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立造专利>正文

锁具的锁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05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具的锁掣结构,包含锁座、锁栓、弹簧及锁心等构件;锁座具一中空内部,于其内壁对称形成二定位块,或予以内置一具定位块的管座;锁栓一端具一卡栓,外环形成二对半多段连续斜阶面,另端形成一具凹槽的套管,供弹簧套连,外环缘并设二对称凸耳;锁心于内部旋体形成一杆柱,可相对插接于锁栓套管的凹槽,外部壳套则于端缘设具二对称凸耳。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作动明确,定位稳固外,各部件也更为精简,易于组装和制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的锁掣结构。按,我国由于政治安定,加以经济繁荣,相对国人拥车率相当普遍,尤其以机车的成长率更是成倍数的发展,因此,机车衍然成为国人非常普及的代步工具;而一般锁掣于机车、脚踏车上的锁具,也由于随时代进步而促使业者不断创新、改良,以祈为消费大众提供更安全与操作便利的锁具;而目前市面上乃有一种习用钢线锁的锁体结构改良,如图9所示,其是包含梅花锁头1″、旋钮限块2″、锁扣体3″、涡形弹簧4″及锁扣插销5″等构件,主要于钢线一端形成具插孔61″的锁壳6″,另端则设接一锁扣插销5″,并于锁壳6″中依序置入涡形弹簧4″、锁扣体3″,旋钮限块2″及梅花锁头1″等构件,再以定位销62″、63″固接之;通过上述组合,当锁扣插销5″插入锁壳6″的插孔61″时,锁扣体3″乃受涡形弹簧4″推顶而以其内凹处的凸伸卡掣32″扣入锁扣插销5″的扣锁环槽52″中,始令锁扣插销5″无法脱出,达致封闭目的;复,当开锁时,即利用旋开梅花锁头1″带动旋钮限块2″以其楔形槽沟23″端的隆凸部顶抵锁扣体3″相对端的耳突31″,适使锁扣体3″退移令其凸伸卡掣32″脱离锁扣插销5″的扣锁环槽52″,以将锁扣插销5″顺利抽出。上述习用的锁体结构,虽可提供一锁掣作用,但若仔细分析之下不难查觉其缺失;其中,于该锁体的锁掣与解掣状态皆依靠涡形弹簧推顶或受迫于锁壳与锁扣体间,故当使用频繁或日久之后,该簧件弹性疲乏时,即无法提供锁扣体一动作定位的作用,失去扣掣的效用;再者,当该锁体受不正常外力敲打撞击时,相对该锁体会产生一反作用力,而造成锁扣体向后压顶涡形弹簧造成异常开启;基此种种因素,其很难达到锁体所应用的明确锁掣与解掣定位效果。复,除上述缺失外,该锁体所组成的构件亦较为繁多,无法运到精简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锁具的锁掣结构,使锁具于锁掣与解掣时具一明确定位,并达致组装精简、容易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含锁座、锁栓、弹簧及锁心等构件,其中锁座具一中空内部适供锁栓、弹簧及锁心置入,锁座中空内部适设二对称隆凸的定位块;且锁座一侧设一与中空内部垂交的插孔供锁杆插置,其插孔与中空内部间形成一穿孔,及于锁座与锁心的外部壳套间以固定梢固定二者,锁栓一端具一凸伸卡栓可供穿合于锁座穿孔,卡栓外环周的锁栓本体环设二对称的连续多段斜阶面,且锁栓另端形成一端部具非圆形凹槽的套管,套管套结一弹簧,并于外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锁心内部旋体凸伸一适长非圆形的杆柱,恰可伸置于锁栓套管的凹槽中,外部壳套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通过上述组合,令锁栓可受弹簧的推移,而利用锁心旋体旋转带动适使锁栓的斜阶面抵止于锁座的定位块,令锁栓与锁心壳套二者的凸耳相对错离或顶抵对合定位。本技术锁栓的连续斜阶面可为五段不同高低位置的平面或斜面所组成;而锁座的插孔中可置入一锥形弹簧,以提供置入锁杆自动退离的作用。本技术锁具的锁掣结构还可是这样的它包含锁座、管座、锁栓、弹簧及锁心等构件,其中锁座为一内空具插孔的管状体,适供管座、锁栓、弹簧及锁心置入,及于锁座与管座、锁心的外部壳套间以固定梢栓固定之,管座相对锁座插孔处具一贯穿通孔,且其相向锁栓的端缘形成二对称凸出的定位块;锁栓一端具一凸伸卡栓可供穿合于管座中,卡栓外环周的锁栓本体环设二对称的连续多段斜阶面,且锁栓另端形成一端部具非圆形凹槽的套管,套管套结一弹簧,并于外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锁心内部旋体凸伸一适长非圆形的杆柱,恰可伸置于锁栓套管的凹槽中,外部壳套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通过上述组合,令锁栓可受弹簧栓可受弹簧的推移,而利用锁心旋体旋转带动适使锁栓的斜阶面抵止于管座的定位块,以及令锁栓与锁心壳套二者的凸耳相对对离或顶抵对合定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所提供的锁具的锁掣结构,除作动明确、定位稳固外,各部组成构件亦较习见结构更为精简,易于组装、制作,实可提升产业较率,深其实用性。