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181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桁架吊装:将桁架提升至安装位置,然后将上弦杆与钢柱焊结固定,下弦杆与牛腿对接;S2、应力释放变形缝设置:在桁架下弦杆与钢柱牛腿对接部位设置节点位置,将下弦杆与牛腿对接的部位断开,使桁架形成上挂式桁架;S3、恒荷载施加:在桁架安装焊接完成之后,进行次梁安装,然后进行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安装,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S4、节点焊接:将主体桁架段的下弦杆与钢柱牛腿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断开节点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恒荷载施加在桁架下弦杆上的轴力释放出去,消除桁架下弦杆轴力对钢柱产生的弯矩,具有优化结构设计、提高节点受力能力和增强抗震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施工技术中,对焊接应力处理研究比较多,对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结构恒载加载产生的节点处应力集中处理研究的较少。传统的焊接应力时效处理方法是自然时效和热时效。还有一种振动时效:振动时效源自于敲击时效。通过专用设备使工件在固有频率下产生共振,使周期性的动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使工件局部产生塑性变形而释放应力。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使工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但是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恒荷载施加对主要受力构件产生的应力普遍存在,当桁架提升安装后,在结构恒荷载施加过程中,将会对桁架下弦杆产生很大的轴力F,桁架下弦杆的轴力传到钢管混凝土柱,会使钢柱产生特别大的弯矩,在地震力的作用下,钢柱将无法承载此弯矩,将会影响结构安全。如图5所示,某工程桁架层是十六层,共有两片平行设置的桁架1,桁架1的两端与钢柱2连接。两片桁架之间安装次梁,然后在铺楼承板浇筑混凝土(未画出)。十五层和十四层结构是整体挂在桁架1的下边,十五层和十四层的主梁3通过吊柱4挂在桁架1的正下方,主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钢结构桁架(1)包括上弦杆(11)、下弦杆(12)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腹杆(13),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桁架吊装:将桁架(1)提升至安装位置,然后将上弦杆(11)与钢柱(2)焊结固定,下弦杆(12)与牛腿(21)对接;S2、应力释放变形缝设置:在桁架下弦杆(12)与钢柱牛腿(21)对接部位设置应力释放变形缝(8),将下弦杆(12)与牛腿(21)对接的部位断开;S3、恒荷载施加:在桁架(1)安装焊接完成之后,进行次梁安装,然后进行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安装,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S4、节点焊接:将下弦杆(12)与钢柱牛腿(21)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钢结构桁架(1)包括上弦杆(11)、下弦杆(12)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腹杆(13),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桁架吊装:将桁架(1)提升至安装位置,然后将上弦杆(11)与钢柱(2)焊结固定,下弦杆(12)与牛腿(21)对接;S2、应力释放变形缝设置:在桁架下弦杆(12)与钢柱牛腿(21)对接部位设置应力释放变形缝(8),将下弦杆(12)与牛腿(21)对接的部位断开;S3、恒荷载施加:在桁架(1)安装焊接完成之后,进行次梁安装,然后进行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安装,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S4、节点焊接:将下弦杆(12)与钢柱牛腿(21)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之后增加步骤节点处临时连接:在应力释放变形缝(8)位置用双夹板(5)及耳板(6)将下弦杆(12)与牛腿(21)连接,双夹板(5)和耳板(6)设置在钢柱牛腿(21)和下弦杆(12)的两侧和底面,采用螺栓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6)上设置长圆形螺栓孔(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变形缝(8)宽15-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下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晓强杜洪涛潘天华王斌张旸宋宁王凯段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