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51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使用过程中罩体容易脱落的问题。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包括缸体、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外端穿出缸体的活塞杆,活塞杆上缸体上方套装吸能柱和防尘罩,防尘罩盖合在吸能柱上端,防尘罩包括罩体、支座,支座安装在罩体顶部,罩体顶部设有向内的限位翻边,支座侧壁贴合罩体内壁,支座顶部贴合限位翻边。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减震器中,罩体包裹支座的结构可以避免由于吸能柱的径向尺寸变化而导致罩体与支座产生分离,用于防止防尘罩脱落,造成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减震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部分汽车上配有汽车减震器。汽车减震器在实用过程中,防尘罩很容易脱落,吸能柱由于附着大量灰尘而失效,造成质量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299739U,公告日2017年07月04日,技术的名称为减震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减震器,该技术将阻尼调节腔室设置在活塞管内腔,设置双调节腔室。它减小了减震器整体体积,但是防尘罩部分设计不合理,容易脱落,造成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使用过程中罩体容易脱落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它的可靠性强,罩体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脱落,进而造成其他部件被灰尘污染。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包括缸体、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外端穿出缸体的活塞杆,活塞杆上缸体上方套装吸能柱和防尘罩,防尘罩盖合在吸能柱上端,防尘罩包括罩体、支座,支座安装在罩体顶部,罩体顶部设有向内的限位翻边,支座侧壁贴合罩体内壁,支座顶部贴合限位翻边。活塞杆与车辆整体连接,缸体相对活塞杆做相对运动。吸能柱可以避免活塞杆直接撞击支座,造成噪音和损坏。防尘罩可以阻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灰尘、泥浆及石子侵蚀和碰触减震器活塞杆,缩短减震器总成的使用寿命。后减震器上的吸能柱压缩,防尘罩能够限制吸能柱的径向变形尺寸,提高吸能柱的极限刚度。罩体包裹支座的结构可以避免由于吸能柱的径向尺寸变化而导致罩体与支座产生分离。作为优选,防尘罩的罩体包括罩体下部、罩体中部和罩体上部,罩体下部的壁厚比罩体中部、罩体上部薄,罩体上部内径大于罩体中部内径,罩体上部内壁和罩体中部内壁之间设有台阶面,支座下端面可抵接在台阶面上。防尘罩下端由于吸能柱压缩时会受到很大的径向压力,需要更厚的壁厚防止破损。上中部外壁设有台阶的结构和限位翻边定位支座。作为优选,防尘罩为圆桶形结构。圆桶形的结构可以在受到径向力的时候将力平均分配给外壁,减少对罩体种类和壁厚要求。作为优选,吸能柱为圆柱形结构,吸能柱的中央设有贯通孔,活塞杆和贯穿孔插装。吸能柱通过贯穿孔插装在活塞杆上,吸能柱工作时,沿着活塞杆方向被压缩。作为优选,活塞杆与贯通孔之间留有间隙。吸能柱被压缩时,径向尺寸会发生变化,在活塞杆上留有间隙可以防止吸能柱与活塞杆接触,造成回弹时卡死。同时在活塞杆上涂润滑油,也可以减少对零部件的损耗。作为优选,吸能柱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圆环状的凹槽。为吸能柱提供压缩时的空间。作为优选,吸能柱上部和支座贴合;吸能柱中部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减小;吸能柱下部的内、外壁设有弧形凹槽。为吸能柱提供压缩时的空间,在较小体积变化的同时,提供较强的回弹性能。作为优选,活塞杆和缸体插装处装密封盖,密封盖盖在缸体上;密封盖的外壁设有若干竖直的突条。