以下结合图示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一)(解掣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二)(锁掣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三)(半锁(解)掣状态);图5是本技术座的另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例的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次一实施例图;图8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图;图9为习知图。如图1所示,即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主要包含有锁座1、锁栓2、弹簧3及锁心4等构件,其中锁座1为一中空体,其中空内部内缘端形成二对称凸起的定位块11,内缘端面并设一穿孔12而贯通旁侧垂交的锁杆插孔13,插孔13内并可置入一锥形弹簧14,以撑顶锁杆自动退位;又,其锁座1的中空内部则适供依序容置下述的锁栓2、弹簧3及锁心4;锁栓2是概呈一“中”字形的圆形筒体,其一端凸设一卡栓21,并沿卡栓21的外环周形成二对半的连续斜阶面22,其斜阶面22依高低位置的差异,可分为第一至五阶面221、222、223、224、225;又,锁栓2的另端设一具非圆形凹槽231的套管23,及于外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24;弹簧3为具回复力的簧件,其是可套连于锁栓2的套管23;锁心4是于内部旋体41一端成型一适长非圆形的杆柱42,外部壳套43端缘形成二对称的凸耳44。通过上述构件,乃令锁栓2卡栓21相对锁座1中空内部的穿孔12置入,锁心4以具杆柱42一端依序设入,而使杆柱42穿经弹簧3,适可活动插接于锁栓2套管23的凹槽231中;其中,当为解掣状态,锁栓2的卡栓21由锁座1穿孔12退离插孔13时,如图2所示,该锁心4的内部旋体41受钥匙控制而旋移适当角度,其适令杆柱42带动锁栓2旋转使端部斜阶面22最高的第一阶面221与第二阶面222之间抵止于锁座1的定位块11图形端,而令锁栓2为相对锁心4靠移压缩弹簧3,适使卡栓21脱离插孔13中的锁杆5,并令锁杆5受锥形弹簧14推离,且锁栓2端部凸耳24与锁心4壳套43上凸耳44成相错离的位置;复,欲锁掣时,如图3所示,再通过钥匙旋动锁心4旋体41以杆柱42带动锁栓2旋转,当锁栓2旋转之际,锁心4壳套43上的凸耳44即相对顶抵锁栓2的凸耳24使栓体升移,同时锁栓2亦受弹簧3撑顶自身具一位移作用力,而令锁栓2环端的斜阶面22以其第一阶面221依序经第二、三、四阶面222、223、224与锁座1定位块11滑移,终至使定位块11抵止于最低的第五阶面225,适令卡栓21穿经穿孔12伸抵于插孔13,以予卡掣插入插孔13中的锁杆5;又,此一状态下,锁心4的旋体41在钥匙取出后,即无法旋动,其利用锁座1的定位块11抵于锁栓2斜阶面22的第五阶面225,锁栓2的凸耳24与锁心4壳套43凸耳44相对顶抵定,即形成一极稳固的定位状态,其中弹簧3的作用力不影响其彼此的固位关系,故而无道敲击盗开的可能,锁掣效果佳。另,如上述,其中图2的解掣状态乃令锁栓2以第一阶面221与第二阶面222之间抵于锁座1定位块11的圆形端部,成为一完全退离的状态,而其若将钥匙松开,该锁栓2乃即受弹簧3撑顶令其以第二阶面222的斜面顺沿定位块11滑移,终而使定位块11停止于第三阶面223的平面上(参阅图4),此即令锁栓2的卡栓21成半退离状态,亦即有部分栓体伸至于插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具的锁掣结构,包含锁座、锁栓、弹簧及锁心等构件,其中锁座具一中空内部适供锁栓、弹簧及锁心置入,且锁座一侧设一与中内部垂交的插孔供锁杆插置,其插孔与中空内部间形成一穿孔,及于锁座与锁心的外部壳套间以固定梢固定二者;其特征在于:锁座中空内部适设二对称隆凸的定位块;锁栓一端具一凸伸卡栓,此卡栓穿合于锁座穿孔中,卡栓外环周的锁栓本体环设二对称的连续多段斜阶面,且锁栓另端形成一端部具非圆形凹槽的套管,套管套结一弹簧,并于外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锁心内部旋体凸伸一适长非圆形的杆柱,此杆柱恰伸置于锁栓套管的凹槽中,外部壳套端缘形成二对称凸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造
申请(专利权)人:郭立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