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97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定心螺杆、外椎体、涨紧圈、压紧螺母,运输钢板上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定心螺杆,压紧螺母套接在定心螺杆上部,定心螺杆外圆与外椎体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外侧有涨紧圈,外椎体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的内椎面的内侧,在运输钢板上面设有外椎体向下移动的空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行星架的运输设计一种涨紧式内孔固定装置,装在汽车行星架专用运输钢板上,固定运输精加工行星架,解决行星架在运输过程的摩擦碰闯损伤的技术难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通用的精加工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精加工零部件运输保护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精加工后的行星架在运输时,由于行星架的形状不便于固定,在汽车运输过程经常发生精加工面的碰损和摩擦。根据行星架的形状特点,在运输时,只能轴颈向上,运输接触面及其相邻的外圆和内孔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都很高,在运输过程不能有摩擦与碰损。如果精加工表面损伤轻微的要进行返工修补,损伤严重的就造成了报废,这样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及质量信誉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通用的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固定螺纹、定心螺杆、外椎体、涨紧圈、压紧螺母,运输钢板上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定心螺杆,压紧螺母套接在定心螺杆上部,定心螺杆外圆与外椎体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可以在定心螺杆外圆上进行上下滑动,外椎体外侧有涨紧圈,外椎体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的内椎面的内侧,在运输钢板上面设有外椎体向下移动的空位。所述外椎体为锥形体,外椎体外椎面和涨紧圈内椎面与运输钢板倾斜角度均为5—20度。所述空位的深度为10—20mm。本技术在行星架专用运输钢板上,按照行星架运输装载的数量钻孔定位,固定一个定心螺杆,涨紧圈的外圆与行星架底部内孔相配合的,涨紧圈的内孔加工成锥度,然后延直径方向破开一方半径装入行星架底部内孔,在定心螺杆上滑动装上一个与涨紧圈内孔锥度相配合的外锥体,通过压紧螺母向下压紧,涨紧圈受力抱紧行星架内孔固定行星架,解决行星架运输过程的摩擦碰闯问题。本技术针对行星架的运输设计的一种涨紧式内孔固定装置,装在汽车行星架专用运输钢板上,固定运输精加工行星架,解决行星架在运输过程的摩擦碰闯损伤的技术难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通用的精加工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1、固定螺纹2、定心螺杆3、外椎体4、涨紧圈5、压紧螺母6,运输钢板1上面中部通过螺纹2固定有定心螺杆3,压紧螺母6套接在定心螺杆3上部,定心螺杆3外圆与外椎体4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4可以在定心螺杆3外圆上进行上下滑动,外椎体4外侧有涨紧圈5,外椎体4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5的内椎面的内侧,在运输钢板1上面设有外椎体4向下移动的空位8,所述空位8的深度为15mm。通过压紧螺母6向下移动,外椎体4同时向下移动,外椎体4的外椎面与涨紧圈5的内椎面紧固连接,涨紧圈5内锥面在受力情况下,涨紧圈5的破口面涨开,涨紧圈5的外圆抱紧行星架内孔7,通过涨紧力固定行星架。所述外椎体4为锥形体,外椎体4外椎面和涨紧圈5内椎面与运输钢板1倾斜角度均为10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定心螺杆、外椎体、涨紧圈、压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运输钢板上面中部固定有定心螺杆,压紧螺母套接在定心螺杆上部,定心螺杆外圆与外椎体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外侧有涨紧圈,外椎体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的内椎面的内侧上,在运输钢板上面还设有外椎体向下移动的空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定心螺杆、外椎体、涨紧圈、压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运输钢板上面中部固定有定心螺杆,压紧螺母套接在定心螺杆上部,定心螺杆外圆与外椎体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外侧有涨紧圈,外椎体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的内椎面的内侧上,在运输钢板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书林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奥龙风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