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5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泵装配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工位转换机构、压配机构及输出机构:压配机构包括机架、定位组件、配料转移组件及压合组件,配料转移组件将钢珠和堵头转移至定位组件内后,再经定位组件对油泵体紧固定位,由压合组件将钢珠和堵头压配至油泵体内;工位转换机构经配料转移组件驱动运转;通过压合组件上移过程中带动工位转换机构进行油泵体工位转移的同时驱动配料转移组件进行钢球和堵头的自动上料,压合组件下移进行钢珠与堵头压配的同时驱动定位组件对油泵体进行定位紧固,实现油泵体的全自动压配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油泵压配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泵装配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油泵的作用是把机油从油箱中吸出的同时使其保证一定的压力,而为了保证出油时有足够的压力,油泵壳体的出油口设有钢球,而钢球安装完毕后需要将安装孔进行密封弥合,通常以堵头压配方式进行。现有的发动机油泵壳体钢球和堵头压入大多采用两道工序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安装不可靠的问题。中国专利:2014102416971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泵壳体钢球和堵头压入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夹紧发动机油泵壳体工件的夹紧组件,工件平移组件的活动端连接在工件夹紧组件上,工件平移组件驱动发动机油泵壳体在装料和工作两个工位上移动;钢球压入组件用于压入进油口用钢球和压入出油口用钢球,压料油缸末端从吸气式顶杆抽气时吸起钢球、充气时将钢球压入油泵壳体内。将发动机油泵壳体夹紧在工作台上,用钢球压入组件和打堵头组件分别将钢球和堵头压入油泵壳体。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工位实现发动机油泵壳体的紧固和钢球及堵头的分别压配,且上述技术方案仅公开了钢球的上料,未公开堵头的具体上料方式;而根据其说明书及附图可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销钉对于发动机油泵壳体定位后,再经压板紧固,而以销钉定位方式其位置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人工进行位置矫正后紧固,且其油泵的装卸需要人工完成,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存在油泵压配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通过压合组件上移过程中带动工位转换机构进行油泵体工位转移的同时驱动配料转移组件进行钢球和堵头的自动上料,压合组件下移进行钢珠与堵头压配的同时驱动定位组件对油泵体进行定位紧固,实现油泵体的全自动压配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油泵压配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油泵体转移至工位转换机构上;工位转换机构,所述工位转换机构用于将油泵体在各工位之间转移,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与所述油泵体外形适配;压配机构,所述压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位转换机构上的压配工位的上方,其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定位组件、配料转移组件及压合组件,通过压合组件驱动配料转移组件分别将钢珠和堵头转移至定位组件内后,再经压合组件下移的同时带动定位组件下移对处于其下方的油泵体紧固定位,由压合组件穿过所述定位组件将钢珠和堵头依次压配至油泵体内;所述工位转换机构经所述配料转移组件驱动将处于其上的油泵体进行工位转移;及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位于所述压配机构的后工段,其用于将配装后的有泵体转移输出。其中,所述压合组件与定位组件呈上下位置结构设置,该压合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驱动部及传动部,该传动部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部上;所述配料转移组件位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一侧,其经所述传动部带动往复运动。另外,所述传动部包括预紧套、压块及压簧,所述预紧套为环形套筒结构,其与压簧均套设于所述驱动部上的活塞杆上且所述压簧位于所述预紧套的上方,该预紧套经压簧以弹性使其通过压簧对所述定位组件压紧;所述预紧套与所述活塞杆滑动配合设置,所述压簧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上。作为改进,所述配料转移组件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包括水平设置的配料导入通道、钢珠排序通道、堵头排序通道以及推料部,所述堵头排序通道位于钢珠排序通道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压合组件,该堵头排序通道和钢珠排序通道均与所述配料导入通道连通设置,进入该配料导入通道内的钢珠和堵头沿其传输方向分布,通过推料部将处于配料导入通道内的钢珠和堵头推送至定位组件内。其中,所述推料部包括滑座、推料板、传动齿条及连杆,所述推料板与传动齿条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座的两侧,所述推料板为L型结构其滑动设置于所述配料导入通道内,所述连杆的连段分别与所述预紧套和滑座铰接,通过预紧套上下移动过程中经连杆驱动滑座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传动齿条移动,由该传动齿条驱动所述工位转换机构转动。作为改进,所述定位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包括配料缓存部、定位部及复位簧,该复位簧与定位部均套设于所述配料缓存部的外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料缓存部滑动连接,所述复位簧的下端与配料缓存部固定连接,通过该复位簧的弹性力驱动定位部上移与油泵体分离。其中,所述配料缓存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配料转移组件连通设置,其包括呈管状结构设置的储料管以及对称设置于该储料管内的弹片,进入储料管内的堵头和钢珠经该弹片阻挡进行单个油泵体的配料缓存。其次,所述定位部为开口朝下的管状结构设置,其内径与所述油泵体的外形相适配,该定位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油泵体上的出油管相适配且呈八字形的卡槽。作为改进,所述工位转换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设置的转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驱动转盘间断定向转动的单向齿轮,该单向齿轮经所述配料转移组件驱动正反转动。