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26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工艺,所述系统包括废水原池Ⅰ、废水原池Ⅱ、预处理池、吹脱塔、吸收塔、混合池、超滤设备、超滤液储槽、气态膜组件、吸收液储备池和铵盐储槽,其中,与气态膜组件外壳上的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和温度计。本系统实现了氨氮废水的连续脱氨氮处理,采用该系统进行氨氮废水处理的工艺简单,氨氮脱除率高,经气态膜组件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工艺过程中,气态膜稳定性好,不会产生水的渗透蒸馏,气态膜脱氨氮过程能持续进行,利于工业化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氨氮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化肥、制药、冶金、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氨氮废水的日排放量在不断增长。而废水中的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影响水质和人体健康,同时也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国家要求含氨氮废水需要采用氨氮脱除技术进行脱除,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目前,最常见的氨氮脱除技术有生物法、吹脱及汽提法、化学沉淀法、折点加氯法和支撑气膜法等。生物法处理效果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比较经济,但有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易受有毒物质影响且运行管理比较麻烦等缺点。氨吹脱、汽提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但能耗大、容易导致二次污染、处理成本较高,设备容易结垢堵塞,设备需要经常停工、拆卸和清洗。化学沉淀法和折点加氯法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会引入新的化合物,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了废水的可回用性。气态膜(或称之为支撑气膜,液-液膜吸收)法是利用疏水微孔膜分隔含氨水溶液(料液或废水)和酸吸收液,料液或废水中挥发性的氨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原池Ⅰ(100)、废水原池Ⅱ(101)、预处理池(200)、吹脱塔(300)、吸收塔(400)、混合池(500)、超滤设备(600)、超滤液储槽(601)、气态膜组件(700)、吸收液储备池(80)和铵盐储槽(81),其中,所述废水原池Ⅰ(100)通过管道与预处理池(200)相连通,预处理池(200)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管道流经泵(102),再通过管道流至吹脱塔(300)上部的进液管(301),所述进液管(301)的下端设有喷淋嘴(306);所述吹脱塔(300)的顶部设有出气口(303),底部设有出料口(304),下部侧壁贯穿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原池Ⅰ(100)、废水原池Ⅱ(101)、预处理池(200)、吹脱塔(300)、吸收塔(400)、混合池(500)、超滤设备(600)、超滤液储槽(601)、气态膜组件(700)、吸收液储备池(80)和铵盐储槽(81),其中,所述废水原池Ⅰ(100)通过管道与预处理池(200)相连通,预处理池(200)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管道流经泵(102),再通过管道流至吹脱塔(300)上部的进液管(301),所述进液管(301)的下端设有喷淋嘴(306);所述吹脱塔(300)的顶部设有出气口(303),底部设有出料口(304),下部侧壁贯穿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连接鼓风机(91),另一端为位于吹脱塔(300)内的出风口(305);所述出气口(303)通过管道与吸收塔(400)上的进气口(401)相连,所述吸收塔(400)的上部侧壁贯穿连接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位于吸收塔(400)内部的一段设有雾化喷头(403),另一端连接泵(103),泵(103)的另一端连接盐酸储罐(9);所述出料口(304)和废水原池Ⅱ(101)分别通过管道与混合池(500)的入口相连,混合池(50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超滤设备(600)的入口相连,超滤设备(60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超滤液储槽(601)相连;所述超滤液储槽(601)通过管道与气态膜组件(700)外壳上的废液入口(702)相连,所述气态膜组件(700)内部设有若干中空纤维微孔膜(701),水平方向与废液入口(702)相对的外壳上设有废液出口(703),废液流经中空纤维微孔膜(701)的中空管程内,与废液出口(703)同侧的外壳上设有吸收液入口(704),与废液入口(702)同侧的外壳上设有溶液出口,该溶液出口经管道与铵盐储槽(81)相连,铵盐储槽(81)通过管道与泵(102)相连;所述吸收液入口(704)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储槽(8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脱塔(300)内位于喷淋嘴(306)的下部设有填充层(302);所述吸收塔(400)内位于雾化喷头(403)的下部设有缓冲层(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超滤液储槽(601)内设有温度计(602);所述吸收液储备池(80)内设有温度计(8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铵盐储槽(81)内设有pH计(811);所述混合池(500)内设有pH计(5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超滤液储槽(601)与废液入口(70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603)和温度显示器(6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嵩戴征文肖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鼓有色冶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