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及控制系统,鱼塘包括塘壁和底壁;底壁自四周向中心向下倾斜,呈漏斗状;管理系统包括用于清理塘底的第一清洗结构、水循环过滤结构、排污结构;第一清洗结构用以将塘底淤泥从至排污结构;水循环过滤结构包括循环通道、过滤机构、第二清理机构;至少一段塘壁为中空结构,以形成循环通道;通过抽水泵将鱼塘内水抽入循环通道内,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后,由出水口流入鱼塘内;第二清理机构用以清理过滤机构;排污结构包括开设在底壁底部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进污口处于底部中心位置;在进污口处固定有排污阀;排污阀由驱动机构驱动启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力投入小,清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塘管理
,具体来说是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如果鱼塘长时间不清理,导致鱼塘底部淤泥较厚,使池塘有效蓄水深度变浅,水体容量下降,水产品生活空间减小、降低鱼产量。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大量的水体溶氧,加重池塘“氧债”,可造成鱼浮头,甚至翻塘。淤泥中的含氮、含硫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被细菌分解(无机化),产生一些对鱼类有毒害的还原型中间产物(氨、硫化氢等),抑制水产品的生长。淤泥是病原生物潜伏的温床,其中蛰伏着许多水产动物的寄生虫(或中间宿主)或休眠虫卵和致病微生物。由此可知,淤泥的及时清理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鱼塘面积大,蓄水量大,且塘内饲养的各种鱼类,导致鱼塘清理工作复杂,大多采用人工清理塘内淤泥,工作效率低,耗时耗力,影响鱼塘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实现鱼塘清理更便捷更有效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鱼塘清理系统,鱼塘包括塘壁和底壁;所述底壁自四周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呈漏斗状;管理系统包括用于清理塘底的第一清洗结构、水循环过滤结构、排污结构;所述第一清洗结构包括沿所述底壁四周布置的第一气管和与第一气管连通的高压气源;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高压气体通过所述气体通道喷出后,沿所述底壁斜面朝向底壁中间吹扫;所述水循环过滤结构包括循环通道、过滤机构、第二清理机构;至少一段所述塘壁为中空结构,以形成所述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机构设置在循环通道内;在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抽水泵,鱼塘内水进入循环通道内,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后,由出水口抽入鱼塘内;所述第二清理机构用以清理过滤机构;所述排污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壁底部的排污通道;在排污通道上固定有抽污泵;所述排污通道的进污口处于底壁中心位置;在进污口处固定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由驱动机构驱动启闭。优选的,所述底壁为矩形截面,其倾斜角度为45°;所述第一气管沿底壁四周形成矩形结构,在第一气管朝向底壁中心的一侧的下方开设有气孔,在气孔处固定有喷气管,以形成所述气体通道;所述喷气管包括与第一气管固定的连接段和与连接段呈整体的喷嘴;所述连接管为扁平状矩形管,喷嘴为自与连接管连接端至另一端呈扁平喇叭状结构,且高度逐渐减小;相邻两个喷气管的吹扫区域有叠加。优选的,在鱼塘的四周塘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循环过滤机构;所述循环通道沿塘壁长度方向开设,且循环通道为敞口结构,在敞口处盖设有上盖;所述进水口高于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开设在循环通道的两端;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安装有水管,并在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进水阀、出水阀,在进水口的水管进水端包裹有滤网;所述循环通道还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通向废水排放处,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优选的,所述循环通道的敞口四周具有限位台阶,上盖为板状结构,限位在限位台阶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观察门;所述环形通道的底部为漏斗状,排水口开设在漏斗状底部的最低处,并在排水管道上安装有排污泵。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能够放置在循环通道内的架体和毛刷;所述架体包括多根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均沿循环通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毛刷的两端设置有挂钩,其至少一端的挂钩为弹簧挂钩;多根毛刷的两端挂钩分别挂在上下位置对应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上;相邻两排毛刷错位布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清理机构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管;多根第二气管均匀布置在循环通道内,且多根第二气管与高压气源连接;多根第二气管沿其长度方向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气孔。优选的,所述排污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盖转动固定在阀体上;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限位块,以控制阀盖打开的最大角度小于9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鱼塘上方的滑轮、驱动部、牵引线;在阀盖与交接点相对一侧,设置有吊耳;所述牵引线一端与吊耳固定,一端绕过滑轮与驱动部固定。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竖向固定在阀体外壁上的一板体结构;所述限位块朝向阀体一侧设置有一台阶,阀盖转动固定在台阶上;自台阶以上的板体侧边为斜面,斜面与台阶的夹角小于9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鱼塘清理控制系统,应用于上述的清理系统;包括多个水质探测装置、控制器;多个循环通道分别对鱼塘的相应水域进行水过滤;多个水质探测装置分布设置在多个循环通道所对应的水域内;多个水质探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进水阀、出水阀、排水阀、抽水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鱼塘底部设置气管并与高压气泵连通,且将鱼塘底部设置成漏斗形,通过高压气体,将底壁上的淤泥冲向中央位置,自排污结构排出,省时省力,排污效率高;通过喇叭状的喷嘴,可扩大吹扫范围,且相邻两个喷气管的吹扫范围有叠加,避免有遗漏区域。