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学文专利>正文

一种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19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头,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次密钥锁头,包括锁体、锁芯、设有缺口的内弹子、锁芯控制销、销槽等,这种锁头在转动其锁芯时会使锁芯控制销下移并与内弹子接触,在强行扭动锁芯时,通过销块和卡片,内弹子将承受破坏性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是:将用来销住锁芯的锁芯控制销设计成一种不会损坏内弹子及缺口的复合锁芯控制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头,更准确地说设及一种二次密钥锁头(关于"二次 密钥"将在下面的
技术介绍
中阐明)。
技术介绍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弹子锁锁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锁头的锁 体中设有可以转动的锁芯,在一排贯通锁芯与锁体的弹子通道(也就是一排 弹子孔)中,设有内弹子(指锁芯被转动后留在锁芯内的弹子)和外弹子 (指锁芯被转动后留在锁体内的弹子)以及能给弹子一个向内(指向锁芯中 的钥匙孔处)的压力的弹簧。平时锁芯与锁体被弹子通道中的弹子销住,锁 芯不能转动。如果将内、外弹子看做是插在弹子孔中的一个销子的话,那么 内、外弹子的接触处就可以看做是这个销子的断点,为了便于叙述,下面将 其称为弹子断点。也就是说每个弹子通道中都有一个弹子断点。在锁头处于 锁定状态时,通常弹子断点都不会在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既配合面)上, 这样锁芯与锁体也就处于被弹子销住(既锁芯不能在锁体中转动)的状态。 在开锁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中,钥匙的各个钥匙齿分别将相对应的各个内 弹子顶起。如果插入的钥匙是本锁的钥匙,那么所有弹子断点就正好全部处 于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上,此时扭动钥匙,锁芯就可以随钥匙转动,锁也就 开启了。如果插入的不是本锁的钥匙,那么各个被顶起的弹子断点就不会全 部处于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上,这样锁芯与锁体还是会被某个内弹子或外弹 子销住,因而锁芯就不能转动,锁也就不会被开启。这样的锁头由于自身结 构的关系,在给锁芯施加一定的扭力的同时,通过工具拨动内弹子,也同样 能够使各个弹子断点全部处于锁芯与锁体的接触面上。也就是说在不使用本 锁钥匙的情况下也能够对锁头实施非破坏性开启。通常称这种开启为技术开 启。近几年人们对于如何能防止技术开启作了不少研究。技术200420009102.1专利公开了一种锁头(该技术将其称为原子锁头)。这 种锁头在设计中去掉了外弹子,并且不再靠弹子来销住锁芯与锁体。而是在 每个内弹子(在该技术中被称为插片)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较浅的防拨缺口和一个较深的真缺口,并在内弹子有缺口的一侧增设了一个由卡片和销块 (在该技术中,销块是用滚珠代替的。其实也可以将卡片和销块看做一 个整体)组成的锁芯控制销,所述卡片垂直于内弹子,锁体上在与销块的对 应处开有带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作用等同与斜面)的斜壁销槽。锁头在锁定 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卡片离开内弹子并将销块压在锁芯与锁体之间(既一 部分在锁芯内另一部分在锁体的斜壁销槽内)。在开锁时,将钥匙插入钥匙 孔中,钥匙的齿分别将相对应的各个内弹子顶起,如果插入的钥匙是本锁的 钥匙,那么各个被顶起的内弹子上的真缺口就会同时与卡片对正。此时若扭 动钥匙,锁芯在随钥匙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销块运动,销块就会沿着斜壁销 槽的斜面被压向锁芯,同时卡片会被推入内弹子的真缺口 (为了叙述方便, 下面将销块和卡片朝向内弹子缺口的运动定义为向下运动,称为下压或下 移,反之称为抬起或上移),最终销块也会縮入锁芯,从而使锁芯能够继续跟随钥匙转动,锁也随即开启。在开锁时,如果插入的钥匙不是本锁的钥 匙,那么内弹子上的真缺口就不会同时与卡片对正,当扭动钥匙转动锁芯, 卡片在下压时就会受到内弹子的阻挡,销块也就不能縮入锁芯。锁芯与锁体 仍然会被销块销住,因而锁芯就不能随钥匙继续转动,锁也就不会开启。这 种锁头的改进核心是,不再靠弹子来销住锁芯与锁体,而是用内弹子上的缺 口把钥匙的密钥转换成另一种由缺口组成的密钥,再由这种密钥来控制锁芯 控制销,最终控制锁头的开闭。这种锁头的优点是增加了技术开启的难度。 不足之处是首先由于空间的限制.,内弹子上真假缺口的边界处的隔断非常 薄弱,并且低矮,在扭动锁芯后仍然有可能强行拨动弹子,实施技术开启。 其次在强行扭动锁芯时,通过销块和卡片,内弹子将承受破坏性的压力。因 此内弹子,尤其是内弹子上的缺口的边缘处很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到锁头的正常使用。与上述专利的设计原理相似的专利还有技术01242509.5 专利。所不同的是对于内弹子,前者将其称为插片,后者将其称为页片 (其实插片、页片在锁芯被转动后都是留在锁芯内的,它们所起的作用也都与内弹子相同,因此都可看作是内弹子的等效物,为了叙述方便,在本专利技术 中将内弹子及其等效物都称为内弹子)。另外为了更准确^k表明本专利技术所涉 及的
