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472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扶手、调节阀、罐桶、锥形漏斗、支架、双管传输装置、数控箱、风扇、罐口,所述扶手侧面与罐口沿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设有双管传输装置,首先通过传输接口与外界连接,通过紧固件对连接处进行紧固,防止设备传输循环时,泄漏气体,接着通过管道进行传输,管道共设有两个,方便气体相互转换由通孔进行转换,外壁设有保温层保持气体的温度,提高气体的工作性能,从而加强了设备的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
本技术是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属于干燥过滤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干燥过滤器主要是起到杂质过滤的作用。一般来说,这要根据冰箱,空调的制冷系统来确定干燥器的规格,如直径,内径,外径的规格,和内部件,如过滤碗,网布,和分子筛。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383751.1的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它涉及制冷的
,它包含筒体、焊接口、端盖、扩压管、吸气芯子和检修阀,筒体两端装有端盖,筒体内部采用内部采用扩压管和吸气芯子,减小了安装长度,使制冷剂均匀分散,避免磨损,并能有效利用所有的过滤面积,筒体表面为刚性材料,保证了筒体的强度,筒体上还装有两个检修阀,简化了压降测量,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无法快速循环传输,且相互串通输送,导致设备使用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以解决设备无法快速循环传输,且相互串通输送,导致设备使用效率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扶手、调节阀、罐桶、锥形漏斗、支架、双管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扶手(1)、调节阀(2)、罐桶(3)、锥形漏斗(4)、支架(5)、双管传输装置(6)、数控箱(7)、风扇(8)、罐口(9),所述扶手(1)侧面与罐口(9)沿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9)底端内圈与罐桶(3)上端外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罐桶(3)表面中部与调节阀(2)外壁嵌合,且两者相互贴合,所述锥形漏斗(4)底端外壁贯穿连接支架(5)上端中部内圈,所述双管传输装置(6)右侧上端设有连接螺纹与风扇(8)底端设有的螺纹采用旋紧配合连接,且两者相互啮合,所述数控箱(7)底端固定连接双管传输装置(6)表面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扶手(1)、调节阀(2)、罐桶(3)、锥形漏斗(4)、支架(5)、双管传输装置(6)、数控箱(7)、风扇(8)、罐口(9),所述扶手(1)侧面与罐口(9)沿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9)底端内圈与罐桶(3)上端外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罐桶(3)表面中部与调节阀(2)外壁嵌合,且两者相互贴合,所述锥形漏斗(4)底端外壁贯穿连接支架(5)上端中部内圈,所述双管传输装置(6)右侧上端设有连接螺纹与风扇(8)底端设有的螺纹采用旋紧配合连接,且两者相互啮合,所述数控箱(7)底端固定连接双管传输装置(6)表面边缘;所述双管传输装置(6)由管道(601)、封盖(602)、紧固圈(603)、传输接口(604)、紧固件(605)、保温层(606)、通孔(607)、滤网(608)组成,所述管道(601)底端外壁与紧固圈(603)内圈贯穿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所述紧固圈(603)外壁与封盖(602)底端表面中部采用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乘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为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