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卫卓然专利>正文

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263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属于肥料领域,通过将改性贝壳粉与其他原料组合混合制成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利用贝壳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胶体膜,且与自身富含的氨基酸及有益微量元素一同在肥料颗粒表面构成一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培养基,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通过负载活性纳米二氧化钛实现抑菌、杀菌能力;贝壳粉的改性通过采用二氧化钛、柠檬酸钠和1‑(3‑羟基正丙基)环戊醇混合试剂煅烧催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肥料通过复配不同比例的微生物菌剂实现不同时段施用的效果最佳;且该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和菌落群种、抗病虫害等优点。

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based on biomass charco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based on biomass charcoal,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ertilizer. The modified shell powder is combined with other raw materials to form a bio-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the shell powder has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forms a colloidal film on the surface of fertilizer particles, and forms a soil on the surface of fertilizer particles together with its rich amino acids and beneficial trace elements. Beneficial microbial culture medium promotes microbial proliferation in large quantities; at the same time, bacteriostasis and bactericidal ability are achieved by loading active nano-titanium dioxide; shell powder modification is catalyzed by calcination using titanium dioxide, sodium citrate and 1(3-hydroxypropyl) Cyclopentanol mixed reagent. The fertilizer of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best application effect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by compounding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microbial microbial agent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moting crop growth,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and colony species, and resisting pests and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肥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是保持和提高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肥料依据成分主要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肥料等种类。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所含各种养分种类齐全,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品质。但是有机肥料所含养分浓度低,施入土壤后要经微生物分解、腐烂后才能释放出养分,养分释放慢,适宜做基肥而不适宜做追肥。无机肥料所含成分较单纯,养分含量高,大多易溶于水,肥效快,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快速有效的养分供应。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用量过高,加上不合理施用等问题,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物肥料是一类微生物活体制品,具有效果好、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微生物肥料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主要品种是根瘤菌肥料,我国筛选和构建高效微生物肥料菌株的手段落后,肥料菌种缺少创新,种类少,限制了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08512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按干基重量份,其组分如下:发酵豆饼30-60份,硝酸钾20-50份,磷酸二铵5-20份,纳米级纳豆粉0.5-2份,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0.5-2份。本专利技术所制造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以同时给作物提供有机养分、无机养分和微生物养分,且具有硫含量低的特点,能改良土壤,防止土壤酸化,改善作物品质,肥料利用率比单纯施用普通化肥相对提高30%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0%以上。本肥料所采用成份均可简单得到,生产成本低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然而,该肥料并未提高作物的免疫能力,且肥料施用时段没有具体规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利用贝壳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胶体膜,且与自身富含的氨基酸及有益微量元素一同在肥料颗粒表面构成一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培养基,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通过负载活性纳米二氧化钛实现抑菌、杀菌能力;通过复配不同比例的微生物菌剂实现不同时段肥料施用的效果最佳;该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和菌落群种、抗病虫害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用菌种购自上海碧莱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该生物质炭为经改性的贝壳粉。作为优选,贝壳粉制备方法为:将贝壳经酸浸泡0.5-1h,然后经碱溶液螺旋水洗机洗涤0.1-0.2h,经螺旋水洗机清水洗涤0.1-0.2h,再经除盐,脱脂后经滚筒脱水筛脱水干燥,进入烘干机进行850-900℃煅烧催化,冷却后再微纳米粉粹,超细研磨,制得微纳米贝壳粉。