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54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流程为蒸青→闷黄→初烘→揉捻→足干→炭焙,所述闷黄为将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4cm,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控制在10~12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所述炭焙为将足干完成的毛茶在炭火温度65~70℃下烘焙6.0~8.0h,即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除蒸青步骤外,一直采用低温处理,保持茶叶本真味道。经过闷黄、初烘、揉捻、足干和炭焙制得的岕茶,外形紧结、重实、较匀整、尚墨绿,汤色浅黄绿、透亮,香气清香、淡雅、略带花香,滋味清、醇、甘、爽、活,叶底匀整、黄绿、较亮、柔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岕茶为明清时期二朝贡茶,其有六部传世专著,被誉为中国第一历史名茶。岕茶色白、金石性、乳香、鲜活,岕茶具有很多优点,岕茶的氨基酸含量是常茶的三倍,是唯一最多完整保留了茶叶叶绿素与茶多酚的茶,岕茶无需冷藏保鲜,一年四季,始终鲜活,是常温下滋味不变的茶。岕茶据史书记载为先蒸后焙,最主要的工序是焙茶,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于清中期失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紧结、汤色透亮、香气清香和味道鲜爽活现的岕茶的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蒸青:选择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置于100℃蒸汽中蒸1.5~2min,蒸好后将茶叶吹冷风迅速冷却至20~30℃;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4cm,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控制在10~12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在温度为35~40℃下初烘,初烘在通透条件下进行,时间控制在3~3.5h,烘至茶叶手握可成团、松开可弹散;d、揉捻:将步骤c初烘结束的茶叶冷却后进行揉捻,揉捻按常规绿茶揉捻方式加压,揉至成条,时间控制在35.0~40.0min;e、足干:将步骤d揉捻完成的茶叶摊开,厚度为1.5~2cm,温度控制在50~55℃,烘焙2.5~3h,制得毛茶;f、炭焙:将步骤e足干完成的毛茶经拣剔干净后,在炭火温度65~70℃下烘焙6.0~8.0h,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除蒸青步骤外,一直采用低温处理,保持茶叶本真味道。经过闷黄、初烘、揉捻、足干和炭焙制得的岕茶,外形紧结、重实、较匀整、尚墨绿,汤色浅黄绿、透亮,香气清香、淡雅、略带花香,滋味清、醇、甘、爽、活,叶底匀整、黄绿、较亮、柔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除蒸青步骤外,一直采用低温处理,保持茶叶本真味道,经过闷黄、初烘、揉捻、足干和炭焙制得的岕茶,外形紧结、汤色透亮、香气清香和味道鲜爽活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蒸青:选择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置于100℃蒸汽中蒸1.5~2min,蒸好后将茶叶冷却至20~30℃;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4cm,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控制在10~12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在温度为35~40℃下初烘,时间控制在3~3.5h,烘至茶叶手握可成团、松开可弹散;d、揉捻:将步骤c初烘结束的茶叶冷却后进行揉捻,揉至成条,时间控制在35.0~40.0min;e、足干:将步骤d揉捻完成的茶叶摊开,厚度为1.5~2cm,温度控制在50~55℃,烘焙2.5~3h,制得毛茶;f、炭焙:将步骤e足干完成的毛茶在炭火温度65~70℃下烘焙6.0~8.0h,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除蒸青步骤外,一直采用低温处理,保持茶叶本真味道。经过闷黄、初烘、揉捻、足干和炭焙制得的岕茶,外形紧结、重实、较匀整、尚墨绿,汤色浅黄绿、透亮,香气清香、淡雅、略带花香,滋味清、醇、甘、爽、活,叶底匀整、黄绿、较亮、柔软。进一步的,所述蒸青之前还包括摊晾,所述摊晾为:鲜叶摊开,厚度为1~1.5cm,摊晾时间为1~4h,直至茶叶表面无水、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进一步的,所述初烘步骤中茶叶的失水率为40%。进一步的,所述足干步骤中毛茶的含水率为5%~6%。进一步的,所述蒸青步骤具体为:选择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置于100℃蒸汽中蒸1.5min,蒸好后将茶叶冷却至20~30℃和表面无水。进一步的,所述足干步骤完成后炭焙步骤之前还包括毛茶精制。实施例1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立夏前后5天,采摘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原生态的“锦屏菜茶”群体种的一芽三、四叶新梢为主原料(参照台式乌龙茶的采摘标准),鲜叶回加工厂后,茶青均匀薄摊在洁净竹筛上,厚1㎝,至茶青无表面水、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为适度。