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973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由葛根、酸枣仁、枸杞子、黄芪、荆芥、薄荷、菊花、大枣、玫瑰花、炒麦芽、木瓜、薏苡仁、佛手、罗汉果为原料,将上述原料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然后一起用水煎煮2次,从沸腾计时每次半小时,第一次煎煮用水质量为总药材质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用水质量为总药材质量的8倍;最后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制备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食品和中医养生康复领域。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脑力劳动日益取代体力劳作,人们连续固定体位的工作方式极易诱发脊柱的劳损,导致“筋跳槽,骨错缝”。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胀、痉挛或粘连等,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管内外血管、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导致脊椎损伤疾患以外的多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背痛、颈椎痛、失眠、视力下降、咽痛、胃肠功能障碍、高血压、心悸等。在医学界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提出不过三十年,但这一类疾病越来越多见。以非特异性腰背痛为例,一项研究报道,全球成人慢性腰背痛的患病率:1个月的患病率为23.2%,1年的患病率为38%,终生患病率为38.9%。脊柱相关性疾病中仅腰背痛一项就给欧美发达国家带去了巨额的医疗消费,在我国当前快速经济发展和快速老龄化的进程中,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罹患程度可想而知。西方的整脊疗法、止痛药以及中医的针灸、推拿在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一定作用,但就个体而言,这些方法需要医生的持续治疗和较大的经费投入才有可能获得良效。如何找到一种更加简、便、廉、验的方法来康复这类病症呢?从中医病因理论看,脊柱相关性疾病之所以高发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外感风寒湿邪,阳气受损;二是生病起于过用,长期保持刻板的姿势、不恰当的姿势、过度负重等造成脊柱关节失衡;三是衰老,《黄帝内经》中提出,“人年五十,肝气始衰”,脊柱关节是筋、骨、肉交错最复杂的关节体系,脊柱相关性疾病最高发的年龄阶段恰好就在五十岁左右,这绝非一种巧合。从病机层面看,脊柱在人体背后的正中,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持、平衡、保护系统,督脉贯穿其中,足太阳膀胱经布于两侧,这两条经脉与脊柱的关系最为紧密。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都是人体运行和发散阳气最重要的经脉,其中督脉通行一身的阳气,膀胱经主要布散卫气。因此宣通督脉和膀胱经的阳气对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肝藏血,血舍魂”,“人卧则血归于肝”,睡眠与肝有密切的关系。在睡眠的状态下,脊柱才有可能最放松,充足、高效、深度的睡眠可以促进脊柱的自我修复。肝--睡眠--脊柱之间有紧密联系。正是基于对脊柱相关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申请者在临床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安神正脊疗法用于治疗这类疾病,这一方法体系摆脱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治疗方向,能够治病求本,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降低医疗费用。唐代医家孙思邈认为,“治病必资于食,若能以食遣疾,可谓上工。”运用药食同源的药物,按照一定的中医治法和组方规律,创造出一种可以有助于防止脊柱相关疾病的新型食品,是本专利技术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以葛根、酸枣仁、枸杞子、黄芪、荆芥、薄荷、菊花、大枣、玫瑰花、炒麦芽、木瓜、薏苡仁、佛手、罗汉果为原料,按质量比为4:3:2:3:2:1:2:2:1:2:2:2:2:1制备而成。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首先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然后一起用水煎煮2次,从沸腾计时每次半小时,第一次煎煮用水质量为总药材质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用水质量为总药材质量的8倍;最后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载体可应用于制备防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贴剂;优选口服剂型,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所述的口服剂型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适宜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包括,例如硬脂酸镁;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是由葛根、酸枣仁、枸杞子、黄芪、荆芥、薄荷、菊花、大枣、玫瑰花、炒麦芽、木瓜、薏苡仁、佛手、罗汉果组成。方中酸枣仁养肝补血安神、葛根升阳解肌舒筋,共为君药;荆芥、薄荷散风止痛,黄芪、玫瑰花补气活血,四药共为臣药;菊花清肝明目,罗汉果清热利咽,佛手、炒麦芽健脾疏肝消食,木瓜、薏苡仁健脾利水、舒筋止痛,枸杞子补益肝肾诸药均为佐药,大枣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功效为安神止痛,舒筋正脊,具有补益肝脾肾,延缓筋骨衰老,活血止痛,调整脊柱关节平衡的作用。主要调理的症状为:失眠、颈项强、腰背痛、视力减退、咽喉疼痛、心悸、腹胀、精神不振、疲倦乏力、头晕等。本药物组合来源于中医经典著作中的名方,根据现代人的疾病特点,并结合现代中药研究的成果,创造性组合而成,经临床广泛使用验证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疗效显著,对于单一的腰背痛、失眠、颈椎病、功能性胃肠病、视力障碍、慢性咽炎、骨质疏松症、慢性骨关节炎以及脊柱退行性病变都有较好的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以葛根、酸枣仁、枸杞子、黄芪、荆芥、薄荷、菊花、大枣、玫瑰花、炒麦芽、木瓜、薏苡仁、佛手、罗汉果为原料,且上述原料的质量比为4:3:2:3:2:1:2:2:1:2:2:2:2:1。其制备步骤如下:(1)称量浸泡:按上述比例称取上述中药材,置于20-40度水中浸泡半小时;(2)煎煮:将经步骤(1)浸泡后的药液及药渣一起加水煎煮2次,煎煮过程中从沸腾开始计时,每次沸腾煎煮半小时,后将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滤出。(3)制剂:混合步骤步骤(2)中的两次煎煮液,并将混合后的煎煮液浓缩至步骤(2)中加水量的十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与赋形剂制备而成剂。进一步作为优选,第一次煎煮用水质量为药材总质量的10倍,第二次煎煮用水质量为药材总质量的8倍。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赋形剂至少为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中的一种。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填充剂为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所述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所述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实施例2一种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以葛根、酸枣仁、枸杞子、黄芪、荆芥、薄荷、菊花、大枣、玫瑰花、炒麦芽、木瓜、薏苡仁、佛手、罗汉果为原料,且上述原料的质量比为4:3:2:3:2:1:2:2:1:2:2: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以葛根、酸枣仁、枸杞子、黄芪、荆芥、薄荷、菊花、大枣、玫瑰花、炒麦芽、木瓜、薏苡仁、佛手、罗汉果为原料,且上述原料的质量比为4:3:2:3:2:1:2:2:1:2:2: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1)称量浸泡:按上述比例称取上述中药材,置于20-40度水中浸泡半小时;(2)煎煮:将经步骤(1)浸泡后的药液及药渣一起加水煎煮2次,煎煮过程中从沸腾开始计时,每次沸腾煎煮半小时,后将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滤出;(3)制剂:混合步骤步骤(2)中的两次煎煮液,并将混合后的煎煮液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程鹏孙易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