进一步优选,贝壳粉制备中所用酸为盐酸,碱为氢氧化钠;且盐酸浓度为质量分数0.6-1.0%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质量分数0.4-0.9%氢氧化钠。进一步优选,贝壳粉煅烧催化采用质量比为1:1:2-3的二氧化钛、柠檬酸钠和1-(3-羟基正丙基)环戊醇,柠檬酸钠和1-(3-羟基正丙基)环戊醇具有增益效果,能够改善贝壳粉表面孔隙结构,增加其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二氧化钛的负载量和有利于负载均匀;能够在贝壳粉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保护层,提高其负载二氧化钛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二氧化钛变性、流失,最终可提高负载型贝壳粉对细菌或病毒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作物对虫害的免疫功能。贝壳粉碳酸钙经850℃-900℃煅烧后为多孔纤维状双螺旋体结构,由于贝壳粉粒度具有“分子筛”结构特点,螺旋体多孔性能强,空隙率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很快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胶体膜,且自身富含氨基酸及有益微量元素:钙、磷、锰、锌、铜、钾、镁,能够在肥料颗粒表面构成一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抗渗透压能力,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同时胶体膜包裹根系,也可以降低有害生物对植株的侵害;贝壳粉具有抑菌、杀菌能力,是通过在贝壳粉碳酸钙微孔中负载活性纳米二氧化钛实现,纳米级二氧化钛负载到贝壳粉碳酸钙的微孔之中后,与贝壳粉碳酸钙是一种紧密且牢固的结合;可以长久的释放出负氧离子起到杀菌抗病毒作用。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包括如下组分,重量份配比为:微生物菌液10-80份、贝壳粉5-25份、腐殖酸5-25份、尿素5-25份、磷酸一铵5-25份、磷酸二氢钾5-25份、硫酸钾2-30份、微量元素2-10份。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为:将微生物菌液和其余组分混合吸附;经过混拌、破碎、筛分制得粉剂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或者经过混拌、破碎、造粒、烘干、筛分制得颗粒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作为优选,微生物菌液由光合细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所得。进一步优选,根据肥料的施用时段选择光合细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配比;如:撒种后短期内施肥,光合细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重量份比1:3-5复配,此阶段主要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提高地温,刺激作物根系发育;农作物快速生长阶段,选择光合细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重量份比3-5:1复配,这是因为农作物快速生长阶段能量消耗过快,易造成根部等缺氧,于是可利用光合细菌在缺氧情况下仍可进行光合作用的优势,此外,光合细菌还能够吸收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或合成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菌体蛋白,有效促进农作物抗病增产。作为优选,微量元素为镁、铜、锰、铁、硼、锌、钼、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该肥料所采用成份均可简单得到,生产成本低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该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和菌落群种、抗病虫害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利用贝壳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胶体膜,且与自身富含的氨基酸及有益微量元素一同在肥料颗粒表面构成一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培养基,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通过负载活性纳米二氧化钛实现抑菌、杀菌能力;通过复配不同比例的微生物菌剂实现不同时段肥料施用的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范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实施方式中,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其原料组分包含微生物菌液,该微生物菌液优选为光合细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所得;其中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即使在缺氧情况下,光合细菌能有效将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吸收,组成菌体本身,同时,形成优势菌落群,有利于改善土壤中菌落群种,促进农作物生长;即光合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等化学过程,还可合成无毒、无副作用且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菌体蛋白,且自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免疫因子等营养成分;可很好应用于农作物抗病增产;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解磷解钾的作用,液体发酵液及其产物还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作用。在完成生命周期时,枯草芽孢杆菌不断的的繁殖、不断的吸收肥料中的营养成分变成自身的机体物质,不断的死亡,从而实现了无机养分有机化,减少了淋溶、挥发等养分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作物产值,减少了化肥污染;微生物的迅速大量繁殖,不断释放能量,可以提高地温,促进作物早生快发,提前成熟;土壤中的微生物多了,有机质分解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炭为经改性的贝壳粉;所述改性用混合试剂为二氧化钛、柠檬酸钠和1‑(3‑羟基正丙基)环戊醇。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炭为经改性的贝壳粉;所述改性用混合试剂为二氧化钛、柠檬酸钠和1-(3-羟基正丙基)环戊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制备方法为:将贝壳经酸浸泡,然后经碱洗、水洗、除盐、脱脂后干燥,再于850-900℃煅烧催化,冷却后微纳米粉粹,超细研磨,制得微纳米贝壳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改性方法为采用质量比为1:1:2-3的二氧化钛、柠檬酸钠和1-(3-羟基正丙基)环戊醇混合试剂辅助贝壳粉煅烧催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浓度质量分数0.6-1.0%的盐酸,碱为浓度质量分数0.4-0.9%的氢氧化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物质炭的肥料包括如下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卫卓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