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坚专利>正文

一种遥控数码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78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遥控数码门锁,包括锁本体及钥匙,其中锁本体包括锁壳、锁芯、锁栓、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执行机构,钥匙上设有遥控发射器,锁本体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遥控接收电路,且遥控接收电路通过数码控制电路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普通门锁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码遥控装置,数码遥控开锁和机械开锁有机融为一体,可避免在钥匙扭断情况下的撬门等破坏性动作及保证在任何环境下均可以开启和锁合,方便其操作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一种具有数码控制的安全门锁。现有的门锁只要将钥匙插进锁孔转动,并带动锁栓伸缩使锁栓脱离锁扣即可以将门打开,这种结构的门锁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每一次开锁关锁都需利用钥匙与锁栓的直接接触等机械动作来实现,尤其当两手不空无法腾出手来开门或天黑无法看清锁孔位置及方向时,特别感觉不方便;而且这种结构的门锁在不小心将钥匙扭断在锁孔里或扭坏钥匙而无法插进锁孔时,无法开锁只能靠撬门或请专门的开锁人才能打开门锁,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有数码遥控开启和钥匙直接开启两种功能,且锁合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的遥控数码门锁。本技术包括锁本体及钥匙,其中锁本体包括锁壳、锁芯、锁栓、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执行机构,其中锁芯安装在锁壳内并通过其旋钮轴控制锁栓的伸缩动作,其特征在于钥匙上设有带遥控发射电路的遥控发射器,锁本体的数码控制电路总成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遥控接收电路,且遥控接收电路通过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为进一步方便本技术的使用,上述锁芯的旋钮轴后端设有旋钮把手,该旋钮把手与旋钮轴刚性连接并安装在门背面板上。上述锁芯的旋钮轴前端设有可与钥匙配合的辅助锁芯体,该辅助锁芯体的转轴与旋钮轴刚性连接并安装在门正面板上。为进一步保证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和增加防撬的力度,有效提高其安全系数,上述遥控数码门锁下方设有辅助门锁,且该辅助门锁与上述遥控数码门锁之间通过安装扣板相配合地形成套锁并一体安装在门上。且锁芯的旋钮轴后端设有旋钮把手,该旋钮把手与旋钮轴刚性连接并安装在门背面板上。本技术由于在普通门锁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码遥控装置,数码遥控开锁和机械开锁的结构有机融为一体,既同锁壳又同锁芯,相互关联,使本技术既可以如普通门锁一样通过钥匙直接开启和锁合,又可以通过操作遥控装置来实现其开启和锁合,且操作使用更方便简单,同时可有效避免在钥匙扭断情况下的撬门等破坏性动作及保证在任何环境下均可以方便开启和锁合,极大地方便其操作使用,且结构可靠、安全系数高。而且本技术利用安装扣板设置的套锁可有效起到防撬防钻、防技术开启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保安功能,提高其安全系数,使本技术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保安,同时利用其下部的碰锁可进一步方便有人情况下的门锁开启和关闭,实用性强。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后盖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遥控发射部分的电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遥控接收部分及数码控制电路的电原理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锁本体及钥匙8,其中锁本体包括锁壳1、锁芯2、锁栓3、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执行机构,其中锁芯2安装在锁壳1内并通过其旋钮轴5控制锁栓3的伸缩动作,钥匙8上设有带遥控发射电路的遥控发射器,锁本体的数码控制电路总成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遥控接收电路,且遥控接收电路通过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执行机构包括电机6及传动装置7,其中电机6的电源输入端与数码控制电路总成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传动装置7连接,传动装置7的输出端与锁芯2的旋钮轴5连接并可控制锁栓3的伸缩动作。且执行机构的传动装置7包括蜗轮71、二级减速齿轮组,其中蜗轮71安装在电机的输出主轴上,二级减速齿轮组包括与蜗轮71啮合的第一级主动齿轮75、分别与第一级主动齿轮75和第二级从动齿轮72相啮合的过渡齿轮74及与锁芯2旋钮轴5刚性连接的第二级从动齿轮73。