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公路大都是用柔性路面,柔性路面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的理论模型,弹性层状体系的理论模型以“连续”为基础。然而实际上,道路是逐层摊铺完成的,路面各层之间是偏离设计中的层间连续状态。比如路面病害中的拥包、开裂,其形成中的一种重要诱因就是层间粘结力的不足,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层与层之间撒布粘层油作为层间粘结材料,将上面两层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粘层油还具有防水抗渗的功能作用。层间粘结材料曾使用过普通基质沥青,在一段时间内起到相应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层间粘结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技术人员对层间粘结材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普通沥青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在温度稳定性还是粘结力方面,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道路建设的需求。如果普通沥青使用不当,路面的层间界面就会成为道路整体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而引起路面发生病害。另一方面,普通沥青作为粘层油,使用时需要加热温度较高,其黏度较大,给施工带来不便。国际改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45~55%、粉末丁苯橡胶1~3%、纳米二氧化钛0.3~2%、石墨烯0.5~1.5%、纳米二氧化铈0.3~2%、乳化剂2~4%、有机稳定剂0.4~0.6%、无机稳定剂0.4~0.6%、羧基丁苯胶乳2~3%,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45~55%、粉末丁苯橡胶1~3%、纳米二氧化钛0.3~2%、石墨烯0.5~1.5%、纳米二氧化铈0.3~2%、乳化剂2~4%、有机稳定剂0.4~0.6%、无机稳定剂0.4~0.6%、羧基丁苯胶乳2~3%,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50%、粉末丁苯橡胶2%、纳米二氧化钛0.8%、石墨烯1%、纳米二氧化铈1%、乳化剂3%、有机稳定剂0.5%、无机稳定剂0.5%、羧基丁苯胶乳3%,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稳定剂为羟乙基纤维素和/或木质素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稳定剂为氯化钙和/或氯化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阳离子慢裂型乳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丁苯橡胶的型号为PSBR1502,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选用金红石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渗透性SBR-纳米材料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魁,陈玉静,胡梦骁,曾长女,吕振北,林泽辉,朱丽霞,孙佳鑫,靳铭彦,周克立,李云汇,宋钰,陆昕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