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59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包括主梁、斜拉索和桥塔,所述桥塔为双曲线白鹭塔,所述白鹭塔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反向弯曲的曲线形的塔柱构成,塔柱的曲率半径为100~1000m,两个塔柱构成双白鹭曲线形塔柱,两个塔柱的上部相互靠紧连接,两个塔柱的下部通过下横梁相连接,并且均承托在索塔基础上,由此使得白鹭塔在横向上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刚性受力体系,以提高主梁的抗扭刚度和白鹭塔的横向抗风能力,达到斜拉桥力学结构与建筑美学的统一。该斜拉桥采用双白鹭曲线形塔柱,造型新颖,景观效果突出,并且施工较方便,造价适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具体是指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该斜拉桥具有优美景观效果和良好的力学结构。
技术介绍
斜拉桥作为结构的同时也是一处地标式的景观,随着桥梁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桥梁的造型和景观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斜拉桥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结构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目前,造型新颖别致的斜拉桥造型层出不穷,从人行天桥到跨江河的几百米斜拉桥都有所应用,然而其中有一部分斜拉桥虽然新颖,但并不美观,甚至结构很不合理,失去了创新的意义。而且还带来了工程造价的急剧上升,以及结构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追求漂亮的桥型时,也要兼顾受力合理并且应尽量减小工程造价,以达到受力合理、造价合适、造型优美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该斜拉桥采用双白鹭曲线形塔柱,白鹭塔造型新颖,景观效果突出,并且白鹭塔横向成为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刚性架体,能够有效地平衡建筑造型和结构安全两者的关系。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所述斜拉桥包括主梁、斜拉索和桥塔,主梁采用钢箱梁或组合梁或混凝土梁,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或钢绞线斜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为双曲线白鹭塔,所述白鹭塔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反向弯曲的曲线形的塔柱构成,两个塔柱构成双白鹭曲线形塔柱,两个塔柱的上部相互靠紧连接,两个塔柱的下部通过下横梁相连接,并且均承托在索塔基础上,由此使得白鹭塔在横向上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刚性架体,以提高主梁的抗扭刚度和白鹭塔的横向抗风能力,达到斜拉桥力学结构与建筑美学的统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所述斜拉桥包括主梁、斜拉索和桥塔,主梁采用钢箱梁或组合梁或混凝土梁,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或钢绞线斜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为双曲线白鹭塔,所述白鹭塔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反向弯曲的曲线形的塔柱构成,两个塔柱构成双白鹭曲线形塔柱,两个塔柱的上部相互靠紧连接,两个塔柱的下部通过下横梁相连接,并且均承托在索塔基础上,由此使得白鹭塔在横向上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刚性架体,以提高主梁的抗扭刚度和白鹭塔的横向抗风能力,达到斜拉桥力学结构与建筑美学的统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建筑美学造型和结构安全受力合理的白鹭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柱的曲率半径为100~10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农郭文华傅海堂王兹刚王诚李旭华万欢刘安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