密封盖保持缸体好的气密性,提供减震装置性能,防止灰尘掉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吸能柱对防尘罩中的罩体施加径向力时始终不会从支座上脱落下来;(2)吸能柱产生的力不会隔着防尘罩支座作用在罩体顶部翻边处,造成防尘罩破损,使得支座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尘罩剖面图;图中:1、活塞杆,2、防尘罩,20、罩体,21、罩体上部,22、罩体中部,23、罩体下部,24,支座,25、台阶,26、限位翻边,3、缸体,4、密封盖,5、活塞,6、吸能柱,61、贯通孔,62、吸能柱中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包括缸体3、安装在缸体3内的活塞5以及外端穿出缸体3的活塞杆1,活塞杆1上缸体3上方套装吸能柱6和防尘罩2,防尘罩2盖合在吸能柱6上端面,防尘罩2包括罩体20、支座24,支座24安装在罩体20顶部,罩体20顶部设有向内的限位翻边26,支座24侧壁贴合罩体内壁,支座24顶部贴合限位翻边26。罩体20包括罩体下部23、罩体中部22和罩体上部21,罩体上部21内径大于罩体中部22内径,罩体下部23的壁厚比罩体中部22、罩体上部21薄,罩体上部21内壁和罩体中部22内壁设有台阶25,台阶25面贴合支座24下端面。防尘罩2为圆桶形结构。吸能柱6为圆柱形结构,吸能柱6的中央设有贯通孔61,活塞杆1和贯穿孔61插装。活塞杆1与贯通孔61之间留有间隙。吸能柱6的外壁设有若干个圆环状的凹槽。吸能柱上部和支座24贴合;吸能柱中部62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减小;吸能柱下部的内、外壁设有弧形凹槽。活塞杆1和缸体3插装处装密封盖4,密封盖4盖在缸体3上;密封盖4的外壁设有若干竖直的凸条。活塞杆1与车辆整体连接,缸体3相对活塞杆1做相对运动。吸能柱6可以防止活塞杆1直接撞击支座24,造成噪音和损坏。防尘罩2可以阻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灰尘、泥浆及石子侵蚀和碰触活塞杆1,缩短减震器总成的使用寿命。后减震器上的吸能柱6压缩,防尘罩2限制吸能柱6的径向变形尺寸,提高吸能柱6的极限刚度。罩体1包裹支座24的结构可以避免由于吸能柱6的径向尺寸变化而导致罩体1与支座24产生分离。罩体上部21由于吸能柱6压缩时会受到很大的径向压力,需要更厚的壁厚防止破损。上中部外壁设有台阶25的结构和限位翻边26定位支座24。圆桶形的结构可以在受到径向力的时候将力平均分配给外壁,减少对罩体1种类壁厚要求。吸能柱6通过贯穿孔61插装在活塞杆1上,吸能柱6工作时,沿着活塞杆1方向被压缩。吸能柱6被压缩时,径向尺寸会发生变化,在活塞杆1上留有间隙可以防止吸能柱6与活塞杆1接触,造成回弹时卡死。为吸能柱6提供压缩时的空间。为吸能柱6提供压缩时的空间,在较小体积变化的同时,提供较强的回弹性能。密封盖4保持缸体3好的气密性,提供减震装置性能,防止灰尘掉入。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缸体、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外端穿出缸体的活塞杆,活塞杆上缸体上方套装吸能柱和防尘罩,防尘罩盖合在吸能柱上端面,防尘罩包括罩体、支座,支座安装在罩体顶部,罩体顶部设有向内的限位翻边,支座侧壁贴合罩体内壁,支座顶部贴合限位翻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缸体、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外端穿出缸体的活塞杆,活塞杆上缸体上方套装吸能柱和防尘罩,防尘罩盖合在吸能柱上端面,防尘罩包括罩体、支座,支座安装在罩体顶部,罩体顶部设有向内的限位翻边,支座侧壁贴合罩体内壁,支座顶部贴合限位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其特征是,防尘罩的罩体包括罩体下部、罩体中部和罩体上部,罩体下部的壁厚比罩体中部、罩体上部薄,罩体上部内径大于罩体中部内径,罩体上部内壁和罩体中部内壁之间设有台阶面,支座下端面可抵接在台阶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减震器下部隔震结构,其特征是,防尘罩为圆桶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