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20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便捷式携带、可循环利用汽油、可观察油量的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包括有油桶、连接套、第一软管、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二软管、止回阀、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三软管等;油桶上侧右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上端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通过连接套与油桶连通,第一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一三分转接头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们向右按压拉柄,能够使油桶内的汽油通过喷油管加注到汽车油箱内,通过设置安装槽体,使得第二活塞在安装槽体内移动时可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使得油桶中的汽油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第一软管,由此加速汽油前期的流动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
技术介绍
当人们驾驶汽车时常会出现某些问题,需要人们将汽车油箱排空进行检查,当人们需要再次启动汽车时,主要通过加油站对汽车进行注油,当人们行驶于较偏远地区时,无法及时找到加油站进行注油,影响人们行驶;当加油站对汽车直接注油时,注油设备中残存的汽油无法进行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在人们注油过程中普通油桶难以观察到剩余油量,不利于人们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难以及时找到加油站注油、不能循环利用残存汽油、不能观察剩余油量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便捷式携带、可循环利用汽油、可观察油量的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包括有油桶、连接套、第一软管、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二软管、止回阀、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三软管、碳罐、第一阀门、第四软管、第五软管、第二阀门、空心手柄、安装座、安装体、喷油管、拉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活塞、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拉杆和拉线,油桶上侧右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上端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通过连接套与油桶连通,第一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一三分转接头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通过第一三分转接头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软管上连接有止回阀,第二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二三分转接头下部连接有第三软管,第三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三软管下端连接有碳罐,碳罐下端连接有第四软管,第四软管与碳罐内相通,第四软管上端通过第一三分转接头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三分转接头上端连接有第五软管,第五软管、第三软管和第二软管通过第二三分转接头连通,第五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五软管上端连接有空心手柄,空心手柄右侧下部连接安装座,安装座上部与空心手柄上部之间连接有安装体,安装体右端连接有喷油管,喷油管与安装体连通,安装座内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拉柄,安装体内下部开有第一槽体,安装体内左部上侧开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位于第一槽体上部左侧,第一腔体与第一槽体连通,第一腔体与空心手柄连通,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安装体内右部上侧开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位于第一槽体上部右侧,第二腔体与第一槽体连通,第二腔体与喷油管连通,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槽体内活动式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顶部与第一槽体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活塞底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底端连接拉线,拉线底端与拉柄上端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有安装槽体、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导套、第二活塞、L型拉杆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一软管中部镶嵌式安装有安装槽体,安装槽体顶部连接有第一硬质管,安装槽体通过第一硬质管与第一软管的上部连通,安装槽体左壁上部连接有第二硬质管,第二硬质管左端与第一软管的下部连通,安装槽体下壁镶嵌式设有导套,安装槽体内上部活动式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底部连接有L型拉杆,L型拉杆穿过导套,导套顶部与第二活塞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套在L型拉杆上。可选地,还包括有透明玻璃管、刻度和浮球,油桶左壁连接有透明玻璃管,透明玻璃管与油桶连通,透明玻璃管外侧中部刻有刻度,透明玻璃管内放置有浮球,浮球与透明玻璃管内的汽油接触。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三复位弹簧,安装座右部下侧开有第一圆孔,拉柄下部开有第二圆孔,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挂置于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内。当人们需要使用本设备进行汽油加注时,可先将连接套与油桶连接,再将喷油管插入油箱口,然后关闭第一阀门并打开第二阀门,随后人们握住安装座,将喷油管对准汽车油箱,向右按压拉柄,拉柄向右转动通过拉线带动第一拉杆向下移动,第一拉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活塞向下移动,第一活塞向下移动拉伸第一复位弹簧,由于第一槽体通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与空心手柄和喷油管连通,空心手柄与第五软管、第二软管、第一软管均连通,此时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塞向下移动使得油桶内的油通过连接套进入第一软管内,第一软管内的油经过第二软管、第五软管和空心手柄,最终由喷油管向汽车油箱喷出,当人们放开拉柄时,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第一活塞向上移动复位,随后人们再次按压拉柄重复以上操作进行再次注油,如此往复即可达到对汽车注油的目的。当人们完成注油时,安装体内存有残存汽油,人们即可将第一阀门打开,随后残存汽油即可通过空心手柄流入第五软管,第五软管与碳罐连通,汽油最终流入碳罐,止回阀防止汽油回流到油桶内,静置十五秒后,汽油回流完毕,人们即可将第二阀门关闭并将喷油管抽出汽车油箱,碳罐内的残存汽油发生反应,此时将碳罐水平方向放置,随后人们再将本装置静置两个小时,待汽油在碳罐内充分反应后,人们即可将第一阀门关闭,随后再使碳罐呈竖直状态,由于第四软管与碳罐连通,第四软管与第一软管连通,使得汽油经过第四软管和第一软管最终流入油桶,由此可达到对汽油的再次利用。