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钢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角钢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角钢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角钢通过采用热轧和冷弯成型制得。热轧角钢的缺陷是轧制过程中边部被减薄,而受弯时,边部应力最大,成了薄弱环节,导致角钢的承载能力小,惯性矩小,抗弯截面系数小,此外生产成本也高。冷弯角钢的缺陷是,冷弯过程中,弯曲处变薄,导致角钢的承载能力小,即其惯性矩小,抗弯截面系数小;此外,生产厚壁角钢困难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钢成型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角钢的承载能力提高,抗弯截面系数增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钢成型机,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夹送装置、第一立辊装置、第二立辊装置、第一成型机、第三立辊装置、第二成型机、第四立辊装置和第三成型机,所述第一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二立辊装置外侧设有夹板装置,所述夹送装置连接有辊道,所述辊道用于将带钢送入所述夹送装置,所述带钢依次经过所述夹送装置、所述第一立辊装置、所述第二立辊装置、所述第一成型机、所述第三立辊装置、所述第二成型机、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夹送装置、第一立辊装置、第二立辊装置、第一成型机、第三立辊装置、第二成型机、第四立辊装置和第三成型机,所述第一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二立辊装置外侧设有夹板装置,所述夹送装置连接有辊道,所述辊道用于将带钢送入所述夹送装置,所述带钢依次经过所述夹送装置、所述第一立辊装置、所述第二立辊装置、所述第一成型机、所述第三立辊装置、所述第二成型机、所述第四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三成型机,所述夹送装置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成型机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成型机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成型机连接有第四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夹送装置、第一立辊装置、第二立辊装置、第一成型机、第三立辊装置、第二成型机、第四立辊装置和第三成型机,所述第一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二立辊装置外侧设有夹板装置,所述夹送装置连接有辊道,所述辊道用于将带钢送入所述夹送装置,所述带钢依次经过所述夹送装置、所述第一立辊装置、所述第二立辊装置、所述第一成型机、所述第三立辊装置、所述第二成型机、所述第四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三成型机,所述夹送装置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成型机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成型机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成型机连接有第四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二立辊装置的两个立辊的间距小于所述带钢的宽度,所述第一立辊装置和所述第二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均为0°,所述第三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为20°-40°,所述第四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50°-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为30°,所述第四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6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机的辊子的辊型角度与所述第三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相等,所述第二成型机的辊子的辊型角度与所述第四立辊装置的立辊的辊型角度相等,所述第三成型机的辊子的辊型角度为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装置包括托辊、底座、机架、上夹送辊装置、下夹送辊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机、减速机和万向轴,所述机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托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上夹送辊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U型开档中并能够通过油缸在所述上U型开档中上下移动,所述上夹送辊装置与所述上U型开档转动连接,所述下夹送辊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U型开档中并与所述下U型开档转动连接,所述上夹送辊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夹送辊装置的上侧,所述上夹送辊装置和所述下夹送辊装置分别通过一所述万向轴与所述减速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钢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送辊装置和所述下夹送辊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上夹送辊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辊子,所述第一辊子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轴承座,其中一所述第一轴承座的轴承盖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辊子一端的第一通孔;所述托辊包括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辊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岗,徐勇,李亚奇,胡云云,张俊文,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创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