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及其调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31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包括与旋耕机行走机构相连的悬挂机构、旋耕机构、调节机构、复位机构和控制器,悬挂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支撑杆顶部的悬挂板,悬挂板通过三点连接方式连接旋耕机行走机构,旋耕机构包括罩壳和安装于罩壳内部的旋转刀具,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支撑杆底端的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一对滑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罩壳顶端的两侧,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组、第二弹簧组和第三弹簧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平准确度高,且调整速度快,提高了旋耕机的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Leveling Mechanism of Rotary Tiller and Its Leve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eveling mechanism of a rotary tiller, which comprises a suspension mechanism, a rotary tillage mechanism, a regulating mechanism, a reset mechanism and a controller connected with the walking mechanism of the rotary tiller. The suspen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rod and a suspension plate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The suspension plate connects the walking mechanism of the rotary tiller through a three-point connection mode. The rotary tillage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ver and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cover.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vertical plate, a first fixing plate and a second fixing plate vertically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rod. A pair of sli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plate. The bottom parts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housing respectively. The resett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spring group, the second spring group and the third spring group.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high leveling accuracy, fast adjustment speed, and improve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rotary t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及其调平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耕机
,具体涉及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及其调平方法。
技术介绍
旋耕机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正确使用和调整旋耕机,对保持其良好技术状态,确保耕作质量是很重要的。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旋耕机的一侧车轮行进在未耕地上,一侧车轮行进在已耕地上,会造成旋耕机的倾斜行走,进而导致旋耕机构与地面之间会产生倾角,需要通过手动调平机具来保证作业效果,然而由于田间作业情况复杂,地面凹凸不平,需要在每个作业行程进行手动调平,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不高,导致工作效果差和工作效率低。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旋耕机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及其调平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平准确度高,且调整速度快,提高了旋耕机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包括与旋耕机行走机构相连的悬挂机构、旋耕机构、调节机构、复位机构和控制器,悬挂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支撑杆顶部的悬挂板,悬挂板通过三点连接方式连接旋耕机行走机构,旋耕机构包括罩壳和安装于罩壳内部的旋转刀具,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支撑杆底端的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一对滑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罩壳顶端的两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端两侧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顶部设置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中,以使连接杆和竖板滑动连接在一起,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组、第二弹簧组和第三弹簧组,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调节模块、处理模块、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优选地,前述滑块还连接有滑动电机,滑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调节模块相连。再优选地,前述第一弹簧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的底端左侧和罩壳的顶端左侧,可带动罩壳左侧恢复至原位,以节省对滑动电机的消耗和投资成本。更优选地,前述第二弹簧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的底端右侧和罩壳的顶端右侧,可带动罩壳右侧恢复至原位,以节省对滑动电机的消耗和投资成本。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三弹簧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的底端中部和罩壳的顶端中部,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罩壳两侧在升降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可保证作业的稳定性。再优选地,前述第一弹簧组、第二弹簧组和第三弹簧组均包括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弹簧。具体地,前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罩壳两侧内壁的底端,且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的安装高度相同,可分别用于感应罩壳左侧底部和右侧底部距地面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前述竖板的长度与罩壳的长度相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旋耕机行走机构开始带动旋耕机行走,第一距离传感器对罩壳底端左侧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第二距离传感器对罩壳底端右侧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检测后的结果通过导线传至控制器;S2、若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传感器,则控制器发出信号给调节模块,位于罩壳顶端左侧的滑动电机带动左侧的连接杆向下移动,以带动罩壳左侧的下移,直至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与第二距离传感器相同;S3、若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传感器,则控制器发出信号给调节模块,位于罩壳顶端右侧的滑动电机带动右侧的连接杆向下移动,以带动罩壳右侧的下移,直至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与第二距离传感器相同;S4、完成旋耕作业,罩壳两侧高度需要恢复至原位时,关闭滑动电机,通过第一弹簧组和第二弹簧组带动罩壳两侧高度回至原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平准确度高,且调整速度快,提高了旋耕机的工作效率;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可分别用于感应罩壳左侧底部和右侧底部距地面之间的距离,若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不同,则罩壳较高一侧顶端的滑动电机带动该侧的连接杆向下移动,以带动罩壳该侧的下移,直至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与第二距离传感器相同,旋转刀具即与作业地面相平行,以便进行更好的旋耕作业,保持旋耕深度的一致;通过第一弹簧组和第二弹簧组可以带动罩壳两侧高度回至原位,以节省对滑动电机的消耗和投资成本;第三弹簧组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罩壳两侧在升降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可保证作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器的工作连接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距离传感器,2、第二距离传感器,3、支撑杆,4、悬挂板,5、罩壳,6、旋转刀具,7、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竖板,10、滑轨,11、连接杆,12、第一弹簧组,13、第二弹簧组,14、第三弹簧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见图1和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包括与旋耕机行走机构相连的悬挂机构、旋耕机构、调节机构、复位机构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调节模块、处理模块、第一距离传感器1和第二距离传感器2。悬挂机构包括支撑杆3和固定于支撑杆3顶部的悬挂板4,悬挂板4通过三点连接方式连接旋耕机行走机构,旋耕机构包括罩壳5和安装于罩壳5内部的旋转刀具6。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支撑杆3底端的竖板9、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竖板9的长度与罩壳5的长度相同。竖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一对滑轨10,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罩壳5顶端的两侧,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的顶端两侧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后端顶部设置有与滑轨10相对应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10中,以使连接杆11和竖板9滑动连接在一起,滑块还连接有滑动电机,滑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调节模块相连。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组12、第二弹簧组13和第三弹簧组14,第一弹簧组12、第二弹簧组13和第三弹簧组14均包括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弹簧。第一弹簧组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9的底端左侧和罩壳5的顶端左侧,可带动罩壳5左侧恢复至原位,以节省对滑动电机的消耗和投资成本。第二弹簧组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9的底端右侧和罩壳5的顶端右侧,可带动罩壳5右侧恢复至原位,以节省对滑动电机的消耗和投资成本。第三弹簧组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9的底端中部和罩壳5的顶端中部,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罩壳5两侧在升降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可保证作业的稳定性。第一距离传感器1和第二距离传感器2分别设置于罩壳5两侧内壁的底端,且第一距离传感器1和第二距离传感器2的安装高度相同,可分别用于感应罩壳5左侧底部和右侧底部距地面之间的距离。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的调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旋耕机行走机构开始带动旋耕机行走,第一距离传感器1对罩壳5底端左侧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第二距离传感器2对罩壳5底端右侧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检测后的结果通过导线传至控制器;S2、若第一距离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旋耕机行走机构相连的悬挂机构、旋耕机构、调节机构、复位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支撑杆顶部的悬挂板,所述悬挂板通过三点连接方式连接旋耕机行走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罩壳和安装于罩壳内部的旋转刀具,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支撑杆底端的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一对滑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罩壳顶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端两侧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顶部设置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中,以使连接杆和竖板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组、第二弹簧组和第三弹簧组,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调节模块、处理模块、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旋耕机行走机构相连的悬挂机构、旋耕机构、调节机构、复位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支撑杆顶部的悬挂板,所述悬挂板通过三点连接方式连接旋耕机行走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罩壳和安装于罩壳内部的旋转刀具,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支撑杆底端的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一对滑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罩壳顶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端两侧均垂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顶部设置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中,以使连接杆和竖板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组、第二弹簧组和第三弹簧组,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调节模块、处理模块、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还连接有滑动电机,所述滑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调节模块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的底端左侧和罩壳的顶端左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的底端右侧和罩壳的顶端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自动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板的底端中部和罩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殿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海润行知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