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发光材料和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39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发光材料和器件,其中,化合物包含二苯并[c,h]吖啶基团和1,10‑邻菲罗啉衍生物基团;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具电荷传输能力强,电压低,高效率和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发光材料和器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显示
,具体涉及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发光材料和器件。
技术介绍
现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称OLEDs)由基板、阳极、阴极以及夹在两电极中间的有机层组成,其中有机层至少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空穴由阳极发出经过空穴传输层进入发光层,电子由阴极发出经过电子传输层进入发光层,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进行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因此电子和空穴到达发光层的量决定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压、效率和寿命。常规的电子传输材料电子迁移率比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慢很多,使得器件电荷不平衡,导致电压高、效率低和寿命差。有文献报道,在电子传输材料中采用金属化合物或者金属掺杂,能够提高电子迁移率;但采用金属化合物掺杂的电子传输层迁移率改善不明显,而且掺杂金属的电子传输层对电子传输材料要求很高,普通的电子传输材料无法和金属形成“固定”,导致金属在通电后漂移进入发光层,导致发光中心淬灭。有些电子传输材料能够“固定”金属,但与金属的作用中心太少,导致金属掺杂浓度非常低,导致批量生产时会出现工艺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中同时包括至少一个如式(ⅠA)所示的1,10‑邻菲罗啉衍生物基团和至少一个如式(ⅠB)所示的二苯并[c,h]吖啶基团;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氘原子、取代基或者其与L的键合键,且R1~R8中相邻的取代基彼此任选相互键合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结构;L表示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60的2价芳香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3~60的2价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亚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中同时包括至少一个如式(ⅠA)所示的1,10-邻菲罗啉衍生物基团和至少一个如式(ⅠB)所示的二苯并[c,h]吖啶基团;其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氘原子、取代基或者其与L的键合键,且R1~R8中相邻的取代基彼此任选相互键合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结构;L表示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60的2价芳香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3~60的2价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亚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如通式(ⅡC)、(ⅡD)、(ⅡE)、(ⅡF)或(ⅡG)其中之一所示的化学结构;其中:R1~R6或R1~R7各自独立地表示表示氢原子、取代基或者其与L1的键合键,且所述R1~R6或R1~R7相邻取代基彼此任选相互键合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结构;L1表示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60的2价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3~60的2价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亚烷基;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如式(Ⅲ)所示化学结构之一的化合物;4.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或还包括有机材料;其中:所述金属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且所述化合物和所述金属的质量比为70~99:1~30,两者质量比之和为100%;所述金属化合物包括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或稀土金属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且所述化合物和所述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99:1~99,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