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808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气体接口,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压电源和电极固定装置,所述电极固定装置开设有多个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中固定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为空心的圆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外置气体接口,在有无气源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扩大了其使用范围,电极采用空心的结构,方便气体流通单位时间能够产生数量更多的离子和活性成分物质,作用的区域更大,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等离子体医疗康复
,具体为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促凝血、灭菌、灭活癌细胞等诸多生物医学效应,一些病人手术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缝合伤口难愈合,比如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需要每天服用大量药物来辅助伤口的愈合,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采用等离子体装置可以辅助这类病人的康复。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1152132.6”的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等离子发生器、电机风扇、仪器外壳、电源系统、手柄把手和护线套管,所述电源系统连接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机风扇和仪器外壳,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机风扇、手柄把手与仪器外壳相连,所述护线套管与电源系统和手柄把手相连,该等离子体治疗仪解决了以往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空压机、气泵、气瓶等提供工作介质气的弊端,减小了设备空间、简化了设备结构,消除了高压容器带来的危害,提高了安全度,方便在家庭、医院等场所的应用。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该装置在使用时仍需要外接电源,缺少内部储电供电的装置,在无电的环境下不能工作,适用环境有限;2、该装置采用的是有尖端的电极,导致产生等离子体的区域比较小,作用范围和治疗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气体接口,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压电源和电极固定装置,所述电源开关和高压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固定装置开设有多个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中固定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为空心的圆形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和用于控制等离子体产生时间和强度的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和用于储蓄和提供电力的高压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分别和和高压电源、电极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为2kV-15kV。优选的,所述安装圆孔的直径大于电极的直径,所述安装圆孔和电极之间形成空心圆环。优选的,所述电极的空心部分的直径小于2mm,壁厚为0.1mm-2mm之间。优选的,所述电极的材料至少为不锈钢、铜、钛、石墨烯中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极的排列呈任意形状,所述电极之间的间距为3mm-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为便携式,内置的高压电源使得装置在无电的环境中也可以使用,气体接口的设置使得装置在有无气源的情况下均可使用,适用范围广;2、该装置中的电极为空心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为圆环状,作用的区域更大,同时空心的结构方便气体的流通,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数量更多的离子和活性成分物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外置气体接口,在有无气源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扩大了其使用范围,电极采用空心的结构,方便气体流通单位时间能够产生数量更多的离子和活性成分物质,作用的区域更大,治疗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排列形式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排列形式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关系框图。图中:1外壳、2电源开关、3控制按钮、4充电接口、5气体接口、6电路控制模块、7高压电源、8电极固定装置、9安装圆孔、10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通过电源开关2控制治疗仪是否工作,外壳1上开设有气体接口5,气体接口5作为气体进入电极10区域的唯一入口,在无气源的时候,空气通过气体接口5进入等离子体区域,有气源的时候,纯净的气体从气体接口5进入等离子体区域,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压电源7和电极固定装置8,电源开关2和高压电源7电性连接,电极固定装置8开设有多个安装圆孔9,安装圆孔9中固定设置有电极10,电极10为空心的圆形结构。作为一个优选,外壳1上设置有控制按钮3,控制按钮3和用于控制等离子体产生时间和强度的电路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控制按钮3主要控制等离子体每次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调节。作为一个优选,外壳1上开设有充电接口4,充电接口4和用于储蓄和提供电力的高压电源7电性连接,充电接口4一方面为内部的电池充电,另一方面可以在电池没电时直接为治疗仪进行供电,使得治疗仪在有电无电的条件下均可使用。作为一个优选,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6,电路控制模块6分别和和高压电源7、电极10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模块6输出的电源信号控制着高压电源7的供电工作,电路控制模块6输出的电源信号控制着电极10所能产生等离子体的时间和强度大小。作为一个优选,高压电源7的电压为2kV-15kV,此区域为适宜的工作电压强度。作为一个优选,安装圆孔9的直径大于电极10的直径,安装圆孔9和电极10之间形成空心圆环,增大了电极10和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气体流通,使得电极10在单位时间能够产生数量更多的离子。作为一个优选,电极10的空心部分的直径小于2mm,壁厚为0.1mm-2mm之间。作为一个优选,电极10由不锈钢、铜、钛、石墨烯等导电材料制成。作为一个优选,电极10的排列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为单个电极10,也可以是多个电极10组成同心圆、矩阵等其他形状,例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电极10之间的间距为3mm-2cm,电极10的排列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工作原理:该治疗仪工作时,地电极接到康复者皮肤上,电极10放在待处理皮肤表面,通过电源开关2打开治疗仪,并通过控制按钮3控制治疗仪的工作时间和强度,电路控制模块6将设置好的工作时间和强度以电源信号的方式输出,控制高压电源7进行供电工作,治疗仪开始工作后,气体从气体接口5流入,有气源时,气体的流动靠气源的压力驱动;无气源时,通过放电产生离子风,进而导致电极处压力变化,从而使得气体能够源源不断的从电极固定装置8补充到呈空心结构的电极10处,电极10电离产生离子和活性物质,对康复者患处进行治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气体接口(5),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压电源(7)和电极固定装置(8),所述电源开关(2)和高压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固定装置(8)开设有多个安装圆孔(9),所述安装圆孔(9)中固定设置有电极(10),所述电极(10)为空心的圆形结构,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控制按钮(3),所述控制按钮(3)和用于控制等离子体产生时间和强度的电路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充电接口(4),所述充电接口(4)和用于储蓄和提供电力的高压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6),所述电路控制模块(6)分别和高压电源(7)、电极(1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气体接口(5),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高压电源(7)和电极固定装置(8),所述电源开关(2)和高压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固定装置(8)开设有多个安装圆孔(9),所述安装圆孔(9)中固定设置有电极(10),所述电极(10)为空心的圆形结构,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控制按钮(3),所述控制按钮(3)和用于控制等离子体产生时间和强度的电路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充电接口(4),所述充电接口(4)和用于储蓄和提供电力的高压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6),所述电路控制模块(6)分别和高压电源(7)、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颐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