2、充分利用塘壁,将塘壁设计成中空结构,实现鱼塘水循环,尤其在中空结构中固定多道毛刷,实现过滤目的,降低塘内淤泥堆积速度,提高水质;3、通过第二清洗机构,可实现对毛刷进行吹洗,减少人力清洗工作量;4、通过在漏斗形塘底设置排污阀,并通过排污管道连通到外界,使得排污速度快,效果好;另外,通过气缸/油缸、滑轮、牵引绳的配合实现排污阀的阀盖启闭,方便快捷,通过限位板的限位,使阀盖打开角度小于90°,以避免打开角度过大,无法自己关闭;5、采用在鱼塘的塘壁上均匀设置多个水循环过滤结构,可实现将鱼塘的水域划分成多块区域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率,并通过水质监测装置与控制器、电磁阀的应用,可实现无人化管理;水质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清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清理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气管和喷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气管和喷气管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水循环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水循环过滤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排污结构的驱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排污结构中排污阀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排污结构中排污阀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鱼塘清理系统,鱼塘1为圆形或矩形结构,本实施例以矩形为例进行详细描述。鱼塘1包括塘壁11和底壁12;底壁12自四周向中心向下倾斜,其倾斜角度为45°,呈漏斗状,45°角更利于污泥向中心流动,便于清理。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清洗结构、水循环过滤结构、排污结构;第一清洗结构包括沿底壁12四周布置的第一气管21和与第一气管21连通的高压气泵22;第一气管21通过竖管23与高压气泵22连接,竖管23固定在鱼塘1的拐角处。根据鱼塘1面积大小,可适当增加高压气泵22的数量,并均匀布置在第一气管21四周,以使第一气管21各处气压均衡。第一气管21通过多根竖管23与多个高压气泵22连接。在第一气管21朝向底壁12中心的一侧的下方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在气孔处固定有喷气管24,以形成气体通道;喷气管24包括与第一气管固定的连接段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鱼塘包括塘壁和底壁;所述底壁自四周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呈漏斗状;管理系统包括用于清理塘底的第一清洗结构、水循环过滤结构、排污结构;所述第一清洗结构包括沿所述底壁四周布置的第一气管和与第一气管连通的高压气源;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高压气体通过所述气体通道喷出后,沿所述底壁斜面朝向底壁中间吹扫;所述水循环过滤结构包括循环通道、过滤机构、第二清理机构;至少一段所述塘壁为中空结构,以形成所述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机构设置在循环通道内;在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抽水泵,鱼塘内水进入循环通道内,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后,由出水口抽入鱼塘内;所述第二清理机构用以清理过滤机构;所述排污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壁底部的排污通道;在排污通道上固定有抽污泵;所述排污通道的进污口处于底壁中心位置;在进污口处固定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由驱动机构驱动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鱼塘包括塘壁和底壁;所述底壁自四周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呈漏斗状;管理系统包括用于清理塘底的第一清洗结构、水循环过滤结构、排污结构;所述第一清洗结构包括沿所述底壁四周布置的第一气管和与第一气管连通的高压气源;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气体通道;高压气体通过所述气体通道喷出后,沿所述底壁斜面朝向底壁中间吹扫;所述水循环过滤结构包括循环通道、过滤机构、第二清理机构;至少一段所述塘壁为中空结构,以形成所述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机构设置在循环通道内;在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抽水泵,鱼塘内水进入循环通道内,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后,由出水口抽入鱼塘内;所述第二清理机构用以清理过滤机构;所述排污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壁底部的排污通道;在排污通道上固定有抽污泵;所述排污通道的进污口处于底壁中心位置;在进污口处固定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由驱动机构驱动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为矩形截面,其倾斜角度为45°;所述第一气管沿底壁四周形成矩形结构,在第一气管朝向底壁中心的一侧的下方开设有气孔,在气孔处固定有喷气管,以形成所述气体通道;所述喷气管包括与第一气管固定的连接段和与连接段呈整体的喷嘴;所述连接管为扁平状矩形管,喷嘴为自与连接管连接端至另一端呈扁平喇叭状结构,且高度逐渐减小;相邻两个喷气管的吹扫区域有叠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鱼塘的四周塘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循环过滤机构;所述循环通道沿塘壁长度方向开设,且循环通道为敞口结构,在敞口处盖设有上盖;所述进水口高于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开设在循环通道的两端;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安装有水管,并在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进水阀、出水阀,在进水口的水管进水端包裹有滤网;所述循环通道还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通向废水排放处,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塘清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南,莫祚远,麻勇青,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亿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