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753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可以集成GIS、SCADA、营业收费等系统的数据,对二次供水及DMA产销差进行综合展示。功能包括:二次供水与DMA分区总览、DMA小区产销差分析,DMA小区的二次供水管理,水压及水质的异常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克服了现有的二次供水管理及DMA漏损管理都是功能割裂而独立的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两部分管理功能有机融合,将二次供水中的流量监测值用于DMA小区的三级分析当中,将二次供水中的压力监测值用于DMA小区漏损分析的评估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小区正常用水的情况下,逐步降低小区的管网漏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DMA:(DistrictMeteringArea(独立计量区域));DMA分区管理是控制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漏失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概念是在1980年初,由英国水工业协会在其水务联合大会上首次提出。在报告中,DMA被定义为供配水系统中一个被切割分离的独立区域,通常采取关闭阀门或安装流量计,形成虚拟或实际独立区域。通过对进入或流出这一区域的水量进行计量,并对流量分析来定量泄漏水平,从而利于检漏人员更准确的决定在何时何处检漏更为有利,并进行主动泄漏控制。近些年来,为保障居民安全用水,降低管网漏损率,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成为了供水行业的热门话题,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由于二次供水不断向统管统建的趋势发展,水司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管平台对二次供水进行管理;管网漏损率居高不下,管网漏损问题的解决很复杂,尤其是小区内部的管网漏损更难发现解决。伴随着智慧水务的不断发展,一些智慧化的管理平台逐渐在市场上显现,为自来水公司解决了某些应用方面的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将二次供水与DMA小区漏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从自来水公司的业务层面来讲,这两部分内容在地理范围上一般是一致的,可谓相辅相成,这种业务的剥离无论从管理上来说还是从应用上来说,都不是很理想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特此提出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二次供水与DMA小区漏损管理相结合的软件管理系统,在具备对二次供水实时数据监测的同时,进一步完成DMA小区漏损管理的三级分析。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将二次供水管理与分区计量管理在一个管理平台进行,利用二次供水的压力及流量数据作为DMA小区漏损分析的数据,将两部分功能有机融合;所述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的建立包括如下步骤:(1)结合供水管网拓扑结构,通过流量计或阀门对供水片区进行物理分割,并逐步细分到DMA小区;建立分区管理的机制,每个DMA小区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产销差情况及二次供水情况进行管理;对于需要二次加压供水的DMA小区,在小区入口端安装能够实时远传的流量计或水表,二次加压泵房的流量、压力需实时远传,用户需安装远传水表,将这些实时数据远传至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的分析;(2)DMA小区总表与二次供水泵房出水流量计的数据计算小区干管的漏损情况;通过泵房出水流量计及对应服务区的户表进行高、中、低区的漏损情况分析;通过建立“小区总表——二次泵房流量计——用户水表”这种三级分析的方式,细化DMA漏损分析,从而能够分析出各个区域的漏损情况,并通过定位检修及压力调控等方式,实现小区漏损率的降低;(3)对于二次供水,通过泵房实时监测数据的远传,实现平台对压力、流量、水质、液位、电流、电压的实时监控,并通过平台实现对泵的远程启停操作;通过设定压力或水质指标,若实时数据超出正常阈值,平台产生报警信息,帮助工作人员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通过结合二次供水泵房的流量计量装置,实现DMA小区“小区总表——二次泵房流量计——用户水表”三级分析的方式,细化DMA漏损分析,通过二次供水泵房的压力监测数据,优化供水压力,降低漏损。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通过设定合理的供水压力和水质指标,当发生超出合理范围的情况时,平台可以进行预警,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解决问题。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及上传,达到对二次供水各项指标的在线监测,并通过设定核心指标值的合理范围,达到事故预警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及上传,达到对二次供水各项指标的在线监测,并通过设定核心指标值的合理范围,达到事故预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克服了现有的二次供水管理及DMA漏损管理都是功能割裂而独立的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将两部分管理功能有机融合,将二次供水中的流量监测值用于DMA小区的三级分析当中,将二次供水中的压力监测值用于DMA小区漏损分析的评估中,本专利技术在满足小区正常用水的情况下,逐步降低小区的管网漏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硬件关系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逻辑关系框图。