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卫卓然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41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属于培养基领域,该培养基富含木质素成分和中药渣;木质素通过改性甘蔗秆获得,方法为:将甘蔗秆粉碎成细长条形,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至60‑100℃,保持2‑5h;将稀硫酸处理过的甘蔗秆烘干,放入马弗炉中,加入石英砂并通氮气,程序升温至351‑449℃,作用完后将甘蔗秆放入足量的水中蒸煮,得改性甘蔗秆。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基具有特殊的网络结构,既能够分散、稳定培养基组分,提高营养组分向植物输送,还可以达到通风透气、储存养分及水分、有利于植物扎根等目的。

A Plant Culture Medium Produced from Drug Residu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nt culture medium produced by medicinal residu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ulture medium, which is rich in lignin components and Chinese medicinal residue; lignin is obtained by modifying sugarcane stalks by crushing sugarcane stalks into slender strips and putting them into dilute sulfuric acid solution, heating them to 60 100 C for 2 5 h; drying sugarcane stalks treated with dilute sulfuric acid and putting them into muffle ovens. After adding quartz sand and nitrogen, the temperature programmed to 351 449 C, and cooking sugarcane stalk in sufficient water, the modified sugarcane stalk was obtained. The culture medium of the invention has a special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can disperse and stabilize the components of the culture medium,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of nutrient components to plants, and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ventilation, storage of nutrients and moisture, and being beneficial to plant rooting,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属于培养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
技术介绍
以黄芪等为原料的中成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药渣,目前药渣的主要处理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埋、固定区域堆放、焚烧等方法,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植物培养基是我国目前农、林、花卉种植产业中一种重要的栽培方法,是一种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由于其对土壤环境要求低、设备简单、省水省肥等优点,受到广大种植生产者的采纳应用。而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基质的使用量也不断增长,传统的采用草炭、蛭石等单一原料或简单混合制备的基质已经不能满足种植的需求,同时现阶段基质普遍营养单一,造成栽培过程中植物的发芽率低、成活率低,同时使用过程中基质的物理性质不稳定,吸水性差、易塌陷、附加价值低,无法针对具体环境实现较高的应用价值,影响种植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公开号为CN10829904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栽培裂褶菌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黄芪药渣70-90%,石膏粉1%,过磷酸钙1%,麦麸8%-28%,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该专利技术利用黄芪药渣为主要基料,对裂褶菌子实体进行栽培,可以顺利实现出菇,采收得到裂褶菌子实体,裂褶菌子实体是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该专利技术培养基结构,稳定性、透气性差,且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该培养基具有特殊的网络结构,既能够分散、稳定培养基组分,提高营养组分向植物输送,还可以达到通风透气、储存养分及水分、有利于植物扎根等目的。甘蔗秸秆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三者可以通过热分解的方式分离开来,半纤维素的热解温度是250-300℃,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联结而成的长链分子,长链分子进一步通过氢键等作用力形成具有高度结晶区的超分子稳定结构,它的热解温度在350-400℃,木质素的热解温度为450-550℃,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热解后产生生物油。裂褶菌是一种典型的木腐菌,对木质素和纤维素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黄芪药渣富含大量纤维素,经裂褶菌降解可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碳源;麦麸是一种在北方地区常见的用于植物栽培的有机氮源;磷、硫、钙等元素能够参与植物细胞物质的组成及酶的组成,维持酶的活性,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石膏粉和过磷酸钙是植物栽培中常用的无机盐,可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该培养基富含木质素成分和中药渣;其中木质素对中药渣具有分散、固定作用。