晴天历时约1.0h,雨水天约4.0h不等。a、蒸青:将摊晾后的茶叶叶与叶不重叠放置于蒸架上,置于100℃蒸汽中蒸1.5min,蒸好后将茶叶及时用电风扇快速吹风冷却,吹至冷却至20℃、无表面水为适度;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cm,温度控制在20℃,时间控制在12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抖散后在温度为35~40℃下采用6CH~575烘焙机初烘,时间控制在3h,烘至茶叶手握可成团、松开可弹散,失水率为40%;d、揉捻:将步骤c初烘结束的茶叶及时吹风散热、薄摊,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揉捻,揉至成条,时间控制在35.0min;e、足干:将步骤d揉捻完成的茶叶摊开,厚度为1.5cm,温度控制在50℃,采用6CH~575烘焙机烘焙3h,制得毛茶,毛茶含水率为5%~6%;f、炭焙:将步骤e足干完成的毛茶经拣梗、精制后,在炭火温度65℃下烘焙8.0h,即得成品。实施例2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立夏前后5天,采摘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原生态的“锦屏菜茶”群体种的一芽三、四叶新梢为主原料(参照台式乌龙茶的采摘标准),鲜叶回加工厂后,茶青均匀薄摊在洁净竹筛上,厚1.2㎝,至茶青无表面水、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为适度。晴天历时约1.0h,雨水天约4.0h。a、蒸青:将摊晾后的茶叶叶与叶不重叠放置于蒸架上,置于100℃蒸汽中蒸1.8min,蒸好后将茶叶及时用电风扇快速吹风冷却,吹至冷却至25℃、无表面水为适度;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5cm,温度控制在25℃,时间控制在11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抖散后在温度为38℃下采用6CH~575烘焙机初烘,时间控制在3.5h,烘至茶叶手握可成团、松开可弹散,失水率为40%;d、揉捻:将步骤c初烘结束的茶叶及时吹风散热、薄摊,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揉捻,揉至成条,时间控制在38min;e、足干:将步骤d揉捻完成的茶叶摊开,厚度为1.8cm,温度控制在52℃,采用6CH~575烘焙机烘焙2.8h,制得毛茶,毛茶含水率为5%~6%;f、炭焙:将步骤e足干完成的毛茶经拣梗后,在炭火温度67℃下烘焙7h,即得成品。实施例3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立夏前后5天,采摘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原生态的“锦屏菜茶”群体种的一芽三、四叶新梢为主原料(参照台式乌龙茶的采摘标准),鲜叶回加工厂后,茶青均匀薄摊在洁净竹筛上,厚1.5㎝,至茶青无表面水、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为适度。晴天历时约1.0h,雨水天约4.0h。a、蒸青:将摊晾后的茶叶叶与叶不重叠放置于蒸架上,置于100℃蒸汽中蒸2min,蒸好后将茶叶及时用电风扇快速吹风冷却,吹至冷却至30℃、无表面水为适度;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4cm,温度控制在30℃,时间控制在10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抖散后在温度为35~40℃下采用6CH~575烘焙机初烘,时间控制在3.5h,烘至茶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蒸青:选择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置于100℃蒸汽中蒸1.5~2min,蒸好后将茶叶冷却至20~30℃;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4cm,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控制在10~12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在温度为35~40℃下初烘,时间控制在3~3.5h,烘至茶叶手握可成团、松开可弹散;d、揉捻:将步骤c初烘结束的茶叶冷却后进行揉捻,揉至成条,时间控制在35.0~40.0min;e、足干:将步骤d揉捻完成的茶叶摊开,厚度为1.5~2cm,温度控制在50~55℃,烘焙2.5~3h,制得毛茶;f、炭焙:将步骤e足干完成的毛茶在炭火温度65~70℃下烘焙6.0~8.0h,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蒸青:选择一芽三、四叶鲜叶为原料,置于100℃蒸汽中蒸1.5~2min,蒸好后将茶叶冷却至20~30℃;b、闷黄:将步骤a蒸青冷却后的茶叶堆积摊叶,厚度为3~4cm,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控制在10~12h,直至叶色由绿色转为嫩黄;c、初烘:将步骤b闷黄后的茶叶在温度为35~40℃下初烘,时间控制在3~3.5h,烘至茶叶手握可成团、松开可弹散;d、揉捻:将步骤c初烘结束的茶叶冷却后进行揉捻,揉至成条,时间控制在35.0~40.0min;e、足干:将步骤d揉捻完成的茶叶摊开,厚度为1.5~2cm,温度控制在50~55℃,烘焙2.5~3h,制得毛茶;f、炭焙:将步骤e足干完成的毛茶在炭火温度65~7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兴张福贞游小妹张佳敏陈常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艺皇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