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模量沥青改性剂、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复合改性领域,涉及一种高模量沥青改性剂、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规模化采用改性沥青始于上世纪90年代路网建设初期,彼时的交通运输在经济增长带动下总量快速增长,且货运超载重载化愈演愈烈,使得新建不久的高速路面出现大量的高温失稳和雨季水害的严重路面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首都机场高速采用从奥地利引进的塑料(PE)现场改性沥青,揭开了规模使用改性沥青的序幕。在后续的应用中,PE改性沥青已被行业公认为变形小、抗车辙能力强,已经成为以高模量和抗车辙为目标路面工程的首选改性剂。但是PE改性沥青有两大短板一直没有有效解决,第一是塑料与沥青密度差异大、相容性差,导致改性沥青离析很快,必须现场供应,而现场供应模式不能适应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第二是,塑料改性的低温和抗裂性能有所下降,而路面开裂是影响路面寿命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这样一来,塑料改性沥青迅速丧失了首发优势,最终成为了改性沥青小品种,SBS改性沥青因为综合性能好、适宜集中式规模生产,成为主流改性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脱硫橡胶轮胎粉40‑60份;聚烯烃塑料粒子30‑60份;石油树脂或固体沥青0‑20份;稳定剂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脱硫橡胶轮胎粉40-60份;聚烯烃塑料粒子30-60份;石油树脂或固体沥青0-20份;稳定剂0-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橡胶轮胎粉是将废旧橡胶轮胎粉碎后,在160-260℃进行脱硫制得;和/或,所述聚烯烃塑料粒子选自聚乙烯粒子和聚丙烯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稳定剂选自蓖麻油、石油磺酸钠、苯乙烯、尼龙增韧剂、改性聚丙烯酸酯、酸酐、环氧树脂或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模量复合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塑料粒子的熔融指数为1-15g/10min,6%掺量改性沥青软化点在80℃以上;和/或,所述脱硫橡胶轮胎粉的门尼指数在50-190之间;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0-10份的蓖麻油,也可以含0.1-9.9份蓖麻油;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0-15份的石油磺酸钠,也可以含0.1-14.9份石油磺酸钠;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5-35份的苯乙烯,也可以含5.1-34.9份苯乙烯;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0-15份的尼龙增韧剂,也可以含0.1-14.9份尼龙增韧剂;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0-35份改性聚丙烯酸酯,也可以含有0.1-34.9份改性聚丙烯酸酯;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0-35份酸酐,也可以含0.1-34.9份酸酐;和/或,所述稳定剂可以含0-35份环氧树脂,也可以含0.1-34.9份环氧树脂。4.一种高模量复合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橡胶轮胎粉脱硫塑化,得到脱硫橡胶轮胎粉;(2)、将40-60份脱硫橡胶轮胎粉、30-60份聚烯烃塑料粒子、0-20份石油树脂或固体沥青和0-6份稳定剂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复合反应,然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造粒;优选地,在步骤(1)中,脱硫塑化的温度为160-260℃;和/或,在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复合反应时的温度为140-240℃;和/或,在步骤(2)中,单螺杆挤出机造粒的温度为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仁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