作为优选,木质素通过改性甘蔗秆获得。作为优选,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蔗秆25-40、稀硫酸溶液30-45、石英砂10-15、中药渣65-80、裂褶菌粉30-40、乙醇3-5、麦麸15-28、石膏粉2-8、过磷酸钙2-8。作为优选,木质素获得方法为:S1.将甘蔗秆粉碎成细长条形,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至60-100℃,保持2-5h;采用稀硫酸溶液浸泡甘蔗秆,初步软化分离木质素部分和纤维素部分,稀硫酸主要通过水解半纤维素,破坏半纤维素-木质素之间的化学键,达到增大其表面积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小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而通过加热蒸煮一段时间,有利于加快这一步骤的效果和进展;S2.将S1所得甘蔗秆烘干,与天冬氨酸、2-巯基乙醇一同放入马弗炉中,加入石英砂并通氮气,程序升温至351-449℃,作用3-6h,完成后将甘蔗秆放入足量的水中蒸煮去除炭化杂质,得所需改性甘蔗秆。作为优选,天冬氨酸、2-巯基乙醇的重量份组成分别为10-15和12-24;天冬氨酸、2-巯基乙醇的特殊存在,能够弱化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降低纤维素分子链稳定性从而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帮助纤维素结构发生初步膨化;加之利用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温度不同,控制温度使纤维素发生分解形成生物质炭,使得甘蔗秆炭化形成多孔结构,增加了其比表面积,且在培养基中,可达到稳定通气,维持培养基结构,储存养分及水分,有利于植物扎根等优点;而甘蔗秆中木质素成分得以保护,木质素通过向植物传输水分和营养物质起到关键的作用。作为优选,程序升温方法为:以5-6℃/min升温至351-400℃,保持3-4h;然后以9-10℃/min升温至401-449℃,保持0.5-1h。作为优选,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渣与水混合,球磨至匀浆,然后加入乙醇及改性甘蔗秆并煎煮熬制60-75min,得所需物料;将所得物料,以及裂褶菌粉、麦麸、石膏粉和过磷酸钙混合,置于4-5℃低温环境下,搅拌10-12分钟后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交联反应10-15小时后,灭菌得培养基。更优选地,辅助交联反应用溶剂还包括3-戊烯-2-醇和海藻酸钙,其重量份组成分别为12-25、6-13;3-戊烯-2-醇和海藻酸钙的特殊存在,在低温下逐渐呈凝胶状,可帮助培养基组分形成一种匀质结构,既维持培养基结构的稳定性,其内部网络结构还有利于保护菌种细胞不受损害;基于交联形成的网络结构和培养基中木质素多孔结构的存在,能够起到一种支架作用,为种子、幼苗提供一定的支撑和生长界面,还有利于菌种微生物、中药渣的搭载以及根系细胞的延伸,而3-戊烯-2-醇和海藻酸钙增强了这种网络结构的机械强度。作为优选,中药渣包括黄芪等中药成分的药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性甘蔗秆:利用稀硫酸水解半纤维素,以及高温炭化纤维素使得甘蔗秆中木质素成分得以保留;炭化后的甘蔗秆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对培养基中中药渣等有效成分具有分散、固定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基的透气性,有利于储存、输运养分及水分,有利于植物扎根等;2)本专利技术将培养基有效成分进行交联形成强大的网络结构,能够起到一种支架作用,为种子、幼苗提供一定的支撑和生长界面,还有利于菌种微生物、中药渣的搭载以及根系细胞的延伸。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范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蔗秆25、稀硫酸溶液30、石英砂10、中药渣65、裂褶菌粉30、乙醇3、麦麸15、石膏粉2、过磷酸钙2。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蔗秆粉碎成细长条形,放入5%稀硫酸溶液中,加热至60℃,保持2h;采用稀硫酸溶液浸泡甘蔗秆,初步软化分离木质素部分和纤维素部分,稀硫酸主要通过水解半纤维素,破坏半纤维素-木质素之间的化学键,达到增大其表面积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小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而通过加热蒸煮一段时间,有利于加快这一步骤的效果和进展;(2)将(1)所得甘蔗秆烘干,与天冬氨酸、2-巯基乙醇一同放入马弗炉中,加入石英砂并通氮气,以5℃/min升温至351℃,保持3h;然后以9℃/min升温至401℃,保持0.5h;完成后将甘蔗秆放入足量的水中蒸煮去除炭化杂质,得所需改性甘蔗秆;天冬氨酸、2-巯基乙醇的重量份组成分别为10和12;天冬氨酸、2-巯基乙醇的特殊存在,能够弱化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降低纤维素分子链稳定性从而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富含木质素成分和中药渣;所述木质素通过改性甘蔗秆获得;所述改性甘蔗秆为经过酸化、高温煅烧后蒸煮所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富含木质素成分和中药渣;所述木质素通过改性甘蔗秆获得;所述改性甘蔗秆为经过酸化、高温煅烧后蒸煮所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培养基组分原料经3-戊烯-2-醇和海藻酸钙交联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蔗秆25-40、稀硫酸溶液20-35、石英砂10-15、中药渣65-80、裂褶菌粉30-40、乙醇3-5、麦麸15-28、石膏粉2-8、过磷酸钙2-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渣生产的植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获得方法为:将甘蔗秆粉碎成细长条形,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至60-100℃,保持2-5h;将所述稀硫酸处理过的甘蔗秆烘干,放入马弗炉中,加入石英砂并通氮气,程序升温至351-449℃,完成后将甘蔗秆放入足量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卫卓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