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27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轮毂定位旋转系统,通过内侧轮缘定轴向、中心孔定径向,转角缸压紧,电机驱动旋转;二是车轮辅助系统,能够辅助车轮旋转,同时可以消除径向冲击力和轴向冲击力,提高喷涂精度;三是硬质涂层喷涂系统,通过调节喷管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尺寸车轮的喷涂强化。三部分系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共同组成车轮喷涂强化工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成车轮内轮缘、轮辐背腔均匀的涂覆硬质涂层,而且有效的解决喷涂不均匀、圆度差等技术难题,实现了车轮硬质涂层的高精度喷涂,此装置结构新颖,工艺先进,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喷涂强化工装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硬质涂层时所需的工艺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车轮制造技术的发展,硬质涂层开始应用于车轮,以期提高耐磨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等。强化位置一般为内侧轮缘和轮辐背腔,由于车轮硬质涂层强化属于新兴工艺,缺少相应的配套工装,本专利基于此现状,提供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能够完成车轮内轮缘、轮辐背腔均匀的涂覆硬质涂层,而且有效的解决喷涂不均匀、圆度差等技术难题,实现了车轮硬质涂层的高精度喷涂,此装置结构新颖,工艺先进,通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机架、下导柱、调节气缸Ⅰ、导套、升降台、内轮缘喷管、固定板、导轨、调节气缸Ⅱ、滑台、轮辐喷管、支撑板、转环导套、转环、伺服电机、转角缸压爪、轴承座、轴、拉紧缸、拉杆、涨套、涨芯、左导柱、左气缸、左平台、左滚轮、上导轨、左滑台、齿轮齿条、右滑台、调距气缸、上气缸、上导柱、上平台、支架、电机和上滚轮组成。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轮毂定位旋转系统,通过内侧轮缘定轴向、中心孔定径向,转角缸压紧,电机驱动旋转;二是车轮辅助系统,能够辅助车轮旋转,同时可以消除径向冲击力和轴向冲击力,提高喷涂精度;三是硬质涂层喷涂系统,通过调节喷管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尺寸车轮的喷涂强化。三部分系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共同组成车轮喷涂强化工装。支撑板固定在机架上,转环导套固定在支撑板上,转环与转环导套配合,转环上表面圆周均布三个转角缸压爪。支撑板下方中心固定安装伺服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轴,轴的上端内嵌拉紧缸,拉紧缸输出端连接拉杆,拉杆连接涨芯,涨芯与涨套配合。转环上表面可以实现车轮的轴向定位,拉紧缸通过拉紧涨芯,使涨套径向定位车轮,转角缸压爪可压紧车轮,伺服电机驱动轴旋转,从而带动车轮旋转,此为轮毂定位旋转系统。车轮喷涂强化时,要受到硬质涂层颗粒的高速冲击,极易引起车轮变形或者喷涂不均匀,涂层圆度差,所以设置车轮辅助系统,既可以辅助车轮旋转,还可以消除轴向冲击力和径向冲击力。机架左侧方安装左气缸,气缸输出端安装左平台,在左导柱的导向作用下,左气缸控制左平台水平进给,左滚轮通过辊轴及支架安装在左平台上,机架右侧方的设置与左侧方相同且对称。车轮内轮缘喷涂强化时,左右两侧的滚轮可消除径向冲击力,从而提高喷涂精度。上导轨对称安装在机架顶部,左滑台和右滑台安装在上导轨上,并通过齿轮齿条相连,通过调距气缸可以调节左滑台和右滑台的间距。上气缸固定在左滑台上,其输出端连接上平台,在上导柱的导向作用下,控制上平台上下运动,支架固定在上平台上,电机固定在支架上,电机输出端连接上滚轮,控制上滚轮的旋转。右滑台上设置与左滑台完成相同,车轮轮辐喷涂强化时,左滑台和右滑台上的两个上滚轮即可以辅助带动车轮旋转,又可以消除车轮的轴向冲击力,从而提高喷涂精度,此为车轮辅助系统。为了使设备更具有通用性和可调节性,轮缘强化和轮辐强化单独分开,内轮缘强化主要考虑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轮内轮缘强化,轮辐强化主要考虑水平调节,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车轮轮辐强化。调节气缸Ⅰ固定在机架底部,在下导柱的导向作用下,控制升降台上下运动,内轮缘喷管固定在升降台上,硬质涂层粒子可由外辅设备提供,进入内轮缘喷管,然后从喷头喷向内轮缘。调节气缸Ⅱ固定在机架侧方的固定板上,在导轨的导向作用下,控制滑台的水平移动,轮辐喷管固定在滑台上,硬质涂层粒子可由外辅设备提供,进入轮辐喷管,然后从喷头喷向轮辐背腔,此为硬质涂层喷涂系统。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工作过程为:首先,将车轮放在装置定位系统上,转环上表面可以实现车轮的轴向定位,拉紧缸通过拉紧涨芯,使涨套径向定位车轮,转角缸压爪可压紧车轮,伺服电机驱动轴旋转,从而带动车轮旋转;接着辅助系统工作,左右两侧的滚轮靠近车轮并接触上,上方的两个滚轮下降接触到车轮,电机驱动上滚轮旋转,从而辅助车轮旋转;最后,硬质涂层粒子由外辅设备提供,由喷管喷出,分别强化内轮缘和轮辐背腔。工装工作过程中,可以消除径向冲击力和轴向冲击力,使得喷涂精度大大提高,通过调节喷管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尺寸车轮的喷涂强化,使得工装通用性更强。本专利技术能够完成车轮内轮缘、轮辐背腔均匀的涂覆硬质涂层,而且有效的解决喷涂不均匀、圆度差等技术难题,实现了车轮硬质涂层的高精度喷涂,此装置结构新颖,工艺先进,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的俯视图。