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023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手套和腕带,所述腕带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所述手套包括掌心、掌背、手指孔和大拇指套,所述掌背开设有接地插孔,所述掌背内安装有充电电池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升压模块,所述掌心上安装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由若干电极单元组成,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电极和电极外壳孔,所述电极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电极由不锈钢、铜、钛、石墨烯导电材料加工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手套式结构,减轻了使用时手部的负担,采用的空心电极结构,相比于实心电极,产生的等离子体作用的区域更大,单位时间能够产生数量更多的离子和活性物质,同时触控式设计使调节更方便,更加直观,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宏观呈电中性的电离气体,它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由于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的巨大应用前景及其特有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促凝血、灭菌、灭活癌细胞等诸多生物医学效应,一些病人手术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缝合伤口难愈合,比如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需要每天服用大量药物来辅助伤口的愈合,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采用等离子体装置可以辅助这类病人的康复,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体积较大,不易随身携带,少部分体积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数量较为有限,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621441100.9”的一种可用于伤口消毒的便携式等离子体装置,包括可充电电池模块、电路控制模块、高压电源模块、高压电极、地电极和外壳,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手套(13)和腕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2),所述腕带(1)固定连接在手腕固定带(3)上,所述手腕固定带(3)上连接有魔术拉钩,所述手腕固定带(3)与手套(13)连接,所述手套(13)包括掌心(6)、掌背(4)、手指孔(5)和大拇指套(7),所述掌背(4)开设有接地插孔(8),所述掌背(4)上安装有触摸屏(9),所述掌背(4)内安装有充电电池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升压模块,所述充电电池模块与电路控制模块、触摸屏(9)和升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掌心(6)上安装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所述升压模块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手套(13)和腕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2),所述腕带(1)固定连接在手腕固定带(3)上,所述手腕固定带(3)上连接有魔术拉钩,所述手腕固定带(3)与手套(13)连接,所述手套(13)包括掌心(6)、掌背(4)、手指孔(5)和大拇指套(7),所述掌背(4)开设有接地插孔(8),所述掌背(4)上安装有触摸屏(9),所述掌背(4)内安装有充电电池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升压模块,所述充电电池模块与电路控制模块、触摸屏(9)和升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掌心(6)上安装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所述升压模块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电性连接,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由若干电极单元(11)组成,所述电极单元(11)包括电极(12)和电极外壳孔(12-1),所述电极(12)内部为空心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模块输出的为低压直流,电压范围为3V-24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颐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