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45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有气囊体,气囊体内部形成中空囊室;气囊体旁侧有一延伸片,延伸片上有充气阀门和放气阀门,将充气阀门与放气阀门集中布置,并不直接设置在气囊体的球壁上,可以改善按压手感,避免气囊体与阀门交接处因反复按压而发生破坏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简化充气产品的结构,使充气产品在装配、更换充气气囊时更为便捷,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用体力驱动的泵,具体地是一种手压式的,对需要充气的用具进行充气的气囊。
技术介绍
充气产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如泳圈、充气枕头、充气座垫、充气玩具等。传统的充气类型产品,仅在产品上设置单一的气孔,充放气均通过这种气孔,为了确保使用的可靠性,此类产品请充放气均有一定的阻力,通过人工吹气进行充气有一定的难度,放气工作也不易进行,而且一般使用者的家庭并不常备充气装备,这样会让使用者感到不便。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手压的充气气囊,将这种气囊安装在充气产品上,可以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气;但是此类气囊往往只有充气效果,放气功能一般仍需在充气产品上另外设置放气结构。这种充气气囊与放气结构分开设置的方式会使充气产品的结构复杂化,不便于自动化、流程化生产,也容易推高生产成本;另外充气阀门一般设置在气囊体上,影响按压手感,而且反复按压也会使得阀门与气囊体的交接处容易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充气气囊仅有充气功能,没有放气功能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将充气结构与放气结构集中于充气气囊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有气囊体(10),气囊体(10)内部形成中空囊室,其特征在于:气囊体(10)旁侧有一延伸片(20),延伸片上有充气阀门(30)和放气阀门(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有气囊体(10),气囊体(10)内部形成中空囊室,其特征在于:气囊体(10)旁侧有一延伸片(20),延伸片上有充气阀门(30)和放气阀门(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充气阀门(30)内部包括有上充气室(31)和下充气室(32);下充气室(32)与气囊体(10)内部连通;上充气室(31)的下方有上充气室分隔层(33),将上充气室(31)与下充气室(32)分隔开;下充气室(32)下方有下充气室分隔层(34),将下充气室(32)与充气产品的充气空间分隔开;上充气室分隔层(33)与下充气室分隔层(34)中部各有一个充气气芯孔(35),充气气芯孔(35)周围有充气气孔(36);充气气芯孔(35)上有充气气芯(37),充气气芯(37)包括有充气主芯(371),充气主芯(371)下方有第一密封片(372),在第一密封片(372)上方位于充气主芯(371)周围处有第一外突部(373),上充气室分隔层(33)或下充气室分隔层(34)卡在第一密封片(372)与第一外突部(373)中间,第一密封片(372)可覆盖所有充气气孔(3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放气结构一体式的手压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放气阀门(40)内部包括有放气室(41),放气室(41)下方有放气室分隔层(42),将放气室(4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美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