为方便有人情况下的从门内锁合和开启,锁芯2的旋钮轴5后端设有旋钮把手51,该旋钮把手51与旋钮轴5刚性连接并安装在门背面板上。同时锁芯2的旋钮轴5前端设有可与钥匙8配合的辅助锁芯体21,该辅助锁芯体21的转轴与旋钮轴5刚性连接并安装在门正面板上。辅助锁芯体21的转轴由锁芯2旋钮轴5向前延伸形成。为进一步加强其安全防盗性,遥控数码门锁下方设有辅助门锁10,且该辅助门锁10与上述遥控数码门锁之间通过安装扣板11相配合地形成套锁并一体安装在门上。遥控发射器包括、若干遥控按钮、遥控发射电路,其中遥控按钮安装在钥匙后端的匙柄面板上,遥控发射电路安装在钥匙后端的匙柄内腔,遥控发射电路包括信号产生电路、高频调制发射电路,且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各按遥控按钮连接,其输出端通过衰减耦合电路与高频调制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频调制发射电路的输出端发射出无线遥控信号给遥控接收电路。其中上述信号产生电路由集成块IC6组成,该集成块IC6采用A×9314S-D,其输入脚第1脚、第2脚及第16脚分别与遥控按钮S1、S2、S3的一端连接,且遥控按钮S1、S2、S3的另一端接地,集成块IC6的第13脚接电源,其输出脚第11脚与衰减耦合电路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高频调制发射电路由三极管Q2、电容C13、C14、电感L3、L4、可变电容C15,其中三极管Q2采用3EM,其基极与衰减耦合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电容C13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电容C14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地之间,电感L3与可变电容C15并联后其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感L4串联后接工作电源。衰减耦合电路由电阻R15组成,其中R15的一端接集成块IC6的11脚,其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遥控接收电路包括三极管Q1、集成块IC1、可调电感L1、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C6,其中三极管Q1采用R25,集成块IC1采用5223A,电阻R1、R2及电容C1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工作电源,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地,电容C2与可调电感L1并联后其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另一端通过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电阻R3串接在电源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电容C4串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感L2一端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与电阻R5、电容C5串接后接集成块IC1的输入脚第5脚,且电感L2的该端通过电阻R4接地,集成块IC1的第8脚接工作电源,其第4脚接地,其第1脚输出控制信号给数码控制电路总成,且第1脚与第7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6和电容C6。上述数码控制电路总成包括集成块IC2、IC3、IC4、IC5、晶振X1、电容C7、C8,其中集成块IC2采用ATMEL94093C46,集成块IC3采用EM789156EP,集成块IC4、IC5采用DC201,集成块IC2的第6脚接工作电源,其第5脚接地,其第1脚与集成块IC3的第17脚连接,其第2脚与IC3的第18脚连接,其第3脚与IC3的第1脚连接,其第4脚与IC3的源,其第5脚接地,其第7脚为输入脚与遥控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第10脚和第11脚为输出脚分别与IC4、IC5的第2脚连接,其第12脚与设定按钮连接,其第15脚与第16脚之间连接有晶振X1,且晶振X1的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7、C8接地,集成块IC4和IC5的第3脚接工作电源,其第17脚接地,且IC4和IC5的第5脚、第6脚、第7脚、第8脚并接后分别控制执行机构的电机6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遥控数码门锁,包括锁本体及钥匙(8),其中锁本体包括锁壳(1)、锁芯(2)、锁栓(3)、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执行机构,其中锁芯(2)安装在锁壳(1)内并通过其旋钮轴(5)控制锁栓(3)的伸缩动作,其特征在于钥匙上设有带遥控发射电路的遥控发射器,锁本体的数码控制电路总成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遥控接收电路,且遥控接收电路通过数码控制电路总成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坚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