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尾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尾夹。技术背景一直以来,有关于一种夹持文件等的长尾夹,揭示有减轻在开启开口部的操作时所需力的长尾夹。例如,日本技术注册第3117841号公报所揭示的长尾夹,设有夹件主体,以及用以开启该夹件主体的一对杆构件,该夹件主体由金属板材弯折而形成,从侧面观察呈略三角形,且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反弹力且呈现关闭状态。各杆构件通过形成在开口部上的轴承部转动自如的连结至夹件主体。在夹件主体中,邻接至轴承部形成有突出的支点部。长尾夹的开启操作为:将各杆构件抵接至支点部,以该抵接点作为支点,通过转动操作各杆构件而使夹件主体的开口部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日本技术注册第3117841号公报中所揭示的长尾夹是,将用以开启夹件主体的杆构件与夹件主体所抵接的支点邻接至开口部即轴承部而形成,从而拉近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换言之,加长由支点至杆构件的端部为止的距离,因此,减少在实施长尾夹的开启操作时所需的力。然而,在日本技术注册第3117841号公报中所揭示的长尾夹,其杆构件按压支点的力朝关闭开口部的方向工作,其力大于以杆构件开启开口部的力。从而,在日本技术注册第31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尾夹,其特征在于,具备:夹件主体,其具有两片板状部,以及与各个该板状部连接的底板部,各个所述板状部以回弹方式抵接以形成开口部;一对杆构件,其形成为长条状,且与各个所述板状部连结;以及支点部,其分别形成在各个所述板状部与各个所述杆构件之间,在通过一对所述杆构件而进行所述开口部的开启操作时成为支点;在从所述底板部至所述开口部的方向上,所述支点部相对于从所述底板部至所述开口部的距离的中央位置而配置在所述底板部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1 JP 2017-135554;2018.03.02 JP 2018-037031.一种长尾夹,其特征在于,具备:夹件主体,其具有两片板状部,以及与各个该板状部连接的底板部,各个所述板状部以回弹方式抵接以形成开口部;一对杆构件,其形成为长条状,且与各个所述板状部连结;以及支点部,其分别形成在各个所述板状部与各个所述杆构件之间,在通过一对所述杆构件而进行所述开口部的开启操作时成为支点;在从所述底板部至所述开口部的方向上,所述支点部相对于从所述底板部至所述开口部的距离的中央位置而配置在所述底板部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尾夹,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点部形成为从各个所述板状部突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尾夹,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点部是从各个所述板状部以短于所述板状部的宽度的指定长度突出而形成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尾夹,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点部形成为,跨越各个所述板状部的宽度方向、于侧面观察呈凸圆弧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尾夹,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支点部中,抵接于形成为平坦状的各个所述板状部的抵接部分别形成在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