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55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板,底座上位于立板的一侧具有千斤顶平台,立板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上夹板,上夹板和底座上表面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上夹板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边缘到腹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接安装在钢梁上,具体是将钢梁翼板夹在上夹板和底座之间,底座上的千斤顶平台用于放置千斤顶,利用千斤顶抬升管道,加装管道支架。摆脱了钢构布置和支架高度对千斤顶使用的限制,操作简单,工装便于拆装,方便挪动,支架下方存在型钢的位置都可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人力和机具的用量,明显提高施工工效,尤其在大管径管道加装支架时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属于化工管道施工

技术介绍
在化工管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千斤顶抬升管道,这种方法是在沿管道走向下方梁上安装千斤顶,抬升管道,在指定梁上安装支架。由于钢结构框架上仅有梁可作为千斤顶支撑点,故这种管道抬升方法受钢结构布置影响较大,只有在加装支架的梁一侧存在另外的可受力的支梁时,才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施工。并且这种方法受支架高度和支梁强度限制,支架高度较小或支梁规格不足以承受所抬升管道作用力时,无法在梁上和管道下的狭小空间内安放千斤顶,因此无法采用这种方法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千斤顶抬升管道时受钢结构布置和支架高度限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板,底座上位于立板的一侧具有千斤顶平台,立板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上夹板,上夹板和底座上表面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上夹板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边缘到腹板的距离。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底板,两个底板之间还设有连接件。所述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分别固定在两个底板上。所述两个底板上均开设有孔。所述上夹板的下方设有与上夹板平行的下夹板,下夹板的侧面固定在立板上,下夹板的底面固定在底座上,下夹板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的宽度,上、下夹板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所述底座上位于立板的另一侧固定有平台板,所述千斤顶平台由平台板的上表面构成。所述底座上具有千斤顶平台的一侧和立板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劲板,所述立板和上夹板之间固定有第二连接劲板。所述第一连接劲板和第二连接劲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劲板前后间隔平行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劲板前后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劲板为垂直于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板,直角三角形板的竖直边的长度与立板的高度相等,直角三角形板的水平边的长度等于平台板和立板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连接劲板和第二连接劲板均与底座和立板焊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直接安装在钢结构主梁上,具体是将钢梁翼板夹在上夹板和底座之间,底座上的千斤顶平台用于放置千斤顶,利用千斤顶抬升管道,加装管道支架。摆脱了钢构布置和支架高度对千斤顶使用的限制,操作简单,工装便于拆装,方便挪动,支架下方存在型钢的位置都可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千斤顶抬升管道的施工方法,降低了人力和机具的用量,明显提高施工工效,尤其在大管径管道加装支架时更为明显。优选的,底座由两个底板构成,可以减轻底座的整体重量,连接件可以提高底座的稳定性,防止两个底板受力不均而变形,从而提高工装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在底板上开孔可进一步减轻底座的整体重量。优选的,在上夹板下方设置下夹板,使用时将钢梁翼板夹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共同作用下,将工装自身固定在钢梁上。优选的,设置具有千斤顶平台的平台板,便于安装千斤顶。优选的,第一连接劲板和第二连接劲板共同承受来自上夹板的应力,增加整个工装的承受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图1中支撑工装的受力简图。图中,1-底座,11-底板,12-连接件,13-孔,2-立板,3-上夹板,4-下夹板,5-平台板,6-第一连接劲板,7-第二连接劲板,8-钢梁,81-钢梁翼板,82-钢梁腹板,9-管道,10-千斤顶,101-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板2,底座1上位于立板的一侧具有千斤顶平台,立板2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上夹板3,上夹板3和底座1上表面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上夹板3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边缘到腹板的距离。