,本专利技术将众多弹子锁(包括页片锁以及涉及弹子锁和页片锁的技术方案)试分为一次密钥锁头和二次密钥锁头两类将由内、外弹子直接参与销住锁芯使之不能转动的锁头,归为一次密钥锁头;将含有将钥匙的密钥转换成另一种密钥,再由这种密钥来控制锁芯控制销(包括其等效物) 的装置(结构)的锁头,归为二次密钥锁头。也可以用内弹子上有无作为密钥的缺口 (包括其等效物)来区分,无则为一次;有则为二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锁芯被扭动后内弹子就不会被拨动(即使 是强行拨动)的二次密钥锁头。从而使锁头具备更强的防技术开启的功能。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设计(构思)得以实现的。首先在至少一个内弹子的两端或外端(所谓外端是指不与钥匙接触或远 离钥匙的一端,另一端就称为内端)设置若干个防拨弹子(由于防拨弹子很 短,也可将其称为防拨片),使该弹子通道中的弹子断点由一个变为多个。 从而为技术开启布下多个陷阱。然后通过设计,使锁芯控制销下移并与内弹 子接触(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锁芯控制销下移并与内弹子接触,是由锁芯 转动后引起的一种机械动作;与内弹子接触,是指锁芯控制销的一部分一一 卡片与内弹子接触或开始进入内弹子上的缺口)明显滞后于锁芯开始转动,也就是说有一个明显的滞后转角(指锁芯的转动角度)这个滞后转角的大小 足以使贯通锁芯与锁体的弹子通道明显地错开,至使留在锁芯内的所有弹子 不可能被强行拨入锁体。所述滞后转角可以通过扩大锁体上销槽(包括其等 效物如开口、或倒置在锁体上的销块、销钉等)的宽度(指锁芯与锁体相配 合的圆周的切向范围)、縮小销块的厚度、加大销块在锁芯内的活动范围以 及在销块与销槽之间设置滞后构件(结构、装置)等很多方法得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使内弹子不再承受来自卡片的破坏性的压力。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在锁中设置一种锁芯控制销的压抬装置,这种装置能使 卡片压在内弹子上的力由刚性变为柔性(或称为弹性)。压抬装置与锁芯控 制销组装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将其称为复合锁芯控制销。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轴测示意图。为了简单明了,在图中将锁体、 锁芯、复合锁芯控制销、弹子等适当地做了分解和/或剖切。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锁头处于锁定状态时的轴测示意图。为了简单 明了,在图中将锁体适当地做了剖切。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被实施技术开启时锁芯被转动了一个角度后, 压抬装置被压下但销块仍然露出锁芯,将被销槽挡住的轴测示意图。为了简 单明了,在图中将锁体适当地做了剖切。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用本锁的钥匙开启时锁芯被转动了一个角度后,压抬装置被压下,销块也被压下的轴测示意图。为了简单明了,在图中 将锁体适当地做了剖切。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锁芯与锁体的轴测示意图。该图主要展示了锁 芯与锁体上的两种不同截面的弹子通道。为了能看清锁体上的弹子通道,在 图中将锁体适当地做了剖切。图6是展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各个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头,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次密钥锁头,包括锁体(1)、锁芯(9)、设有缺口(5)的内弹子(6)、锁芯控制销、销槽等,这种锁头在转动其锁芯(9)时会使锁芯控制销下移并与内弹子接触,其特征在于:用来销住锁芯的锁芯控制销是一种不会损坏内弹子(6)及缺口(5)的,由压抬装置与卡片(16)销块(15)组成的复合锁芯控制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马学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