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5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旨在提供一种方便人们的携带,防止人们手受伤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包括缸体和活塞,缸体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连接有与凹槽垂直连接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与凹槽垂直连接的活塞杆,活塞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活塞杆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充气管,活塞滑动连接在充气管内,充气管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气阀,另一侧连接有进气阀,且进气阀穿透缸体的一侧,凹槽内设有驱动活塞杆运动的驱动机构。此机构运作起来实现了方便人们的携带,保护了人们在纵向打气时对手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
本技术涉及充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
技术介绍
人们生活中,许多必需的用品都需要进行充气,例如,汽车的轮胎、气球和小孩子的玩具等,因此打气筒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运用,打气筒分为:手动打气筒、脚踩打气筒,还有电动打气泵,使用打气筒时,要把它的出气管接到自行车轮胎的气门上,气门的作用是只允许空气从打气筒进入轮胎,不允许空气从轮胎倒流入打气筒.打气筒的活塞和筒壁之间有空隙,活塞上有个向下凹的橡皮碗.向上拉活塞的时候,活塞下方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活塞上方的空气就从橡皮碗四周挤到下方.向下压活塞的时候,活塞下方空气体积缩小,压强增大,使橡皮碗紧抵着筒壁不让空气漏到活塞上方,继续向下压活塞,当空气压强足以顶开轮胎的气门芯时,压缩空气就进入轮胎.同时筒外的空气从筒上端的空隙进入活塞的上方。目前许多的打气筒在进行打气时,人们只能通过感觉来确认气体进入的多少。目前,公开号为CN2061295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打气筒及胎压监测装置,它包括输气机构、与所述输气机构连接的输气管以及气压检测机构;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与所述输气管连通,用于检测所述输气管中的气压。在打气时输气管与轮胎或球类等连接,输气管中的气压与轮胎或球类内部气压相等,气压检测机构通过检测输气管中的气压,即可实时检测轮胎或球类内部气压,无需通过按压轮胎或球类来判断充气量,有效避免了在打气时需要凭经验或感觉来确定充气量的问题,提高了打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种打气筒及胎压监测装置虽然有效的解决了对打气时人们凭借经验来确认充气量的问题,提高了打气的精准度,但是人们在外出时,过大的打气筒方便人们的携带,而且打气筒纵向空间的增大,对人们的手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其具有方便人们的携带,防止人们手受伤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包括缸体和活塞,缸体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与凹槽垂直连接的活塞杆,活塞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活塞杆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充气管,活塞滑动连接在充气管内,充气管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气阀,另一侧连接有进气阀,且进气阀穿透缸体的一侧,凹槽内设有驱动活塞杆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在驱动机构的运动下,带动着活塞杆在凹槽内进行运动,活塞杆上的活塞在充气管内上下运动,通过进气阀空气进入充气管内,再由出气阀将气体喷出,以此实现对物品的充气,而且结构比较简单,方便人们的拿取。进一步设置: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齿轮,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活塞杆转动连接。活塞杆上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轮齿,扇形齿轮与轮齿相互啮合,用于带动活塞杆的上升与下降。齿轮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转动杆穿透缸体,且转动杆的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摇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齿轮在齿轮的运动下,带动着固定连接在转动齿轮上的扇形齿轮运动,扇形齿轮在活塞杆上的轮齿上运动,驱动着活塞杆上下运动,以此实现对活塞杆的运动,摇动摇柄带动齿轮齿运动,对人的手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因为纵向运动,对手造成扭伤。进一步设置: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内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弧形圆,弧形圆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动块,固定杆穿透滑动块,且在滑动块上滑动。固定块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滚轮在弧形圆内转动,滚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转动杆穿透凹槽,且一端与滚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摇柄的作用下,在弧形圆内转动,带动着弧形圆两侧的固定杆在滑动块内滑动,转动杆连接在滚轮的一侧,滚轮的半径不同,可以使滚轮在弧形圆内形成圆周运动,实现对固定杆的运动,摇柄的运用,对人们的手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设置:支撑架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持把,出气阀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输气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持把方便了人们对打气筒的拿取,输气管可以很好的对需要充气的物品,进行充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机构对活塞杆的推动和拉扯,使活塞杆上的固定连接的活塞,在充气管内运动,将充气管内的气压改变,对需要进行充气的物品,利用出气阀进行充气,持把的设计和摇柄,方便了人们的拿取,同时通过手摇充气,对人们的手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打气筒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11、凹槽;12、充气管;13、出气阀;14、活塞杆;15、齿轮;16、转动齿轮;17、扇形齿轮;18、活塞;19、夹紧块;110、轮齿;2、充气机构;21、固定板;22、滑动块;23、固定块;24、弧形圆;25、滚轮;26、转动杆;27、固定杆;3、输气管;4、摇柄;5、驱动机构;6、持把;7、进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实施例1: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包括缸体1和活塞18,如图1所示、图2所示,缸体1右上角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持把6,缸体1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充气机构2,充气机构2包括垂直连接在凹槽11内的活塞杆14,活塞杆14朝向地面的一侧与活塞18固定连接,活塞18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充气管12,活塞18滑动连接在充气管12内。充气管12的下方前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气阀13,出气阀13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输气管3,出气阀13对称位置连接有进气阀7,且进气阀7穿透缸体1,活塞杆14和充气管12上分别设有若干与其固定连接的夹紧块19,用于将活塞杆14和充气管12固定在凹槽11上,凹槽11内设有驱动活塞杆14运动的驱动机构5。如图1所示、图2所示及图3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11内的齿轮15,齿轮15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扇形齿轮17,且两个扇形齿轮17方向一致,活塞杆14上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轮齿110,两个扇形齿轮17分别在活塞杆14上转动,齿轮15上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转动杆26,转动杆26穿透缸体1,前端与齿轮15固定连接,末端连接有摇柄4。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5,如图1所示、图2所示及图3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11内的固定块23,固定块23的中间位置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弧形圆24,弧形圆24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27,下端的固定杆27与活塞杆14固定连接。固定块23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动块22,固定杆穿透滑动块22,且在滑动块22上滑动。固定块23的右侧中间位置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25,滚轮25在弧形圆24内转动,滚轮25的右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26,转动杆26穿透缸体1,前端与滚轮25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包括缸体(1)和活塞(18),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11),凹槽(11)内连接有与凹槽(11)垂直连接的充气机构(2),充气机构(2)包括与凹槽(11)垂直连接的活塞杆(14),活塞(18)固定连接在活塞杆(14)上,活塞杆(14)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充气管(12),活塞(18)滑动连接在充气管(12)内,充气管(12)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气阀(13),另一侧连接有进气阀(7),且进气阀(7)穿透缸体(1)的一侧,凹槽(11)内设有驱动活塞杆(14)运动的驱动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包括缸体(1)和活塞(18),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11),凹槽(11)内连接有与凹槽(11)垂直连接的充气机构(2),充气机构(2)包括与凹槽(11)垂直连接的活塞杆(14),活塞(18)固定连接在活塞杆(14)上,活塞杆(14)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充气管(12),活塞(18)滑动连接在充气管(12)内,充气管(12)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气阀(13),另一侧连接有进气阀(7),且进气阀(7)穿透缸体(1)的一侧,凹槽(11)内设有驱动活塞杆(14)运动的驱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11)内的齿轮(15),齿轮(15)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17),扇形齿轮(17)与活塞杆(1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4)上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轮齿(110),扇形齿轮(17)与轮齿(110)相互啮合,用于带动活塞杆(14)的上升与下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手摇式打气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旋王志萍江董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