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89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包括前悬组合支架基体,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由安装平面A、安装平面B和安装平面C组成,所述安装平面B一侧设有安装平面C,所述安装平面B另一侧设置安装平面A,所述安装平面B内顶部一侧开设散热系统支架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B内顶部另一侧设置翻转轴限位块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B内底部开设散热器支撑支架安装孔,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表面设有耐腐蚀钛层,所述耐腐蚀钛层表面设有耐高温烤漆层,所述耐腐蚀钛层与耐高温烤漆层之间设有耐磨氮化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设计合理,美观、支撑支架设备装配方便、节省空间、结实耐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牵引车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长头车布置中,散热器支架、引擎罩翻转轴、方向机支架、气弹簧支架、翻转轴及前簧前支架等一般直接安装在车架翼面或侧面上。各系统空间装配定位难以保证,且各系统都有安装支架,造成车辆自重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其设计合理、美观、支撑支架设备装配方便、节省空间、结实耐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包括前悬组合支架基体,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由安装平面A、安装平面B和安装平面C组成,所述安装平面B一侧设有安装平面C,所述安装平面B另一侧设置安装平面A,所述安装平面B内顶部一侧开设散热系统支架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B内顶部另一侧设置翻转轴限位块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B内底部开设散热器支撑支架安装孔,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表面设有耐腐蚀钛层,所述耐腐蚀钛层表面设有耐高温烤漆层,所述耐腐蚀钛层与耐高温烤漆层之间设有耐磨氮化硅层。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面A内顶部设置前簧前支架安装孔,所述前簧前支架安装孔底部设有线束过线孔和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安装平面,所述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安装平面位于线束过线孔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面C内顶部设置方向机支架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C内底部开设扭簧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C底部一侧设有驾驶室翻转轴安装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面A顶部焊接气弹簧支架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A一侧焊接加强梁安装孔,所述安装平面B底部设有冷却系统支架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气弹簧支架、加强梁、驾驶室前悬下支架、散热器、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冷却系统支架、驾驶室翻转轴、扭簧、方向机支架、翻转轴限位块及前簧前支架等安装孔集中开设安装于前悬组合支架基体,从而提高牵引车用前悬支架的结构紧凑度,方便各种支架和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有效地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整车自重。2.通过在前悬组合支架基体表面设置耐腐蚀钛层、耐磨氮化硅层和耐高温烤漆层,从而可以提高前悬组合支架基体的耐腐蚀、耐磨损和耐高温能力,增强前悬组合支架基体高温、磨损和腐蚀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前悬组合支架基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的前悬组合支架基体表面材料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弹簧支架安装孔;2、安装平面A;3、线束过线孔;4、加强梁安装孔;5、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安装平面;6、散热器支撑支架安装孔;7、冷却系统支架安装座;8、驾驶室翻转轴安装部;9、扭簧安装孔;10、安装平面C;11、方向机支架安装孔;12、翻转轴限位块安装孔;13、散热系统支架安装孔;14、前簧前支架安装孔;15、安装平面B;16、耐高温烤漆层;17、耐磨氮化硅层;18、耐腐蚀钛层;19、前悬组合支架基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包括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由安装平面A2、安装平面B15和安装平面C10组成,所述安装平面B15一侧设有安装平面C10,所述安装平面B15另一侧设置安装平面A2,所述安装平面B15内顶部一侧开设散热系统支架安装孔13,所述安装平面B15内顶部另一侧设置翻转轴限位块安装孔12,所述安装平面B15内底部开设散热器支撑支架安装孔6,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表面设有耐腐蚀钛层18,所述耐腐蚀钛层18表面设有耐高温烤漆层16,所述耐腐蚀钛层18与耐高温烤漆层16之间设有耐磨氮化硅层17。其中,所述安装平面A2内顶部设置前簧前支架安装孔14,所述前簧前支架安装孔14底部设有线束过线孔3和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安装平面5,所述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安装平面5位于线束过线孔3一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簧前支架安装孔14可以方便前簧前支架和前簧的安装;驾驶室前悬下支架安装平面5可以方便驾驶室前悬下支架的装配安装,提高驾驶室稳定性;线束过线孔3可以进行线束穿孔,线束可以对冷却系统和散热系统进行供电。其中,所述安装平面C10内顶部设置方向机支架安装孔11,所述安装平面C10内底部开设扭簧安装孔9,所述安装平面C10底部一侧设有驾驶室翻转轴安装部8。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方向机支架安装孔11可以进行方向机支架和方向机的安装;扭簧安装孔9可以进行扭簧的安装;驾驶室翻转轴安装部8可以进行驾驶室翻转轴的装配。其中,所述安装平面A2顶部焊接气弹簧支架安装孔1,所述安装平面A2一侧焊接加强梁安装孔4,所述安装平面B15底部设有冷却系统支架安装座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弹簧支架安装孔1可以进行气弹簧支架和气弹簧的安装,加强梁安装孔4可以方便加强梁的安装,冷却系统支架安装座7可以进行冷却系统支架及冷却系统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工作时,依照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上各种支架和设备安装孔,在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上对应安装气弹簧支架、加强梁、驾驶室前悬下支架、散热器支撑支架、冷却系统支架、驾驶室翻转轴、扭簧、方向机支架、翻转轴限位块、散热系统支架及前簧前支架;其中在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表面设置耐腐蚀钛层18、耐磨氮化硅层17和耐高温烤漆层16,从而可以提高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的耐腐蚀、耐磨损和耐高温能力,增强前悬组合支架基体高温、磨损和腐蚀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包括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由安装平面A(2)、安装平面B(15)和安装平面C(10)组成,所述安装平面B(15)一侧设有安装平面C(10),所述安装平面B(15)另一侧设置安装平面A(2),所述安装平面B(15)内顶部一侧开设散热系统支架安装孔(13),所述安装平面B(15)内顶部另一侧设置翻转轴限位块安装孔(12),所述安装平面B(15)内底部开设散热器支撑支架安装孔(6),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表面设有耐腐蚀钛层(18),所述耐腐蚀钛层(18)表面设有耐高温烤漆层(16),所述耐腐蚀钛层(18)与耐高温烤漆层(16)之间设有耐磨氮化硅层(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车用前悬组合支架,包括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由安装平面A(2)、安装平面B(15)和安装平面C(10)组成,所述安装平面B(15)一侧设有安装平面C(10),所述安装平面B(15)另一侧设置安装平面A(2),所述安装平面B(15)内顶部一侧开设散热系统支架安装孔(13),所述安装平面B(15)内顶部另一侧设置翻转轴限位块安装孔(12),所述安装平面B(15)内底部开设散热器支撑支架安装孔(6),所述前悬组合支架基体(19)表面设有耐腐蚀钛层(18),所述耐腐蚀钛层(18)表面设有耐高温烤漆层(16),所述耐腐蚀钛层(18)与耐高温烤漆层(16)之间设有耐磨氮化硅层(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车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泽华孟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翌电动工业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