(其中,横框内为DMA漏损分析部分,竖框内为二次供水监测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硬件关系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逻辑关系框图。(其中,横框内为DMA漏损分析部分,竖框内为二次供水监测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将二次供水管理与分区计量管理在一个管理平台进行,利用二次供水的压力及流量数据作为DMA小区漏损分析的数据,将两部分功能有机融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如下:(1)结合供水管网拓扑结构,通过流量计或阀门对供水片区进行物理分割,并逐步细分到DMA小区;建立分区管理的机制,每个DMA小区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产销差情况及二次供水情况进行管理;对于需要二次加压供水的DMA小区,在小区入口端安装能够实时远传的流量计或水表,二次加压泵房的流量、压力需实时远传,用户需安装远传水表,将这些实时数据远传至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的分析。(2)DMA小区总表与二次供水泵房出水流量计的数据计算小区干管的漏损情况;通过泵房出水流量计及对应服务区的户表进行高、中、低区的漏损情况分析;通过建立“小区总表——二次泵房流量计——用户水表”这种三级分析的方式,细化DMA漏损分析,从而能够分析出各个区域的漏损情况,并通过定位检修及压力调控等方式,实现小区漏损率的降低。(3)对于二次供水,通过泵房实时监测数据的远传,实现平台对压力、流量、水质、液位、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并通过平台实现对泵的远程启停操作;通过设定合理的压力或水质指标,若实时数据超出正常阈值,平台可以产生报警信息,帮助工作人员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就可以实现DMA小区管网漏损管理与二次供水管理的同步,做到有机结合。本专利技术基于GIS、SCADA、营业收费的数据,进行DMA小区的二次供水及管网漏损管理,并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如下功能:DMA小区漏损分析;DMA小区二次供水管理;水压、水质的异常预警。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及上传,达到对二次供水各项指标的在线监测,并通过设定核心指标值的合理范围,达到事故预警的作用。下面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子:华东花园是某市的一个居民小区,该小区共有1500户。小区建筑由高层建筑(最高17层)与多层建筑(最高7层)组成,1~3层可以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4层及以上需要二次加压泵房增压后供给,因而小区可分为高区、中区、低区三个分区。小区中心位置设有二次加压泵房,分三路分别为三个区域供水。在建立该小区三级分析之前,通过小区总表的供水量和用户的用水量粗略的分析该小区的产销差率高达40%,但无法找到漏损严重的地方在哪里。通过结合二次供水与DMA小区的三级分析,可以明确每一个区域的漏损情况,从而更有利于发现漏损位置、及时修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将二次供水管理与分区计量管理在一个管理平台进行,利用二次供水的压力及流量数据作为DMA小区漏损分析的数据,将两部分功能有机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的建立包括如下步骤:(1)结合供水管网拓扑结构,通过流量计或阀门对供水片区进行物理分割,并逐步细分到DMA小区;建立分区管理的机制,每个DMA小区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产销差情况及二次供水情况进行管理;对于需要二次加压供水的DMA小区,在小区入口端安装能够实时远传的流量计或水表,二次加压泵房的流量、压力需实时远传,用户需安装远传水表,将这些实时数据远传至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的分析;(2)DMA小区总表与二次供水泵房出水流量计的数据计算小区干管的漏损情况;通过泵房出水流量计及对应服务区的户表进行高、中、低区的漏损情况分析;通过建立“小区总表——二次泵房流量计——用户水表”这种三级分析的方式,细化DMA漏损分析,从而能够分析出各个区域的漏损情况,并通过定位检修及压力调控等方式,实现小区漏损率的降低;(3)对于二次供水,通过泵房实时监测数据的远传,实现平台对压力、流量、水质、液位、电流、电压的实时监控,并通过平台实现对泵的远程启停操作;通过设定压力或水质指标,若实时数据超出正常阈值,平台产生报警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将二次供水管理与分区计量管理在一个管理平台进行,利用二次供水的压力及流量数据作为DMA小区漏损分析的数据,将两部分功能有机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供水与DMA漏损管理结合的管理系统的建立包括如下步骤:(1)结合供水管网拓扑结构,通过流量计或阀门对供水片区进行物理分割,并逐步细分到DMA小区;建立分区管理的机制,每个DMA小区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产销差情况及二次供水情况进行管理;对于需要二次加压供水的DMA小区,在小区入口端安装能够实时远传的流量计或水表,二次加压泵房的流量、压力需实时远传,用户需安装远传水表,将这些实时数据远传至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的分析;(2)DMA小区总表与二次供水泵房出水流量计的数据计算小区干管的漏损情况;通过泵房出水流量计及对应服务区的户表进行高、中、低区的漏损情况分析;通过建立“小区总表——二次泵房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毅李睿董成才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