一侧面上(图中未示出)、第二扭簧44的另一端抵接在罩30下表面上。结合图1-5,当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用作台灯时,因便携式照明装置安装在墙面上视平线以上的位置,则需将光线向下照射。将罩30下压至底座10上,使罩30下边缘与底座10顶面的开口边缘相配合,此时罩30与底座10形成一闭合空间,第一扭簧43与第二扭簧44均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卡勾51与第二卡勾52卡扣连接,第三卡勾53与第四卡勾54卡扣连接。此时,发光板的光线通过底座10底部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发光体、罩,所述底座、发光体和罩依次以从下至上的顺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上下具有开口的盒体并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所述发光体为长方体,所述发光体外表面与底座内表面形状配合,所述发光体底面上连接发光板,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轴枢轴连接,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罩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枢轴连接,所述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底座上顶部边缘形状配合,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在墙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底座第一侧面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发光体、罩,所述底座、发光体和罩依次以从下至上的顺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上下具有开口的盒体并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相对,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所述发光体为长方体,所述发光体外表面与底座内表面形状配合,所述发光体底面上连接发光板,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轴枢轴连接,所述发光体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罩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枢轴连接,所述罩的下边缘与所述底座上顶部边缘形状配合,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在墙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底座第一侧面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底部具有可分离的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卡勾,在发光体靠近第二侧面与第四侧面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卡勾配合的第二卡勾,两个第一卡勾位置相对,在底座底部上设置一框架,所述框架沿底座内壁一周,两个第一卡勾连接在框架上,在框架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炜朱虹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阳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