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扩充结构
本技术关于连接器的
,特别关于一种连接器扩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器是在连接器开口中插设排线结构,然而,当连接器中插设排线结构时,排线结构可能因排线被拉扯或导电单元松脱而导致讯号传输接触不良,又,当连接器需设置于不同规格的装置中时,由于各装置中对外开口的接触位置不同,而使连接器被安装时须根据安装位置而重新设计,相对地就增加连接器加工工序、组装成本及时间。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公知问题而构思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内容,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扩充结构,以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的困难点。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扩充结构,包含连接器、后塞块。连接器包括基座、片状接触部、壳状构件以及导电端子,基座具有两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一片状接触部设置于该基座上,具有沿该第一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一片状结构以及沿该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一延伸结构,且该延伸结构包括有一延伸开口,于该延伸开口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以阶梯结构弯曲的卡合部件以及沿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限位部件;壳状构件为包覆基座的一环状结构,且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扩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一片状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具有沿所述第一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一片状结构以及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一延伸结构,所述延伸结构包括有一延伸开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延伸结构外边缘的多个凹口固定部,于所述延伸开口的两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并以一阶梯结构弯曲的至少一卡合部件以及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限位部件;一壳状构件,为包覆所述基座的一环状结构,且沿所述第一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以遮蔽所述片状结构,所述壳状构件还包括有多个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07 TW 1061386951.一种连接器扩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一片状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具有沿所述第一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一片状结构以及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一延伸结构,所述延伸结构包括有一延伸开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延伸结构外边缘的多个凹口固定部,于所述延伸开口的两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并以一阶梯结构弯曲的至少一卡合部件以及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限位部件;一壳状构件,为包覆所述基座的一环状结构,且沿所述第一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以遮蔽所述片状结构,所述壳状构件还包括有多个沿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引片,各导引片设置有相对所述导引片水平方向突起的一前扣抵部及一后扣抵部,所述前扣抵部与所述凹口固定部相互扣合;以及多个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片状接触部上,自所述第一端面的法线方向沿所述片状结构经所述基座后穿设所述延伸开口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法线方向延伸;一后塞块,设置于所述片状接触部上,所述后塞块包括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的一导电端子轨道,且所述后塞块的两侧设置有对应所述多个限位部件的多个限位轨道、对应所述多个卡合部件的多个卡合轨道以及多个对应所述导引片的导引片轨道;其中所述后塞块于所述壳状构件的所述后扣抵部与所述延伸结构的间距距离内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扩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卡合部件设置于所述延伸结构两侧相同的上下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扩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昌,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