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1451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泵装配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包括上料部分A、工位转移部分、上料部分B、压配部分及输出部分,由传输带将油泵体转移至工位转换机构上,经其带动进入压配工位,通过驱动部将处于配料缓存部内的堵头和钢球压配至油泵体上,再经工位转换机构带动压配后的油泵体经输出机构推送输出;通过压合组件上移过程中带动工位转换机构进行油泵体工位转移的同时驱动配料转移组件进行钢球和堵头的自动上料,压合组件下移进行钢珠与堵头压配的同时驱动定位组件对油泵体进行定位紧固,实现油泵体的全自动压配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油泵压配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泵装配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油泵的作用是把机油从油箱中吸出的同时使其保证一定的压力,而为了保证出油时有足够的压力,油泵壳体的出油口设有钢球,而钢球安装完毕后需要将安装孔进行密封弥合,通常以堵头压配方式进行。现有的发动机油泵壳体钢球和堵头压入大多采用两道工序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安装不可靠的问题。中国专利:2014102416971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泵壳体钢球和堵头压入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夹紧发动机油泵壳体工件的夹紧组件,工件平移组件的活动端连接在工件夹紧组件上,工件平移组件驱动发动机油泵壳体在装料和工作两个工位上移动;钢球压入组件用于压入进油口用钢球和压入出油口用钢球,压料油缸末端从吸气式顶杆抽气时吸起钢球、充气时将钢球压入油泵壳体内。将发动机油泵壳体夹紧在工作台上,用钢球压入组件和打堵头组件分别将钢球和堵头压入油泵壳体。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工位实现发动机油泵壳体的紧固和钢球及堵头的分别压配,且上述技术方案仅公开了钢球的上料,未公开堵头的具体上料方式;而根据其说明书及附图可知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上料部分A,处于上料机构上的油泵体经传输带以定向推送方式转移至工位转换工位;(b)工位转移部分,通过压配机构上的传动部上移过程中驱动工位转换机构上的转盘以定向间断转动方式将油泵体转移至压配工位;(c)上料部分B,传动部上移的同时通过连杆传动方式驱动配料转移组件将钢球和堵头以先后顺序推送至定位组件上的配料缓存部内;(d)压配部分,经步骤(b)后,通过驱动部以下压方式将处于定位组件上的配料缓存部内的堵头和钢球压配至油泵体上;(e)输出部分,经步骤(d)后,压配后的油泵体进入输出工位,由输出机构以推送方式将油泵体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上料部分A,处于上料机构上的油泵体经传输带以定向推送方式转移至工位转换工位;(b)工位转移部分,通过压配机构上的传动部上移过程中驱动工位转换机构上的转盘以定向间断转动方式将油泵体转移至压配工位;(c)上料部分B,传动部上移的同时通过连杆传动方式驱动配料转移组件将钢球和堵头以先后顺序推送至定位组件上的配料缓存部内;(d)压配部分,经步骤(b)后,通过驱动部以下压方式将处于定位组件上的配料缓存部内的堵头和钢球压配至油泵体上;(e)输出部分,经步骤(d)后,压配后的油泵体进入输出工位,由输出机构以推送方式将油泵体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经所述配料转移组件上的传动齿条定向移动过程中带动转盘上的单向齿轮旋转,同步带动油泵体工位转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一级定位部分,通过传输带将油泵体定向推送至工位转换机构上的定位槽内,经其以外形定位方式对油泵体进行初步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配料限位部分,通过配料缓存部内呈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震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佰菲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