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1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涉及轿厢电梯救生设备领域,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包括轿厢、减震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轿厢为主体部分,减震部分位于轿厢底部,传动部分分布在轿厢两侧,控制部分设置在轿厢内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杠杆插销激发原理与手动启动双启动模式,保证不管用户有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电梯都可以保证减震部分达到减震效果。采用纯机械结构,保证在电力系统瘫痪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轿厢电梯救生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随着电梯的出现,建筑物的高度得以不断增长,社会资源得以高度集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劳动条件得到提升,电梯对于提高社会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电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便利的同时,却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电梯事故屡见不鲜,电梯溜车、冲顶、蹲底甚至坠落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需要广大电梯从业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电梯制动失效是电梯事故中最见也是最危险的事故原因之一,而传统轿厢电梯制动系统失灵而疾速下落时通常没有有效的减震及启动装置也是导致危险事故的最大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轿厢电梯在因制动系统失灵而疾速下落时没有有效的减震及启动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包括轿厢、减震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所述轿厢为主体部分,左侧面开有一个方形通孔;所述减震部分包括设置于轿厢底部的若干弹簧及底板;所述传动部分分布在轿厢两侧,包括机架、钩板、导向杆、导向轴,所述机架有两个,垂直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所述钩板为两个,分别与左右两侧机架连接,所述导向杆为两根,平行设置在轿厢底面之下,其两端与两侧钩板连接,两根导向杆中间通过导向轴连接;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在轿厢左侧面方形通孔处,包括手柄、折板、L机架、推拉弹簧、杠杆插销、误触罩;手柄为L形板材,长边通过轿厢左侧面中心位置的方形通孔伸出轿厢与左侧钩板最上端铰连接,手柄的短边在轿厢内垂直于长边向下;折板是与手柄短边全等的板材,与手柄组合成为T字形,左表面与手柄长边部分上表面合页连接;L机架有一大一小两个,均为L形板材,大的L机架位于手柄、折板上方,长边部分与轿厢左侧面焊接,长边部分平面水平且与折板平面垂直,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位于折板右边,右视角时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覆盖折板,小的L机架与大的L机架摆放方向相同,小的L机架长边部分焊接在手柄的短边右侧面上;推拉弹簧有两个,一个夹持在手柄短边部分与轿厢左侧壁之间,两端焊接,另一个推拉弹簧夹持在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与折板之间,与L机架焊接,与折板无固定;插销杠杆分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之间铰连接,竖直部分上端透过手柄长边部分的孔洞与折板最下边缘有一段重合且接触部分,杠杆插销水平部分与手柄短边部分的一个孔洞铰连接,伸到手柄短边部分左边的距离较短,杠杆插销水平部分左端点与杠杆插销竖直部分下端铰连接,杠杆插销水平部分最右端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杠杆插销水平部分平放在小的L机架上表面;轿厢内的手柄、折板、L机架、推拉弹簧、杠杆插销由一个方块状误触罩包裹。进一步地,所述轿厢为长方体式普通轿厢。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弹簧按照方阵阵列在轿厢底面下表面,弹簧轴心竖直,与轿厢下底面刚性连接;底板是与轿厢底面等大平行的方形板材,与每一个弹簧的下端点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机架是两个短金属杆,垂直焊接在轿厢左右两侧面外表面中心位置;钩板为一长一短两个L形杆,左侧为长钩板,其竖直部分中部与机架铰连接,右侧为短钩板,其顶端与右侧机架铰连接,两钩板竖直相对安装,最下端顶点上的凸点与底板下表面边缘接触;所述两根导向杆位于轿厢底面之下与底面平行,每一根的一个端点与钩板下部铰连接,两根导向杆的另一端在轿厢底面下方弹簧间隙中对接且为左右走向,与之相交垂直的导向轴中点处上下表面伸出的两个短杆顶端铰连接,导向轴为前后走向,位于轿厢底面下面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中部穿过弹簧之间间隙,导向轴两端与轿厢前后表面延伸下来的板材轴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杠杆插销激发原理与手动启动双启动模式,保证不管用户有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电梯都可以保证减震部分达到减震效果。2、采用纯机械结构,保证在电力系统瘫痪时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部分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杠杆插销细节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2、减震部分,3、传动部分,4、控制部分,21、弹簧,22、底板,31、机架,32、钩板,33、导向杆,34、导向轴,41、手柄,42、折板,43、L机架,44、推拉弹簧,45、杠杆插销,46、误触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包括轿厢1、减震部分2、传动部分3、控制部分4;轿厢1为主体部分,减震部分2位于轿厢1底部,传动部分3分布在轿厢1两侧,控制部分4设置在轿厢1内一侧。