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62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8
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包括:在第一立柱焊接固定第一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焊接固定第二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在第一立柱焊接固定第三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接固定第四连接腹板;或者在每个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将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放置到预定位置,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邻;将相邻的连接腹板与连接板螺栓连接,或者将相邻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或者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连接板螺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模块化钢结构体系是指按照统一、标准的建筑部品规格制作房屋单元或构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装配就位而产生的建筑。其特点是建筑质量轻、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等,能解决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低、房屋建造劳动生产率低以及传统房屋产品质量低等诸多问题,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的左右连接通常为焊接,属于纯刚性连接,当地震或发生偶然巨大荷载时,模块单元左右连接易发生脆性破坏,不利于模块化建筑的抗震。钢结构模块单元的上下立柱的连接通常为柱内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缺点为螺栓紧固比较困难。若在立柱连接端部预留紧固螺栓的操作面,立柱截面将受损,在立柱连接部位,连接面容易发生局部失稳,影响立柱整体受力。另外,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建筑上下层钢构件现场拼装通常需要定位、放线,在对应位置安装相应构件以确保钢结构相应的垂直度。这种施工方法的操作较为复杂,对位的精度较低,拼装完成后跨层钢结构的整体垂直度施工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通过在左右模块单元间采用柔性连接,能满足抗震变形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整体抗震性能,柱子上下连接采用连接板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增加上下立柱连接部位的受力面,提高了柱间的摩擦抗剪性能,并且施工方法比较简单。(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所述模块化建筑包括相邻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第一模块单元包括第一立柱,第二模块单元包括第二立柱,每个模块单元包括至少四根立柱,每个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底端连接板,顶端设置有顶端连接板,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二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在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三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四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将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放置到预定位置,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邻;在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上贴合一连接板,并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螺栓连接;或者将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上贴合一连接板,并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螺栓连接;或者将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螺栓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腹板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在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所述第四连接腹板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或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将第三模块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单元或第二模块单元上,使所述第三模块单元的底端连接板对准所述第一模块单元或第二模块单元的顶端连接板;利用螺栓将所述底端连接板与所述顶端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的面积大于立柱的横截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的螺栓孔位于立柱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中使用的所述螺栓为摩擦型高强螺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腹板的高度等于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的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腹板的高度等于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的净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上的螺栓数量至少为四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将螺栓的螺母嵌套在一螺母固定套中,所述螺母固定套的内部形状与螺母的外形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螺母固定套焊接固定在底端连接板或者顶端连接板上,用于固定连接底端连接板和顶端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的顶端连接板上设置定位部件,在所述第三模块单元的底端连接板上设置与所述定位部件对应的定位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圆立柱、第二圆立柱和圆锥台体,第一圆柱段位于顶端连接板的孔洞内,第二圆柱段和圆锥台体露出顶端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立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圆立柱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圆柱段的高度等于下层模块单元的顶端连接板的厚度,第二圆柱段的高度等于或大于上层模块单元的底端连接板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定位部件和定位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顶端连接板的中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左右模块单元通过立柱上部、下部用螺栓连接,近似柔性连接。当发生地震或偶然巨大荷载时,由于模块单元间为柔性连接,可允许发生轻微变形,吸收部分能量,减少地震对结构体系的破坏程度;2、本专利技术中的柱上下连接为比立柱截面更大的钢板,相应增大了立柱连接部位的摩擦受力面,增强柱间受力。选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螺栓杆件的抗剪承受力可作为柱间受力的安全储备,增强柱间连接部位的受力特性;3、本专利技术利用螺母固定件解决了施工容易受操作空间限制的弊端,实现了螺栓紧固方便,施工简单;4、本专利技术采用定位部件和定位孔实现上层模块单元和下层模块单元的精准对位,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可以确保上下层模块单元拼装完成后的整体垂直度;5、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块单元在工厂内施工完成,运至现场后只需吊装拼装即可组装成模块化建筑,克服了环境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另外,模块单元之间使用螺栓连接,拆装方便,模块单元可以挪动或重复利用,因此灵活性高,且能明显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内衬板焊接的连接结构的构件拆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内衬板焊接的连接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内衬板连接结构的模块化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柱焊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柱与顶梁的栓焊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柱与底梁的栓焊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次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建筑模块单元组装模具的整体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侧视图;图9(a)为图8(a)所示建筑模块单元组装模具在不带有顶部定位框架情况下的俯视图;图9(b)为图8(a)所示顶部定位框架的仰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U型槽钢定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所述模块化建筑包括相邻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第一模块单元包括第一立柱,第二模块单元包括第二立柱,每个模块单元包括至少四根立柱,每个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底端连接板,顶端设置有顶端连接板,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二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在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三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四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将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放置到预定位置,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邻;在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上贴合一连接板,并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螺栓连接;或者将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上贴合一连接板,并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螺栓连接;或者将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的连接方法,所述模块化建筑包括相邻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第一模块单元包括第一立柱,第二模块单元包括第二立柱,每个模块单元包括至少四根立柱,每个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底端连接板,顶端设置有顶端连接板,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二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在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三连接腹板,在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具有螺栓孔的第四连接腹板;或者在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螺栓孔;将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放置到预定位置,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邻;在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上贴合一连接板,并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螺栓连接;或者将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上贴合一连接板,并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螺栓连接;或者将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腹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腹板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在所述第三连接腹板和所述第四连接腹板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或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上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将第三模块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单元或第二模块单元上,使所述第三模块单元的底端连接板对准所述第一模块单元或第二模块单元的顶端连接板;利用螺栓将所述底端连接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一科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