当人们在拉动拉柄抽取汽油时,在汽油流动前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人们即可向下拉动L型拉杆,L型拉杆向下移动拉伸第二复位弹簧,L型拉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向下移动,由于安装槽体与第一软管连通,此时在空气压力作用下,第二活塞向下移动带动油桶内的汽油流向第一软管,随后即可重复以上操作将汽油注入汽车内,当人们放开L型拉杆时,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第二活塞向上移动复位,随后人们再次向下拉动L型拉杆时,即可进行再次注油,由此可增大空气对汽油的作用,加速汽油流动。当人们需要观察汽油剩余量时,由于透明玻璃管与油桶连通,当汽油量减少时透明玻璃管中的汽油下降,由此带动浮球下降至相应的刻度,当汽油量增加时,同理使得浮球上升至相应的刻度,由此人们可通过浮球与刻度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当人们向右按压拉柄时向右压缩第三复位弹簧,当人们放开拉柄时第三复位弹簧向左复位,由此带动拉柄向左复位继续后续的操作。当人们需要更换第三复位弹簧时,将其从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内取下进行更换即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人们向右按压拉柄,能够使油桶内的汽油通过喷油管加注到汽车油箱内,通过设置安装槽体,使得第二活塞在安装槽体内移动时可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使得油桶中的汽油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第一软管,由此加速汽油前期的流动速度,通过设置浮球,使得浮球可随着汽油量的增加或减少而上升或下降,人们通过观察浮球与刻度的位置关系对汽油量进行判断,通过设置第三复位弹簧,使得第三复位弹簧复位时带动拉柄复位,由此协助本设备完成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桶,2连接套,3第一软管,4第一三分转接头,5第二软管,6止回阀,7第二三分转接头,8第三软管,9碳罐,10第一阀门,11第四软管,12第五软管,13第二阀门,14空心手柄,15安装座,16安装体,17喷油管,18拉柄,19第一槽体,20第一腔体,21第一单向阀,22第二腔体,23第二单向阀,24第一活塞,25第一复位弹簧,26第一拉杆,27拉线,28安装槽体,29第一硬质管,30第二硬质管,31导套,32第二活塞,33L型拉杆,34第二复位弹簧,35透明玻璃管,36刻度,37浮球,38第一圆孔,39第二圆孔,40第三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油桶、连接套、第一软管、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二软管、止回阀、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三软管、碳罐、第一阀门、第四软管、第五软管、第二阀门、空心手柄、安装座、安装体、喷油管、拉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活塞、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拉杆和拉线,油桶上侧右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上端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通过连接套与油桶连通,第一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一三分转接头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通过第一三分转接头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软管上连接有止回阀,第二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二三分转接头下部连接有第三软管,第三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三软管下端连接有碳罐,碳罐下端连接有第四软管,第四软管与碳罐内相通,第四软管上端通过第一三分转接头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三分转接头上端连接有第五软管,第五软管、第三软管和第二软管通过第二三分转接头连通,第五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五软管上端连接有空心手柄,空心手柄右侧下部连接安装座,安装座上部与空心手柄上部之间连接有安装体,安装体右端连接有喷油管,喷油管与安装体连通,安装座内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拉柄,安装体内下部开有第一槽体,安装体内左部上侧开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位于第一槽体上部左侧,第一腔体与第一槽体连通,第一腔体与空心手柄连通,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安装体内右部上侧开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位于第一槽体上部右侧,第二腔体与第一槽体连通,第二腔体与喷油管连通,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槽体内活动式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顶部与第一槽体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活塞底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底端连接拉线,拉线底端与拉柄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汽油加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油桶、连接套、第一软管、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二软管、止回阀、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三软管、碳罐、第一阀门、第四软管、第五软管、第二阀门、空心手柄、安装座、安装体、喷油管、拉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活塞、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拉杆和拉线,油桶上侧右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上端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通过连接套与油桶连通,第一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一三分转接头,第一三分转接头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通过第一三分转接头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软管上连接有止回阀,第二软管下部连接有第二三分转接头,第二三分转接头下部连接有第三软管,第三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三软管下端连接有碳罐,碳罐下端连接有第四软管,第四软管与碳罐内相通,第四软管上端通过第一三分转接头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三分转接头上端连接有第五软管,第五软管、第三软管和第二软管通过第二三分转接头连通,第五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五软管上端连接有空心手柄,空心手柄右侧下部连接安装座,安装座上部与空心手柄上部之间连接有安装体,安装体右端连接有喷油管,喷油管与安装体连通,安装座内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拉柄,安装体内下部开有第一槽体,安装体内左部上侧开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位于第一槽体上部左侧,第一腔体与第一槽体连通,第一腔体与空心手柄连通,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安装体内右部上侧开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位于第一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蓉江新区车来养汽车养护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