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9079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包括爬升机构和承重梁,其中所述爬升机构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转换支座、上爬升器、竖向液压油缸、下爬升器和爬升导轨,还包括立柱和可调斜撑杆;其中,所述承重梁为一箱梁且端部设置有设有洞口的封头板,所述箱梁内设置有水平撑腿、撑腿支座、水平液压油缸、油缸支座,所述水平液压油缸能够驱动所述水平撑腿从所述封头板上的洞口伸出并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的撑腿凹槽中。该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式液压爬升平台的安装方法,可实现整个爬升平台的分段吊装,大幅提高了液压爬升平台的安装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
,涉及一种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施工的液压爬升模架装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筒体内部竖向结构施工的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液压爬模技术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混凝土核心筒建造时常用的施工技术。专利200820150610.X“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系统”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整体式液压自动顶升平台系统,包括爬升机械系统和操作平台,施工时可以达到工序简化,节约成本,控制方便等效果。这种类型的平台系统在施工与爬升阶段,均采用预埋螺栓作为最终承受竖向载荷的承力件,由于预埋螺栓的抗剪强度低,因此平台的载重能力受到较大限制。在此基础上,论文《大吨位液压爬升平台系统在核心筒施工中的应用》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核心筒内部的承重梁式液压爬升平台,通过在爬升机械系统旁边附加承重横梁的方式将施工阶段与爬升阶段的承力体系进行转换,有效提升了传统液压爬模在施工状态下的承重能力,拓展了液压爬模系统的应用范围,该平台在爬升阶段,仍然沿用传统的预埋螺栓承力,而在施工阶段,主要由支撑在核心筒内壁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机构和承重梁,其中,所述爬升机构,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转换支座、上爬升器、竖向液压油缸、下爬升器和爬升导轨,还包括立柱和可调斜撑杆;所述上爬升器、下爬升器附着于所述爬升导轨上,所述爬升导轨通过附墙装置与预埋在混凝土墙体上的承重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爬升器、立柱的顶部均与所述转换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换支座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可调斜撑杆的底部铰接,所述可调斜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部铰接;所述承重梁为一箱梁,所述箱梁的端部设置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上设置有洞口,所述箱梁内设置有水平撑腿和用于支撑所述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机构和承重梁,其中,所述爬升机构,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转换支座、上爬升器、竖向液压油缸、下爬升器和爬升导轨,还包括立柱和可调斜撑杆;所述上爬升器、下爬升器附着于所述爬升导轨上,所述爬升导轨通过附墙装置与预埋在混凝土墙体上的承重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爬升器、立柱的顶部均与所述转换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换支座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可调斜撑杆的底部铰接,所述可调斜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部铰接;所述承重梁为一箱梁,所述箱梁的端部设置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上设置有洞口,所述箱梁内设置有水平撑腿和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撑腿的撑腿支座,所述箱梁内还设置有水平液压油缸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液压油缸的油缸支座,所述水平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水平撑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液压油缸能够驱动所述水平撑腿从所述封头板上的洞口伸出并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的撑腿凹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腿为两个,平行间隔设置且一端通过撑腿连接件固定在一起,所述水平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撑腿连接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撑腿连接件与所述水平撑腿之间设置有加劲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箱梁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转换支座的连板一,以及用于连接可调斜撑的连板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腿支座上设置有撑腿导轨,所述水平撑腿上设置有与所述撑腿导轨相匹配的撑腿导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装置包括承力板、2个竖板、1个弧形板一、2个弧形板二和加劲板二;其中,在靠近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栓孔;竖板设置于所述承力板背部,2个所述竖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弧形板一、弧形板二设置于所述竖板之间,且所述弧形板一与2个所述弧形板二背靠背设置,所述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爬升导轨的翼缘板的厚度相匹配,两个所述弧形板二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曦黄玉林李增辉吴联定夏巨伟杜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