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486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和执行机构,主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相连,且主控制器还与执行机构相连;控制方法包括:主控制器根据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从控制器;从控制器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一处理结果;从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二处理结果,并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执行机构动作,以对道岔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列车具有载客量大、行驶稳定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城市轨道列车。按照轨道列车行驶空间分类,城市轨道列车通常分为空中列车、地面列车和地下列车三种;按照轨道类型分类,城市轨道列车通常分为:单轨和双轨列车。无论哪一种轨道列车,其运行轨道均存在道岔,道岔切换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直接影响了轨道列车的变轨是否顺利,道岔切换的可靠性也影响了轨道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目前,道岔的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多个继电器,各继电器的触点串联或并联形成控制逻辑,以控制道岔切换。但继电器的数目较多,会导致接线复杂、体积庞大。并且,继电器的触点经过长期通断之后,磨损较为严重,可靠性较差,不但会缩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影响轨道列车的顺利变轨,降低了道岔切换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列车的道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数量较多的继电器而导致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主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从控制器相连,且所述主控制器还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从控制器;所述从控制器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一处理结果;所述从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二处理结果,并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执行机构动作,以对道岔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控装置中的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分别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然后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相互交换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之后,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均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分别生成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从控制器再将第二处理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以使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用于通过执行机构控制道岔。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实现根据道岔控制信号对道岔进行控制,且无需采用如现有技术中数量较多的继电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道岔控制系统可靠性差、寿命较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可执行上述控制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主控制器根据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主控制器根据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信号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列车道岔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1和执行机构3。该主控装置1包括:主控制器11和从控制器12,主控制器11和从控制器12相连,主控制器11还与执行机构3相连。具体的,主控制器11和从控制器12可以采用点对点的方式相连以及数据通信,或者主控制器11和从控制器12也可以通过数据总线相连,通过设定的传输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01、主控制器根据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从控制器。主控制器11接收上位机或道岔机构发来的道岔控制信号,且主控制器11可对道岔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得到运行正常或出现故障的判断结果,作为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从控制器。步骤102、从控制器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从控制器12接收与主控制器11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且从控制器12对道岔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得到运行正常或出现故障的判断结果,作为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步骤103、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一处理结果。主控制器11可对自身生成的第一判断结果和从控制器12发来的第二判断结果进行逻辑判断,例如:判断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表明无故障,主控制器11可生成控制值作为第一处理结果;若不相同,则表明有故障发生,主控制器11可生成故障值作为第一处理结果。控制值和故障值可以为标志位、数据串或字符串。步骤104、从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二处理结果,并发送给主控制器。从控制器12可对自身生成的第二判断结果和主控制器11发来的第一判断结果进行逻辑判断,例如:判断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表明无故障,从控制器12可生成控制值作为第二处理结果;若不相同,则表明有故障发生,从控制器12可生成故障值作为第二处理结果。从控制器12还将第二处理结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给主控制器11。步骤105、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执行机构动作,以对道岔进行控制。主控制器11根据自身生成的第一处理结果和从控制器12发来的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例如:判断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表明运行正常,主控制器11可生成正常运行指令,作为控制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13,以对道岔及相关机构的动作。若不相同,则表明有故障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主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从控制器相连,所述主控制器还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从控制器;所述从控制器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一处理结果;所述从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二处理结果,并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执行机构动作,以对道岔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主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从控制器相连,所述主控制器还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从控制器;所述从控制器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一处理结果;所述从控制器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第二处理结果,并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生成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执行机构动作,以对道岔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备控装置;所述备控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备控装置与主控装置之间通过数据总线相连,所述备控装置与主控装置互为冗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与备控装置按照设定周期交替运行,并输出控制指令给执行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于根据道岔控制信号执行开闭操作;所述从控制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用于根据相同的道岔控制信号执行开闭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常开开关,第二开关为常闭开关;或者,所述第一开关为常闭开关,第二开关为常开开关;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道岔控制信号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包括:主控制器获取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根据道岔控制信号执行开闭操作之后两个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主控制器判断两个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是否相异;若是,则生成控制值作为第一判断结果;若否,则生成故障值作为第一判断结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道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为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超刘文宇穆大红曾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