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64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包括若干层上下分布的格构架操作层,格构架操作层包括模板操作层,模板操作层上方为钢筋操作层,模板操作层下方为爬升操作层;最上层的钢筋操作层的平台上固定布料机底座,布料机底座上安装布料机;模板操作层内设置模板支架,模板支架外固定连接正对井道内壁的模板,模板操作层底部的平台上固定退模横梁,退模横梁上设置退模齿轮,退模齿条与模板支架固定连接;最上层的爬升操作层内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模板操作层底面的平台固定连接,支撑杆上还设置爬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井道施工需要占用塔机多次吊转摆放布料机的问题,实现释放塔机工作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井道是轿厢和对重装置或液压缸柱塞运动的空间,此空间是以井道底坑的底、井道壁和井道顶为界限的。井道是供电梯运行的空间,由井道壁、底板和顶板构成,采用加钢筋混凝土圈梁或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强度应符合电梯载重量和额定速度的规格要求。电梯对重与轿厢设置其内,应适当通风,应设置供检修等使用的各种开口和顶部空间及底坑。为防止电梯冲顶可能造成的危害,电梯在升至最高一层时,梯顶与井道顶板之间要留有一个空间,相应的有一个顶层高度,其大小按电梯速度确定,一般低速梯大于4.5m;中、高速梯为5-6m。其内危险处应设警铃装置。国标GB7025-86《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中给出了电梯标准主要参数所对应的井道尺寸,还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井道的允许偏差值为:对高度≤30m的井道为0~+25mm;对30m<高度<60m的井道为0~+35mm;对60m<高度<90m的井道为0~+50m。由于井道尺寸相对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包括井道(4)、以及若干层上下分布的格构架操作层,相邻两层格构架操作层之间设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架操作层包括模板操作层(1),模板操作层(1)上方的格构架操作层为钢筋操作层(2),模板操作层(1)下方的格构架操作层为爬升操作层(3);最上层的钢筋操作层(2)的平台上固定布料机底座(10),布料机底座(10)上安装布料机(11);所述模板操作层(1)内设置模板支架(5),模板支架(5)外固定连接正对井道(4)内壁的模板(6),模板操作层(1)底部的平台上固定退模横梁(7),所述退模横梁(7)上设置退模齿轮(8),还包括与所述退模齿轮(8)相啮合的退模齿条(...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包括井道(4)、以及若干层上下分布的格构架操作层,相邻两层格构架操作层之间设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架操作层包括模板操作层(1),模板操作层(1)上方的格构架操作层为钢筋操作层(2),模板操作层(1)下方的格构架操作层为爬升操作层(3);最上层的钢筋操作层(2)的平台上固定布料机底座(10),布料机底座(10)上安装布料机(11);所述模板操作层(1)内设置模板支架(5),模板支架(5)外固定连接正对井道(4)内壁的模板(6),模板操作层(1)底部的平台上固定退模横梁(7),所述退模横梁(7)上设置退模齿轮(8),还包括与所述退模齿轮(8)相啮合的退模齿条(9),所述退模齿条(9)的长轴垂直于井道(4)内壁,退模齿条(9)与模板支架(5)固定连接;最上层的爬升操作层(3)内设置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与模板操作层(1)底面的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通过附墙支座(13)与井道(4)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12)上还设置爬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布料机的建筑井道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格构架操作层内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任予锋丁瑞丰鞠明李栋赵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