作为改进,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输出机构两者结构相同且传输方向相反,其两者均包括支撑台、沿该支撑台的传输方向开设于其上经所述油泵体上的传动轴通过的让位槽、设置于支撑台下方的传输带以及若干沿其传输方向间隔固定设置于该传输带上的限位块,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形成与所述传动轴配合的卡合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上料机构、工位转换机构、压配机构及输出机构的特殊结构设置以及压合组件与工位转换机构的传统连接设置,使上料机构将油泵体转移至工位转换机构内的同时经定位槽对油泵体进行初步定为后,通过压合组件上的传动部上移的同时分别带动工位转换机构与配料转移组件运动,进行油泵体工位转移的同时将钢珠与堵头依次转移至定位组件内;压合组件下移将钢珠与堵头压配至油泵体上的过程中,由其推动定位组件下移对油泵体定位后压紧的同时带动配料转移组件复位进行钢珠与堵头的自动上料;实现油泵体压配的全自动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油泵压配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传动部的设置以及传动部与配料转移组件的传动连接,使压合组件上移过程中将钢球和堵头转移至定位组件内的同时进行油泵体自动工位切换,结合定位组件中配料缓存部的特殊结构设置,使钢球和堵头依次进入配料缓存部内后,经弹片对其进行位置矫正,使钢球、堵头以及活塞杆同轴,进而确保钢球和堵头压配过程中的位置准确性。(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工位转换机构上定位槽以及定位组件上的定位部的特殊结构设置,使油泵体进入工位转换机构使经定位槽对其进行初步定位后,在压配过程中通过定位部上的卡槽及定位部对其进而二次定位,提高处于压配工位中油泵体的位置准确性,进而确保本专利技术对钢球和堵头的压配质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及生产稳定等优点;尤其涉及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油泵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4为压配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压合组件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压合组件状态图之一;图7为压合组件侧视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所述上料机构(1)用于将油泵体(10)转移至工位转换机构(2)上;工位转换机构(2),所述工位转换机构(2)用于将油泵体(10)在各工位之间转移,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21),该定位槽(21)与所述油泵体(10)外形适配;压配机构(3),所述压配机构(3)设置于所述工位转换机构(2)上的压配工位的上方,其包括机架(30)、设置于该机架(30)上的定位组件(31)、配料转移组件(32)及压合组件(33),通过压合组件(33)驱动配料转移组件(32)分别将钢珠(101)和堵头(102)转移至定位组件(31)内后,再经压合组件(33)下移的同时带动定位组件(31)下移对处于其下方的油泵体(10)紧固定位,由压合组件(33)穿过所述定位组件(31)将钢珠(101)和堵头(102)依次压配至油泵体(10)内;所述工位转换机构(2)经所述配料转移组件(32)驱动将处于其上的油泵体(10)进行工位转移;及输出机构(4),所述输出机构(4)位于所述压配机构(3)的后工段,其用于将配装后的有泵体(10)转移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所述上料机构(1)用于将油泵体(10)转移至工位转换机构(2)上;工位转换机构(2),所述工位转换机构(2)用于将油泵体(10)在各工位之间转移,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21),该定位槽(21)与所述油泵体(10)外形适配;压配机构(3),所述压配机构(3)设置于所述工位转换机构(2)上的压配工位的上方,其包括机架(30)、设置于该机架(30)上的定位组件(31)、配料转移组件(32)及压合组件(33),通过压合组件(33)驱动配料转移组件(32)分别将钢珠(101)和堵头(102)转移至定位组件(31)内后,再经压合组件(33)下移的同时带动定位组件(31)下移对处于其下方的油泵体(10)紧固定位,由压合组件(33)穿过所述定位组件(31)将钢珠(101)和堵头(102)依次压配至油泵体(10)内;所述工位转换机构(2)经所述配料转移组件(32)驱动将处于其上的油泵体(10)进行工位转移;及输出机构(4),所述输出机构(4)位于所述压配机构(3)的后工段,其用于将配装后的有泵体(10)转移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33)与定位组件(31)呈上下位置结构设置,该压合组件(3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驱动部(331)及传动部(332),该传动部(332)滑动套设于所述驱动部(331)上;所述配料转移组件(32)位于所述压合组件(33)的一侧,其经所述传动部(332)带动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32)包括预紧套(3321)、压块(3322)及压簧(3323),所述预紧套(3321)为环形套筒结构,其与压簧(3323)均套设于所述驱动部(331)上的活塞杆(3311)上且所述压簧(3323)位于所述预紧套(3321)的上方,该预紧套(3321)经压簧(3323)以弹性使其通过压簧(3323)对所述定位组件(31)压紧;所述预紧套(3321)与所述活塞杆(3311)滑动配合设置,所述压簧(3323)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塞杆(33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多工位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转移组件(32)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30)上,其包括水平设置的配料导入通道(321)、钢珠排序通道(322)、堵头排序通道(323)以及推料部(324),所述堵头排序通道(323)位于钢珠排序通道(32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压合组件(33),该堵头排序通道(323)和钢珠排序通道(322)均与所述配料导入通道(321)连通设置,进入该配料导入通道(321)内的钢珠(101)和堵头(102)沿其传输方向分布,通过推料部(324)将处于配料导入通道(321)内的钢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震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佰菲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