所述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底板11,所述两个底板11上均开设有孔13,两个底板之间还设有连接件12,连接件焊接在两个底板底部。所述立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2分别固定在两个底板11上。所述上夹板3的下方设有与上夹板3平行的下夹板4,下夹板4的侧面固定在立板2上,下夹板4的底面固定在底座1上,下夹板4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的宽度,上、下夹板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下夹板焊接在两个底板上部。所述底座3上位于立板2的另一侧固定有平台板5,所述千斤顶平台由平台板5的上表面构成。平台板焊接在两个底板上部。所述底座1上具有千斤顶平台的一侧和立板2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劲板6,所述立板2和上夹板3之间固定有第二连接劲板7。所述第一连接劲板6和第二连接劲板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劲板6前后间隔平行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劲板7前后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劲板6和第二连接劲板7均与底座1和立板2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劲板6为垂直于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板,直角三角形板的竖直边的长度与立板的高度相等,直角三角形板的水平边的长度等于平台板5和立板2之间的间距。本工装中的平台板5设置两个底板上方,起连接两个底板的作用,同时作为千斤顶操作平台,第二连接劲板7和第一连接劲板6共同承受来自上夹板3的应力,立板2作为第二连接劲板6、上夹板3、下夹板4之间的连接部件;上夹板3和下夹板4共同作用,将工装自身固定在钢梁8上,底座1承受千斤顶与钢梁8的反作用力,保证工装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底板11上开的孔13可以减轻重量,连接件12可以提高底座的稳定性,防止两个底板11受力不均而变形,从而提高工装整体的稳定性。以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连接,强度高,整体性能好。可以将图1作为参考,并根据现场梁宽、千斤顶底长、现场作业空间大小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各部件的尺寸、形状及数量。图3是操作示意图,首先将上夹板3和下夹板4卡在水平钢梁的翼板81上下表面,上夹板4深入到钢梁腹板82位置,下夹板4扣在整个翼板81的下表面上,然后将千斤顶10放在平台板5上,即可进行管道提升。注意需在千斤顶10顶部加弧形的垫板101,保护管道9,防止点受力造成管道10凹坑、变形。本实施例采用强度较高、抗弯性能较好的型钢或钢板,制作出可安装在钢梁上的千斤顶支撑工装,支撑工装具有千斤顶平台,用于千斤顶抬升管道,加装管道支架。摆脱了钢构布置和支架高度对千斤顶使用的限制,操作简单,工装便于拆装,方便挪动,支架下方存在型钢的位置都可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千斤顶抬升管道的施工方法,降低了人力和机具的用量,明显提高施工工效1.5-2倍,尤其在大管径管道加装支架时更为明显。本工装考虑在自身强度足够,且保证钢梁不产生变形和弯曲时,在千斤顶平台处承受足够大的来自管道的反作用力,以达到抬升管道的目的。本工装各部件与钢梁均采用Q235型钢,现场钢梁多为HM600*300和HM450*300的两种规格,尺寸分别为600*300*12*20和450*300*11*18,则以此作为受力计算模型。按现场胎具受力情况分析,以H型钢翼缘板受集中荷载a作为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力学分析,不考虑胎具自身强度及变形,受力简化如图4所示,求最大可承受压力F值。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板(2),底座(1)上位于立板的一侧具有千斤顶平台,立板(2)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上夹板(3),上夹板(3)和底座(1)上表面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上夹板(3)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边缘到腹板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板(2),底座(1)上位于立板的一侧具有千斤顶平台,立板(2)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上夹板(3),上夹板(3)和底座(1)上表面的间距大于钢梁翼板的厚度,上夹板(3)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边缘到腹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底板(11),两个底板之间还设有连接件(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板(2)分别固定在两个底板(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底板(11)上均开设有孔(1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梁外延千斤顶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3)的下方设有与上夹板(3)平行的下夹板(4),下夹板(4)的侧面固定在立板(2)上,下夹板(4)的底面固定在底座(1)上,下夹板(4)的宽度大于钢梁翼板的宽度,上、下夹板的间距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君魏延萍秦西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