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47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包括:外套在立柱外表面的包板,所述包板采用复合绝缘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复合绝缘聚丙烯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聚丙烯100‑110份,聚氯丙烯20‑24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5‑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6份,双环戊二烯5‑6份,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4‑5份,蒙脱石2‑3份,石墨粉3‑4份,改性处理纳米氮化铝粉及纳米氢氧化铝混合物10‑12份,碳化硅粉1‑2份,高岭土4‑6份,硅藻土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绝缘性能变化平稳,不会出现突变,解决了容易被击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屏蔽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
技术介绍
屏蔽门(又称月台幕门或安全门),是指在站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现有的轨道屏蔽门立柱包板组件的立柱底板和顶部板常采用环氧树脂,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绝缘性能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解决了现有的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常采用环氧树脂,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绝缘性能大大下降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于立柱底部的立柱底板和位于立柱顶部的顶部板,所述立柱底板和顶部板均采用纯度高于99.5%的环氧树脂制成;所述绝缘聚丙烯材料包覆有复合绝缘漆;所述复合绝缘漆的配方中包括: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松香水、固化剂、增塑剂和无机填料组成,按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80-100份、丙烯酸树脂10-12份、松香水60-80份、固化剂2-4份、增塑剂0.5-0.6份、无机填料20-24份。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纯度的环氧树脂,并在环氧树脂外表附着有复合绝缘漆,通过调整配方,使得环氧树脂上形成隔绝水分的绝缘层。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为FR-4级。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中包括纳米氧化锌、硅酸钙、硅藻土和纳米碳粉,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20-25%的纳米氧化锌、30-35%的硅酸钙、20-30%硅藻土,其余为纳米碳粉。本专利技术的无机填料中采用纳米级的氧化锌、和纳米碳粉和比表面积打的硅藻土混合,使得氧化锌和纳米碳粉容易吸附在硅藻土上,其与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松香水更容易分散并混合。优选的,所述复合绝缘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取80-100份的聚氨酯树脂溶液10-12份、丙烯酸树脂溶液以及60-80份松香水溶液混合后装入混合罐中备用;2)将无机填料纳米氧化锌、硅酸钙、硅藻土和纳米碳粉混合后并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超声混合形成混合悬浮液;3)加入2-4份的固化剂加入到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悬浮液中,并使用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搅拌,使固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混合悬浮液中;4)在加入有固化剂的混合悬浮液中并使用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搅拌;5)抽出步骤4)中混合溶液内的气泡,即得到混合均匀且无气泡的高导热绝缘漆,控制绝缘漆温度为20-25℃。优选的,所述混合罐包括中空的搅拌轴管和罐体,所述搅拌轴管中部外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支撑管固定连接罐体侧壁,所述套筒下方固定有锥体状的锥管,所述锥管上端外径由上向下依次收敛;所述锥管内侧装有投入式超声波振板,所述搅拌轴管底部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用于驱使液体自下而上运动;所述套筒内设有通槽,所述投入式超声波振板的电连接线穿过通槽及支撑管外接外部电源。本专利技术中无机填料的混合效果直接决定复合绝缘漆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将无机填料经由搅拌轴管直接加入液体(粘度很高)中,并在搅拌叶的作用下,驱使液体与固定自下而上运动,并经由套筒上端外侧向下运动,形成闭循环流动,减少了液体间的湍流,使得液体与固体的混合更加均匀,同时投入式超声波振板直接发出超声波配合固体投入带来的空气泡,使得悬浮液中固液混合的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管体侧壁上装有环状倒喇叭状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剖面为由底部向末端收敛的锥尖状。本专利技术的导流板与套筒内侧壁形成喇叭状的导流腔,根本伯努利效应,其自上而下的液体流速更快。优选的,所述罐体顶端还设有真空管路,所述真空管路上装有真空泵。本专利技术通过真空管路,使得气泡更快地释放。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管顶部外侧固定有固定轮,所述罐体外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固定轮进而带动搅拌轴管转动,所述搅拌轴管与罐体间装有轴承。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管外套有进料管,所述搅拌轴管可相对进料管转动,所述进料管末端外接气泵,位于气泵前端的所述进料管上端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用于将混合后无机填料倒入进料轴管中。