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68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可以适用于通道松塌,矿井坍塌等突发的危险状况,包括固定机构、底座、墙壁、封顶机构、快速开启门和万向旋转吊环,受难人员一个动作无需停留即可快速进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得到保护,当落体将门掩盖,逃生通道的下端被填埋,门打开将存在危险,受难人员可以从顶板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当落体将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掩盖,需要等待外界救援人员施救时,只需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内等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墙壁主体上挂有食物、水和氧气瓶等求生用物品,若人员在逃生通道内有危险时,外界人员不便于下降施救,可以单人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内操作,将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地面分离,用悬吊设备通过万向旋转吊环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悬吊出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为CN202810912U的技术,该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安全逃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地表基本垂直的安全逃生通道,该通道的一端伸出地表且在该伸出端安装有安全门和风机,另一端与煤矿井下巷道相连通;所述安全逃生通道通过隔板分隔成供人体攀爬的人体攀爬通道和可将井下巷道内的蓄水排至地表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排水泵相连。在煤矿井下巷道的低洼处设有蓄水池,排水通道经所述排水泵与该蓄水池相连。所述安全逃生通道有多个,且沿煤矿井下巷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安全逃生通道优选由钢管或者水泥管制成。本技术在煤矿井下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使地下人员快速、安全地脱离险境,而且还能对井下巷道进行通风、排水,适合在煤矿或其它矿区推广使用;但该技术不适用于通道松塌,矿井坍塌等突发的危险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可以适用于通道松塌,矿井坍塌等突发的危险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包括固定机构、底座、墙壁、封顶机构、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包括固定机构(1)、底座(2)、墙壁(3)、封顶机构(4)、快速开启门(5)和万向旋转吊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触地板(1‑1)、螺栓孔(1‑2)、放置壳(1‑3)、贯穿孔Ⅰ(1‑4)、连接构件(1‑5)、锁卡构件(1‑6)和触发构件(1‑7),触地板(1‑1)的四角上均设置有螺栓孔(1‑2),触地板(1‑1)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壳(1‑3),放置壳(1‑3)上设置有贯穿孔Ⅰ(1‑4),连接构件(1‑5)包括连接构件主体(1‑5‑1)、贯穿孔Ⅱ(1‑5‑2)、贯穿键槽(1‑5‑3)、限位孔(1‑5‑4)和键槽(1‑5‑5),连接构件主体(1‑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井下安全逃生设备,包括固定机构(1)、底座(2)、墙壁(3)、封顶机构(4)、快速开启门(5)和万向旋转吊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触地板(1-1)、螺栓孔(1-2)、放置壳(1-3)、贯穿孔Ⅰ(1-4)、连接构件(1-5)、锁卡构件(1-6)和触发构件(1-7),触地板(1-1)的四角上均设置有螺栓孔(1-2),触地板(1-1)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壳(1-3),放置壳(1-3)上设置有贯穿孔Ⅰ(1-4),连接构件(1-5)包括连接构件主体(1-5-1)、贯穿孔Ⅱ(1-5-2)、贯穿键槽(1-5-3)、限位孔(1-5-4)和键槽(1-5-5),连接构件主体(1-5-1)的中端设置有贯穿孔Ⅱ(1-5-2)和贯穿键槽(1-5-3),连接构件主体(1-5-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孔(1-5-4)和两个键槽(1-5-5),连接构件主体(1-5-1)插在放置壳(1-3)内,贯穿孔Ⅰ(1-4)与贯穿孔Ⅱ(1-5-2)连通,锁卡构件(1-6)包括楔形柱体(1-6-1)、键Ⅰ(1-6-2)、锁卡柱(1-6-3)和弹簧Ⅰ(1-6-4),楔形柱体(1-6-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键Ⅰ(1-6-2),楔形柱体(1-6-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锁卡柱(1-6-3),锁卡柱(1-6-3)上套有弹簧Ⅰ(1-6-4),弹簧Ⅰ(1-6-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楔形柱体(1-6-1)的左端,锁卡构件(1-6)设置有两个,两个锁卡柱(1-6-3)分别滑动连接在贯穿孔Ⅱ(1-5-2)的左右两端,两个键Ⅰ(1-6-2)分别滑动连接在贯穿键槽(1-5-3)的左右两端,两个弹簧Ⅰ(1-6-4)的外端均与放置壳(1-3)固定连接,触发构件(1-7)包括楔形柱(1-7-1)、螺纹孔(1-7-2)、键Ⅱ(1-7-3)和三角构件(1-7-4),楔形柱(1-7-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1-7-2),楔形柱(1-7-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键Ⅱ(1-7-3),楔形柱(1-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构件(1-7-4),楔形柱(1-7-1)滑动连接在限位孔(1-5-4)内,两个键Ⅱ(1-7-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键槽(1-5-5)内,三角构件(1-7-4)位于两个楔形柱体(1-6-1)之间;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1)和升降触发构件(2-2),底板(2-1)包括底板主体(2-1-1)和通过口(2-1-2),底板主体(2-1-1)的四角上均设置有通过口(2-1-2),升降触发构件(2-2)包括轴(2-2-1)、把手(2-2-2)、丝杠(2-2-3)和架台(2-2-4),轴(2-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2-2-2)和丝杠(2-2-3),轴(2-2-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架台(2-2-4)的上端,升降触发构件(2-2)设置有四个,四个架台(2-2-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2-1-1)的四角上,四个连接构件主体(1-5-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2-1-1)的下端,四个丝杠(2-2-3)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螺纹孔(1-7-2)内,四个楔形柱(1-7-1)分别穿过四个通过口(2-1-2);所述墙壁(3)包括墙壁主体(3-1)、门用口(3-2)和卡壳(3-4),墙壁主体(3-1)的后端设置有门用口(3-2),墙壁主体(3-1)内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壳(3-4),卡壳(3-4)位于门用口(3-2)的右端,墙壁主体(3-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2-1-1)的上端;所述封顶机构(4)包括顶板(4-1)、轴承座(4-2)、窗板(4-3)、自锁机构(4-4)和直线导轨Ⅰ(4-5),顶板(4-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座(4-2),窗板(4-3)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承座(4-2)内,自锁机构(4-4)包括滑柱(4-4-1)、卡块(4-4-2)、锁头(4-4-3)、配合槽(4-4-4)、楔形滑块(4-4-5)、直线导轨Ⅱ(4-4-6)、连接梁(4-4-7)和弹簧Ⅱ(4-4-8),滑柱(4-4-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4-4-2)和锁头(4-4-3),锁头(4-4-3)的下端设置有配合槽(4-4-4),锁头(4-4-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楔形滑块(4-4-5),两个楔形滑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玄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