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
技术介绍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多为核苷类药物,由于核苷类药物存在抗肿瘤谱上的相似性,因而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某些肿瘤细胞株对临床应用的药物容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株容易发生变异,降低核苷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目前运用于临床化疗或辅助医疗的数十种抗肿瘤药物,仅对部分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制能够克服肿瘤细胞株抗药性或者具有广谱活性的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具有化疗和光疗协同作用的新型抗肿瘤配合物,仍旧是本领域未能完美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问题。据相关研究,化合物中的金属配合物由于其抗肿瘤谱及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核苷类药物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制备新的金属配合型抗肿瘤配合物,为肿瘤疾病的治疗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由此,也为新型具有化疗和光疗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的研发带来了一个新的突破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 ...
【技术保护点】
1.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9-蒽甲醛和4-苯基-3-氨基硫脲溶于无水乙醇,然后加入冰醋酸,加热回流,冷却后过滤得到9-蒽-N4-苯基氨基硫脲;S2、将9-蒽-N4-苯基氨基硫脲、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溶于乙醇混合,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红色固体,即为所述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加热回流的时间为3~5h。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混合的温度为15~30℃、时间为3~6h。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还包括将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源,苏炜,霍丽妮,陈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