通过气体将固定吹入液体中,使得悬浮液中固液混合的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装有出料管。(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纯度的环氧树脂,并在环氧树脂外表附着有复合绝缘漆,通过调整配方,使得环氧树脂上形成隔绝水分的绝缘层。2、本专利技术的无机填料中采用纳米级的氧化锌、和纳米碳粉和比表面积打的硅藻土混合,使得氧化锌和纳米碳粉容易吸附在硅藻土上,其与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松香水更容易分散并混合。3、本专利技术中无机填料的混合效果直接决定复合绝缘漆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将无机填料经由搅拌轴管直接加入液体(粘度很高)中,并在搅拌叶的作用下,驱使液体与固定自下而上运动,并经由套筒上端外侧向下运动,形成闭循环流动,减少了液体间的湍流,使得液体与固体的混合更加均匀,同时投入式超声波振板直接发出超声波配合固体投入带来的空气泡,使得悬浮液中固液混合的更加均匀。4、本专利技术的导流板与套筒内侧壁形成喇叭状的导流腔,根本伯努利效应,其自上而下的液体流速更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轨道屏蔽门立柱包板组件的混合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搅拌轴管;2、罐体;3、出料管;4、真空管路;5、真空泵;6、固定轮;7、驱动电机;8、传动轴;9、皮带;10、轴承;11、进料管;12、气泵;13、进料斗;14、套筒;15、锥管;16、投入式超声波振板;17、搅拌叶;18、通槽;19、支撑管;20、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于立柱底部的立柱底板和位于立柱顶部的顶部板,所述立柱底板和顶部板均采用FR-4级纯度高于99.5%的环氧树脂制成;所述绝缘聚丙烯材料包覆有复合绝缘漆;所述复合绝缘漆的配方中包括: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松香水、固化剂、增塑剂和无机填料组成,按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100份、丙烯酸树脂12份、松香水80份、固化剂4份、增塑剂0.6份、无机填料24份。其中无机填料中包括纳米氧化锌、硅酸钙、硅藻土和纳米碳粉,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25%的纳米氧化锌、35%的硅酸钙、30%硅藻土,其余为纳米碳粉。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取100份的聚氨酯树脂溶液、10份丙烯酸树脂溶液以及60份松香水溶液混合后装入混合罐中备用;2)将无机填料纳米氧化锌、硅酸钙、硅藻土和纳米碳粉混合后并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超声混合形成混合悬浮液;3)加入2份的固化剂加入到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悬浮液中,并使用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搅拌,使固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混合悬浮液中;4)在加入有固化剂的混合悬浮液中并使用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搅拌;5)抽出步骤4)中混合溶液内的气泡,即得到混合均匀且无气泡的高导热绝缘漆,控制绝缘漆温度为20℃。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于立柱底部的立柱底板和位于立柱顶部的顶部板,所述立柱底板和顶部板均采用FR-4级纯度高于99.5%的环氧树脂制成;所述绝缘聚丙烯材料包覆有复合绝缘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立柱底部的立柱底板和位于立柱顶部的顶部板,所述立柱底板和顶部板均采用纯度高于99.5%的环氧树脂制成;所述绝缘聚丙烯材料包覆有复合绝缘漆;所述复合绝缘漆的配方中包括: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松香水、固化剂、增塑剂和无机填料组成,按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80‑100份、丙烯酸树脂10‑12份、松香水60‑80份、固化剂2‑4份、增塑剂0.5‑0.6份、无机填料20‑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立柱底部的立柱底板和位于立柱顶部的顶部板,所述立柱底板和顶部板均采用纯度高于99.5%的环氧树脂制成;所述绝缘聚丙烯材料包覆有复合绝缘漆;所述复合绝缘漆的配方中包括: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松香水、固化剂、增塑剂和无机填料组成,按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80-100份、丙烯酸树脂10-12份、松香水60-80份、固化剂2-4份、增塑剂0.5-0.6份、无机填料20-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屏蔽门立柱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FR-4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中包括纳米氧化锌、硅酸钙、硅藻土和纳米碳粉,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20-25%的纳米氧化锌、30-35%的硅酸钙、20-30%硅藻土,其余为纳米碳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屏蔽门立柱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绝缘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取80-100份的聚氨酯树脂溶液、10-12份丙烯酸树脂溶液以及60-80份松香水溶液混合后装入混合罐中备用;2)将无机填料纳米氧化锌、硅酸钙、硅藻土和纳米碳粉混合后并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超声混合形成混合悬浮液;3)加入2-4份的固化剂加入到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悬浮液中,并使用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搅拌,使固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混合悬浮液中;4)在加入有固化剂的混合悬浮液中并使用搅拌器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搅拌;5)抽出步骤4)中混合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