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32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墨水制备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搅拌装置、碾碎装置和均质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上部固定有上盖,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与搅拌桶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碾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操作盘;均质装置包括一反应腔,反应腔上表面固定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加料口,密封盖下端连接一可转动的均质主轴,均质主轴设于反应腔内,均质主轴上由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均质部、第二均质部和第三均质部;搅拌装置内物料烘干成墨膏后进入碾碎装置,经过碾碎后的粉末进入均质装置融合均质得到墨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款高效制作喷墨打印机用的墨水和数码印花用的墨水,其步骤简单,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制作墨水的效率和品质。

Ink prepar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k prepar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interconnected stirring device, a crushing device and a homogenizing device. The stirring device comprises a stirring barrel, the upper part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n upper cover, and a steam input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barrel through a conveying channel; the crush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nd an operating plate on the base; and the homogenizing device comprises a reaction chamber.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is fixed with a sealing cov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opening,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ealing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homogeneous spindle. The homogeneous spindle is arranged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The first homogeneous part, the second homogeneous part and the third homogeneous part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of the homogeneous spindle. The materials in the mixing device are dried into ink paste and then enter the grinding device, and the powder after grinding enters the homogenizing device. Fusion homogenization to get i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k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inkjet printers and an ink for digital printing. The steps are simple, the manual intervention is reduced, and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ink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水制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款制作喷墨打印机用的墨水和数码印花用的墨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墨水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颜料型喷墨墨水用于喷墨打印机,销售量大,颜料墨水一般用碳黑和有机颜料制造,其色质由碳素和有机颜料构成,用于办公打印和图文输出,不受空气和酸碱的影响,输出的文件和图案能够长期保存。普通墨水不耐久藏,贮存到相当时候会起会起变化,致使颜料色素下沉。在墨水生产过程中,均质是决定墨水好坏的关键步骤,如何使其在长时间保存的同时,颜料颗粒不下沉,取决于均质器的均质效果。现有的墨水制备需要对墨膏进行碾碎处理,一般采用人工碾碎,这种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不利于墨水的自动化生产。如何设计一款制墨水品质效果更好的装置,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墨水制备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墨水制备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搅拌装置、碾碎装置和均质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上部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与搅拌桶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所述碾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机座,所述主机座上设有操作盘;所述均质装置包括一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上表面固定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加料口,所述密封盖下端连接一可转动的均质主轴,所述均质主轴设于反应腔内,所述均质主轴上由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均质部、第二均质部和第三均质部;墨水制备系统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装置内各部件连接;搅拌装置内物料烘干成墨膏后进入碾碎装置,经过碾碎后的粉末进入均质装置融合均质得到墨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搅拌部件,所述搅拌桶内设有中心的主搅拌装置、两侧的页片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所述主搅拌装置内设有将搅拌桶内液体抽出的设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设有泄压出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泄压出口和蒸汽出口通过自动阀门控制,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搅拌桶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操作盘四周设有A个可翻转的碾压辊,其中A≥2,所述操作盘上设有若干头尾叠加的扇形支撑片,若干扇形支撑片下部连接有转动驱动装置和摆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和摆动驱动装置控制扇形支撑片组成一个用于承接碾料的密封式承接盘和碾料碾成粉后协助粉末收集的分离式结构;所述操作盘内还有物料吸收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碾压辊后侧设有驱动轴和碾压辊电机,所述碾压辊电机固定在一翻转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侧部连接有主支撑座,所述主支撑座上部设有夹持座,所述翻转座通过中间贯穿的一定轴,转动地设于夹持座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应腔与所述出料口衔接处设有感应控制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