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449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包括底座和保温腔,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炉体,并且炉体的内部固定有融化腔,所述融化腔的外侧安装有高温加热器,且融化腔的内部固定有挡网,所述融化腔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表面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穿过炉体与导水管相连接,且冷凝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相接通,所述导水管连接在水泵上,所述水泵的下方安装有水箱,所述保温腔的下方连接有输料管,且输料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电感式接近开关。该使用安全的上引炉,设置有电感式接近开关,增加了电路控制的安全性,使设备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
本技术涉及上引炉
,具体为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电线电缆制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使用更多含氧量低的高纯铜,高纯铜具有高导电率、极优的塑性和良好的抗疲劳强度,高纯铜的制作需要用到上引炉。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上引炉来说,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比如传统的上引炉铜液上下检测采用两只机械式微动电感式接近开关,长期使用后因碳粉渗入卡阻,引起误动作,轻则工作台急升引起脱杆,重则工作台急降引起结晶器烧毁、炸炉引发事故,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以便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传统的上引炉铜液上下检测采用两只机械式微动电感式接近开关,长期使用后因碳粉渗入卡阻,引起误动作,轻则工作台急升引起脱杆,重则工作台急降引起结晶器烧毁、炸炉引发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包括底座和保温腔,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炉体,并且炉体的内部固定有融化腔,所述融化腔的外侧安装有高温加热器,且融化腔的内部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包括底座(1)和保温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上方安装有炉体(3),并且炉体(3)的内部固定有融化腔(4),所述融化腔(4)的外侧安装有高温加热器(5),且融化腔(4)的内部固定有挡网(6),所述融化腔(4)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7),且连接管(7)的表面连接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的一端穿过炉体(3)与导水管(9)相连接,且冷凝管(8)的另一端与水箱(11)相接通,所述导水管(9)连接在水泵(10)上,所述水泵(10)的下方安装有水箱(11),所述保温腔(12)的下方连接有输料管(13),且输料管(1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安全的上引炉,包括底座(1)和保温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上方安装有炉体(3),并且炉体(3)的内部固定有融化腔(4),所述融化腔(4)的外侧安装有高温加热器(5),且融化腔(4)的内部固定有挡网(6),所述融化腔(4)的下方连接有连接管(7),且连接管(7)的表面连接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的一端穿过炉体(3)与导水管(9)相连接,且冷凝管(8)的另一端与水箱(11)相接通,所述导水管(9)连接在水泵(10)上,所述水泵(10)的下方安装有水箱(11),所述保温腔(12)的下方连接有输料管(13),且输料管(13)的表面安装有阀门(14),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安装有电感式接近开关(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旺龚展飞毛天福徐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逸达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