轿厢1与普通轿厢类似,左侧面开有一个方形通孔。减震部分2包括弹簧21、底板22;弹簧21有若干个方阵阵列在轿厢1底面下表面,弹簧1轴心竖直,与轿厢1下底面刚性连接;底板是与轿厢1底面等大平行的方形板材,与每一个弹簧21的下端点焊接在一起。传动部分3包括机架31、钩板32、导向杆33、导向轴34;机架31是两个短金属杆,垂直焊接在轿厢1左右两侧面外表面中心位置;钩板32为一长一短两个L形杆,左侧长钩板32竖直部分中部与机架31铰连接,右侧短钩板32顶端与右侧机架31铰连接,两钩板32竖直相对安装,最下端顶点上的凸点与底板22下表面边缘接触;导向杆33有两根,均位于轿厢1底面之下与底面平行,每一根的一个端点与钩板32下部铰连接,两根导向杆33的另一端在轿厢1底面下方弹簧21间隙中对接且为左右走向,与与之相交垂直的导向轴34中点处上下表面伸出的两个短杆顶端铰连接,导向轴34为前后走向,位于轿厢1底面下面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由中部穿过弹簧21之间间隙,导向轴34两端与轿厢1前后表面延伸下来的板材轴承连接。控制部分4包括手柄41、折板42、L机架43、推拉弹簧44、杠杆插销45、误触罩46;手柄41为L形板材,长边通过轿厢1左侧面中心位置的方形通孔伸出轿厢1与左侧钩板32最上端铰连接,手柄41的短边在轿厢1内垂直于长边向下;折板42是与手柄41短边全等的板材,与手柄41组合成为T字形,左表面与手柄41长边部分上表面合页连接;L机架43有一大一小两个,均为L形板材,大的L机架43位于手柄41、折板42上方,长边部分与轿厢1左侧面焊接,长边部分平面水平且与折板42平面垂直,大的L机架43短边部分位于折板42右边,右视角时大的L机架43短边部分覆盖折板,小的L机架43与大的L机架43摆放方向相同,小的L机架43长边部分焊接在手柄41的短边右侧面上;推拉弹簧44有两个,一个夹持在手柄41短边部分与轿厢1左侧壁之间,两端焊接,另一个推拉弹簧44夹持在大的L机架43短边部分与折板42之间,与L机架43焊接,与折板42无固定;插销杠杆45分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之间铰连接,竖直部分上端透过手柄41长边部分的孔洞与折板42最下边缘有一段重合且接触部分,杠杆插销45水平部分与手柄41短边部分的一个孔洞铰连接,伸到手柄41短边部分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减震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所述轿厢为主体部分,左侧面开有一个方形通孔;所述减震部分包括设置于轿厢底部的若干弹簧及底板;所述传动部分分布在轿厢两侧,包括机架、钩板、导向杆、导向轴,所述机架有两个,垂直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所述钩板为两个,分别与左右两侧机架连接,所述导向杆为两根,平行设置在轿厢底面之下,其两端与两侧钩板连接,两根导向杆中间通过导向轴连接;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在轿厢左侧面方形通孔处,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手柄、折板、L机架、推拉弹簧、杠杆插销及误触罩;所述手柄为L形,手柄的长边通过轿厢左侧面的方形通孔伸出轿厢与左侧钩板最上端铰连接,手柄的短边在轿厢内垂直于长边向下,所述折板设置在手柄弯折处与手柄组合成为T字形,所述L机架有一大一小两个,均为L形板材,大的L机架位于折板上方,长边部分与轿厢侧壁垂直焊接且与折板垂直,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与折板平行且长度覆盖折板,小的L机架与大的L机架摆放方向相同,小的L机架长边部分垂直焊接在手柄的短边上,所述推拉弹簧有两个,一个夹持在手柄短边部分与轿厢侧壁之间,两端焊接,另一个推拉弹簧夹持在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与折板之间,与L机架焊接,与折板无固定,所述插销杠杆分为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两段,两段间呈90度铰接,水平部分平行设置在小的L机架上,竖直部分上端从手柄长边上的一个孔洞穿过并与折板最下边缘有一段重合且接触部分,杠杆插销水平部分与手柄短边部分上的一个孔洞铰连接,杠杆插销水平部分未端设置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所述手柄、折板、L机架、推拉弹簧、杠杆插销均包裹在误触罩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触发电梯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减震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所述轿厢为主体部分,左侧面开有一个方形通孔;所述减震部分包括设置于轿厢底部的若干弹簧及底板;所述传动部分分布在轿厢两侧,包括机架、钩板、导向杆、导向轴,所述机架有两个,垂直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所述钩板为两个,分别与左右两侧机架连接,所述导向杆为两根,平行设置在轿厢底面之下,其两端与两侧钩板连接,两根导向杆中间通过导向轴连接;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在轿厢左侧面方形通孔处,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手柄、折板、L机架、推拉弹簧、杠杆插销及误触罩;所述手柄为L形,手柄的长边通过轿厢左侧面的方形通孔伸出轿厢与左侧钩板最上端铰连接,手柄的短边在轿厢内垂直于长边向下,所述折板设置在手柄弯折处与手柄组合成为T字形,所述L机架有一大一小两个,均为L形板材,大的L机架位于折板上方,长边部分与轿厢侧壁垂直焊接且与折板垂直,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与折板平行且长度覆盖折板,小的L机架与大的L机架摆放方向相同,小的L机架长边部分垂直焊接在手柄的短边上,所述推拉弹簧有两个,一个夹持在手柄短边部分与轿厢侧壁之间,两端焊接,另一个推拉弹簧夹持在大的L机架短边部分与折板之间,与L机架焊接,与折板无固定,所述插销杠杆分为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两段,两段间呈90度铰接,水平部分平行设置在小的L机架上,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荣薛宪鼎王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