图中,1-机架,2-下导柱,3-调节气缸Ⅰ,4-导套,5-升降台,6-内轮缘喷管,7-固定板,8-导轨,9-调节气缸Ⅱ,10-滑台,11-轮辐喷管,12-支撑板,13-转环导套,14-转环,15-伺服电机,16-转角缸压爪,17-轴承座,18-轴,19-拉紧缸,20-拉杆,21-涨套,22-涨芯,23-左导柱,24左气缸,25-左平台,26-左滚轮,27-上导轨,28-左滑台,29-齿轮齿条,30-右滑台,31-调距气缸,32-上气缸,33-上导柱,34-上平台,35-支架,36-电机,37-上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给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和工作情况。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机架1、下导柱2、调节气缸Ⅰ3、导套4、升降台5、内轮缘喷管6、固定板7、导轨8、调节气缸Ⅱ9、滑台10、轮辐喷管11、支撑板12、转环导套13、转环14、伺服电机15、转角缸压爪16、轴承座17、轴18、拉紧缸19、拉杆20、涨套21、涨芯22、左导柱23、左气缸24、左平台25、左滚轮26、上导轨27、左滑台28、齿轮齿条29、右滑台30、调距气缸31、上气缸32、上导柱33、上平台34、支架35、电机36和上滚轮37组成。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轮毂定位旋转系统,通过内侧轮缘定轴向、中心孔定径向,转角缸压紧,电机驱动旋转;二是车轮辅助系统,能够辅助车轮旋转,同时可以消除径向冲击力和轴向冲击力,提高喷涂精度;三是硬质涂层喷涂系统,通过调节喷管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尺寸车轮的喷涂强化。三部分系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共同组成车轮喷涂强化工装。支撑板12固定在机架1上,转环导套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转环14与转环导套13配合,转环14上表面圆周均布三个转角缸压爪16。支撑板12下方中心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5,电机输出端连接轴18,轴18的上端内嵌拉紧缸19,拉紧缸19输出端连接拉杆20,拉杆20连接涨芯22,涨芯22与涨套21配合。转环14上表面可以实现车轮的轴向定位,拉紧缸19通过拉紧涨芯22,使涨套21径向定位车轮,转角缸压爪16可压紧车轮,伺服电机15驱动轴18旋转,从而带动车轮旋转,此为轮毂定位旋转系统。车轮喷涂强化时,要受到硬质涂层颗粒的高速冲击,极易引起车轮变形或者喷涂不均匀,涂层圆度差,所以设置车轮辅助系统,既可以辅助车轮旋转,还可以消除轴向冲击力和径向冲击力。机架1左侧方安装左气缸24,气缸输出端安装左平台25,在左导柱23的导向作用下,左气缸24控制左平台25水平进给,左滚轮26通过辊轴及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机架(1)、下导柱(2)、调节气缸Ⅰ(3)、导套(4)、升降台(5)、内轮缘喷管(6)、固定板(7)、导轨(8)、调节气缸Ⅱ(9)、滑台(10)、轮辐喷管(11)、支撑板(12)、转环导套(13)、转环(14)、伺服电机(15)、转角缸压爪(16)、轴承座(17)、轴(18)、拉紧缸(19)、拉杆(20)、涨套(21)、涨芯(22)、左导柱(23)、左气缸(24)、左平台(25)、左滚轮(26)、上导轨(27)、左滑台(28)、齿轮齿条(29)、右滑台(30)、调距气缸(31)、上气缸(32)、上导柱(33)、上平台(34)、支架(35)、电机(36)和上滚轮(37)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2)固定在机架(1)上,转环导套(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转环(14)与转环导套(13)配合,转环(14)上表面圆周均布三个转角缸压爪(16);支撑板(12)下方中心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5),电机输出端连接轴(18),轴(18)的上端内嵌拉紧缸(19),拉紧缸(19)输出端连接拉杆(20),拉杆(20)连接涨芯(22),涨芯(22)与涨套(21)配合;转环(14)上表面可以实现车轮的轴向定位,拉紧缸(19)通过拉紧涨芯(22),使涨套(21)径向定位车轮,转角缸压爪(16)可压紧车轮,伺服电机(15)驱动轴(18)旋转,从而带动车轮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轮喷涂强化的工装,由机架(1)、下导柱(2)、调节气缸Ⅰ(3)、导套(4)、升降台(5)、内轮缘喷管(6)、固定板(7)、导轨(8)、调节气缸Ⅱ(9)、滑台(10)、轮辐喷管(11)、支撑板(12)、转环导套(13)、转环(14)、伺服电机(15)、转角缸压爪(16)、轴承座(17)、轴(18)、拉紧缸(19)、拉杆(20)、涨套(21)、涨芯(22)、左导柱(23)、左气缸(24)、左平台(25)、左滚轮(26)、上导轨(27)、左滑台(28)、齿轮齿条(29)、右滑台(30)、调距气缸(31)、上气缸(32)、上导柱(33)、上平台(34)、支架(35)、电机(36)和上滚轮(37)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2)固定在机架(1)上,转环导套(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转环(14)与转环导套(13)配合,转环(14)上表面圆周均布三个转角缸压爪(16);支撑板(12)下方中心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5),电机输出端连接轴(18),轴(18)的上端内嵌拉紧缸(19),拉紧缸(19)输出端连接拉杆(20),拉杆(20)连接涨芯(22),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莹聂奎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