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813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包括外壳、调弯旋钮、用于与调弯丝连接的滑块和导轨。滑块和导轨设置于外壳内且滑块滑动设置于导轨,调弯旋钮与外壳转动连接,使滑块沿导轨往复运动。可调弯鞘管,包括管体、调弯丝和操作手柄,调弯丝设置于管体内且一端与滑块连接。此可调弯鞘管可以通过转动调弯旋钮,使滑块在导轨上往复运动,滑块往复平移拉动调弯丝进而使可调弯鞘管远端的柔软可调弯段调弯,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质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医疗器械,引入人体,对人体内病变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小,侵害性少,恢复快,效果好,是近些年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推广的医疗技术。目前,介入手术通常需要借助介入型诊疗鞘管(如导引导管、输送鞘管、导引鞘管等)来建立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的通道,以导入各种诊疗器械、药物、植入器械等至患者的病变部位,达到避免使用外科手术即可到达病变部位的目的。介入型诊疗鞘管一般由管体和手柄组成,管体通常较长并具有用作通道的内腔,管体具有远端和近端,远端可以方便进入人体管腔(如血管),近端则用于连接手柄供专业医护人员使用。在介入手术中,管体的内腔直径越大则越容易输送器械和药物,管体的外径越小则对人体管腔的创伤越小。进行介入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一般需要在X光机的引导下,通过体外对手柄的操作将鞘管的远端送到预定位置。较好的鞘管设计应该同时具备:良好的导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调弯旋钮、导轨和用于与调弯丝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调弯旋钮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使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调弯旋钮、导轨和用于与调弯丝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调弯旋钮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使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传动螺纹套,所述传动螺纹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传动螺纹套与所述调弯旋钮同步转动,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传动螺纹套的内部且所述传动螺纹套的内壁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旋钮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传动螺纹套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卡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多边形通孔,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外壁为与所述多边形通孔配合的多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纹套的内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飞寇云腾乔新颖刘颖杨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