均质部包括B个圆周阵列在均质主轴外表面的页片,所述页片为倒置的梯形结构,其中B≥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页片表面设有若干导料孔,所述导料孔为圆形、三角形和矩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墨水制备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搅拌装置、碾碎装置和均质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上部固定有上盖,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与搅拌桶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碾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操作盘;均质装置包括一反应腔,反应腔上表面固定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加料口,密封盖下端连接一可转动的均质主轴,均质主轴设于反应腔内,均质主轴上由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均质部、第二均质部和第三均质部;搅拌装置内物料烘干成墨膏后进入碾碎装置,经过碾碎后的粉末进入均质装置融合均质得到墨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款高效制作喷墨打印机用的墨水和数码印花用的墨水,其步骤简单,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制作墨水的效率和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部件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碾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均质装置结构示意图。搅拌装置1,搅拌11,蒸汽输入机构12,输送通道121,螺旋搅拌电机13,螺旋转轴131,螺旋页片132,主驱动装置14,吸液转轴141,搅拌管142,页片搅拌电机15,页片转轴151,搅拌页片152,显示器16,碾碎装置2,主机座21,底座211,操作盘22,碾压辊23,驱动轴231,碾压辊电机232,主支撑座24,夹持座241,第一气缸25,翻转座251,第二气缸26,均质装置3,密封盖31,反应腔32,出料口321,均质电机33,均质主轴34,第一均质部35,导料孔35,第二均质部36,第三均质部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墨水制备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搅拌装置1、碾碎装置2和均质装置3,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桶11,搅拌桶11上部固定有上盖,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121,与搅拌桶11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12;碾碎装置2包括底座211,底座211上设有主机座21,主机座21上设有操作盘22;均质装置3包括一反应腔32,反应腔32上表面固定有密封盖31,密封盖31上设有加料口,密封盖31下端连接一可转动的均质主轴34,均质主轴34设于反应腔32内,均质主轴34上由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均质部35、第二均质部36和第三均质部37;墨水制备系统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装置内各部件连接;搅拌装置1内物料烘干成墨膏后进入碾碎装置2,经过碾碎后的粉末进入均质装置融合均质得到墨水。如图2所示,搅拌桶11内设有中心的主搅拌装置、两侧的页片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121,与搅拌桶11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12;主搅拌装置内设有将搅拌桶11内液体抽出的设备。上盖上设有泄压出口和蒸汽出口,泄压出口和蒸汽出口通过自动阀门控制,搅拌桶1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搅拌桶11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器16,蒸汽搅拌装置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蒸汽搅拌装置内各部件连接。螺旋搅拌装置包括一固定在上盖上的螺旋搅拌电机13,螺旋搅拌电机13下部连接有螺旋转轴131,螺旋转轴设于搅拌桶11内,螺旋转轴下部固定有螺旋页片132。页片搅拌装置包括一固定在上盖上的页片搅拌电机15,页片搅拌电机15下端连接页片转轴151,页片转轴151设于搅拌桶11内;页片转轴151下部固定有C层搅拌页片152,搅拌页片水平放置,其中C≥2。主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上盖上的主驱动装置14,主驱动装置14下端连接一吸液转轴141,吸液转轴141下端连接若干搅拌管142。搅拌管142为L型结构,其水平部与吸液转轴141下端连接,其竖直部与靠近搅拌桶11内壁。搅拌管142的水平部为中通管,中通管上设有若干吸液孔,吸液孔上设有控制阀,中通管与吸液转轴141连通。主驱动装置14包括主轴电机和吸液泵,吸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墨水制备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搅拌装置(1)、碾碎装置(2)和均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桶(11),所述搅拌桶(11)上部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121),与搅拌桶(11)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12);所述碾碎装置(2)包括底座(211),所述底座(211)上设有主机座(21),所述主机座(21)上设有操作盘(22);所述均质装置(3)包括一反应腔(32),所述反应腔(32)上表面固定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有加料口,所述密封盖(31)下端连接一可转动的均质主轴(34),所述均质主轴(34)设于反应腔(32)内,所述均质主轴(34)上由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均质部(35)、第二均质部(36)和第三均质部(37);墨水制备系统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装置内各部件连接;搅拌装置(1)内物料烘干成墨膏后进入碾碎装置(2),经过碾碎后的粉末进入均质装置融合均质得到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墨水制备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搅拌装置(1)、碾碎装置(2)和均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桶(11),所述搅拌桶(11)上部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通过一输送通道(121),与搅拌桶(11)连通的蒸汽输入机构(12);所述碾碎装置(2)包括底座(211),所述底座(211)上设有主机座(21),所述主机座(21)上设有操作盘(22);所述均质装置(3)包括一反应腔(32),所述反应腔(32)上表面固定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有加料口,所述密封盖(31)下端连接一可转动的均质主轴(34),所述均质主轴(34)设于反应腔(32)内,所述均质主轴(34)上由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均质部(35)、第二均质部(36)和第三均质部(37);墨水制备系统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装置内各部件连接;搅拌装置(1)内物料烘干成墨膏后进入碾碎装置(2),经过碾碎后的粉末进入均质装置融合均质得到墨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桶(11)内设有搅拌部件,所述搅拌桶(11)内设有中心的主搅拌装置、两侧的页片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所述主搅拌装置内设有将搅拌桶(11)内液体抽出的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泄压出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泄压出口和蒸汽出口通过自动阀门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佳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