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15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包括防护腔,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上下依次设有若干分割环,若干所述分割环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均等设有至若干第一啮合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第一啮合条和第二啮合条相互嵌套连接设计,方便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从而更方便人员对反应釜的拆卸清洗工作,且第一壳体外部通过若干分割环固定连接在防护腔设计,方便在反应釜加热后,能通过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向第一壳体外部加装冷却水,有效利用反应釜的余热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快速对反应釜进行冷却,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属于反应釜生产加工

技术介绍
:水热反应釜,是化学实验室常用小型反应器,传统的反应釜多采用一体时结构,即材料在反应釜中放置反应时,多直接将材料放置到反应釜内部,然后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利用高温高压使反应釜中的材料快速分解反应,然后将反应釜加热后的进行冷却,在将反应釜中反应的材料取出,完成材料加工,而传统的反应釜多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不方便人员拆卸清洁,实用性不高,其加热后的反应釜在冷却时,多采用静止冷却方式,冷却速度慢,不能有效对余热进行有效去除,存在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水热反应釜一体式结构,不方便拆卸清洗的问题,以及反应釜余热缺乏有效利用,以及反应釜自然冷却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包括防护腔,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上下依次设有若干分割环,若干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包括防护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外部上下依次设有若干分割环(3),若干所述分割环(3)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腔(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壁上均等设有至若干第一啮合条(5),且所述第一壳体(2)的通过若干第一啮合条(5)嵌套连接有第二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啮合条(7),所述第二啮合条(7)和第一啮合条(5)之间相互错位啮合相连,所述第一壳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4),所述第二壳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8),所述第一连接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包括防护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外部上下依次设有若干分割环(3),若干所述分割环(3)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腔(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壁上均等设有至若干第一啮合条(5),且所述第一壳体(2)的通过若干第一啮合条(5)嵌套连接有第二壳体(6),所述第二壳体(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啮合条(7),所述第二啮合条(7)和第一啮合条(5)之间相互错位啮合相连,所述第一壳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4),所述第二壳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8),所述第一连接环(4)的外部和第二连接环(8)的外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防护腔(1)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环(4)和第二连接环(8)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2),所述密封盖(11)为中空圆柱型,且所述密封盖(11)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衔接环(13),所述衔接环(13)的内壁和密封盖(11)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14),所述第二连接环(8)上的外螺纹与衔接环(13)的上内螺纹(14)相互匹配啮合,所述第一连接环(4)上的外螺纹与密封盖(11)内部上的内螺纹(14)相互啮合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循环功能的水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驰洋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纳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