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核桃砸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08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部分为砸壳区和上料区,所述机壳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砸壳机还包括驱动装置、破壳装置、运料装置、控制装置;所述破壳装置包括与凸轮轴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转动连接在机壳砸壳区上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带柄的砸壳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实现核桃砸壳的全自动化,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加工效率高;改变现有核桃破壳机挤压核桃破壳原理,实现仿人工锤砸式破壳方式破壳取仁;利用手柄来调节落锤高度,从而达到调节锤击力度的作用,以适应不同品种核桃的要求。

Fully automatic walnut shell crush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ocessing machinery for agricultural by-products,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walnut shell crusher; an automatic walnut shell crusher includes a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divided into a shell crushing area and a feeding area; the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the shell crusher also includes a driving device, a shell crushing device, a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and the shell crush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vex device. The rotating axle parallel to the axle and located o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axl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crushing area, and the rotating axle is connected with several vertical shell crushing hammers with handle; the device realizes the full automation of walnut shell crushing,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preparation cost and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changes the existing walnut shell crushing principle of walnut crusher, and realizes artificial hammer crushing. The shell-breaking method is used to break the shell and take the kernel, and the handle is used to adjust the drop weight height,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adjusting the hammering force,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walnut varie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核桃砸壳机
本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核桃仁主要通过人工敲碎或是破壳机机械化挤压核桃壳得到核桃仁。人工敲碎耗费人力及时间,效率低下;而现有破壳机一体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低,某些破壳工序需要操作人员介入,降低加工效率,还存在针对不同品种的核桃,破壳的力度无法调节;同时存在结构复杂,设备昂贵,破壳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核桃破壳方法和破壳装置效率低下、针对不同品种的核桃,破壳的力度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部分为砸壳区和上料区,所述机壳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砸壳机还包括驱动装置、破壳装置、运料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有偏心凸轮的凸轮轴以及用于驱动凸轮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凸轮轴水平设置,所述凸轮轴转动连接在机壳内砸壳区上部,所述凸轮轴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破壳装置包括与凸轮轴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转动连接在机壳砸壳区上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带柄的砸壳锤,砸壳锤与柄的一端连接,柄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延伸段,延伸段可与偏心凸轮相互接触;偏心凸轮旋转带动砸壳锤在竖直平面内做抬起并落下的往复运动;所述运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壳内部的三个链轮,围绕三个链轮的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三个链轮分别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其中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位于机壳内砸壳区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链轮位于机壳内上料区的底部,所述输送带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装料盘,相邻装料盘的间距与相邻砸壳锤之间的间距一致且砸壳锤落下时正好砸入装料盘内,每个装料盘能装一个核桃;所述运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区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且中部带有凹槽的滚轮以及驱动滚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滚轮的凹槽与输送带上的装料盘相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机壳与输送带相对应的左部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砸壳区的控制器以及设置在凸轮轴附近的第一传感器和设置在第一链轮附近的第二传感器,所述偏心凸轮靠近第一传感器的一端设有感应点,第一链轮上也设有感应点;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本技术核桃砸壳机的工作原理为,第二电机驱动链轮转动带动输送带传动,经上料区倒入的核桃经传送带运输至滚轮下方,滚轮由第三电机驱动一直转动。输送带上的核桃经过滚轮的凹槽后,使得每个装料盘内均装有一个核桃。当第一链轮上感应点被第二传感器感应到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输送带停止传动,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驱动凸轮轴转动,带动偏心凸轮转动,(偏心凸轮的前端在转动前搭接并压在破壳装置的延伸段上,使破壳装置转轴不能转动),偏心凸轮的前端离开破壳装置的延伸段,使得破壳装置转轴可以转动,从而使砸壳锤落下砸入其下方相对应的装料盘内将核桃破壳。此时偏心凸轮刚好旋转一圈时即第一传感器感应到偏心凸轮的感应点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凸轮轴停止转动,偏心凸轮的前端在转动前搭接并压在破壳装置的延伸段上,使破壳装置转轴不能转动;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又开始工作,链轮转动带动输送带传动,被破壳的核桃被输送至出料口时,核桃自动落入出料口。当第一链轮上感应点被第二传感器感应到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所有核桃都被破壳。所述核桃砸壳机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砸壳区的与两个轴承座相邻的两个偏心轮,两个偏心轮通过轴连接,轴的一端蜗轮的中心连接,所述蜗轮旋配有蜗杆,所述蜗杆伸出机壳的外部连接有手柄。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落锤高度,旋转手柄,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再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会挤压凸轮轴的两端连接的轴承座移动,凸轮轴与破壳装置的转轴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使偏心凸轮与破壳装置的延伸段的重合部分会产生变化,当凸轮轴与破壳装置的转轴距离缩短时,偏心凸轮与破壳装置的延伸段的重合部分加大,导致落锤高度会增加。当凸轮轴与破壳装置的转轴距离加长时,偏心凸轮与破壳装置的延伸段的重合部分减小,导致落锤高度会减小。根据不同核桃品种外壳的的硬度,调节砸壳锤的落锤高度,达到调节锤击力度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装置实现核桃砸壳的全自动化,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加工效率高。改变现有核桃破壳机挤压核桃破壳原理,实现仿人工锤砸式破壳方式破壳取仁。利用手柄来调节落锤高度,从而达到调节锤击力度的作用,以适应不同品种核桃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全自动核桃砸壳机的俯视图。图2为全自动核桃砸壳机的前视图。图3为全自动核桃砸壳机的左视图。图中标记如下:1-机壳,2-偏心凸轮,3-凸轮轴,4-转轴,5-砸壳锤,6-输送带,7-第二电机,8-第一链轮,9-第二链轮,10-第三链轮,11-装料盘,12-滚轮,13-第一电机,14-控制器,15-第一传感器,16-第二传感器,17-轴承座,18-偏心轮,19-轴,20-蜗轮,21-蜗杆,22-手柄,23-支撑架,24-延伸段,25-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分为砸壳区和上料区,破壳区位于机壳左侧,上料区位于机壳右侧;所述机壳1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砸壳机还包括驱动装置、破壳装置、运料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有偏心凸轮2的凸轮轴3以及用于驱动凸轮轴3转动的第一电机13;所述凸轮轴3水平设置,所述凸轮轴3转动连接在机壳1内砸壳区上部,所述凸轮轴3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座17;所述破壳装置包括与凸轮轴3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转动连接在机壳1砸壳区上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连接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带柄的砸壳锤5,砸壳锤5与柄的一端连接,柄的另一端与转轴4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延伸段24,延伸段24可与偏心凸轮2相互接触;偏心凸轮2旋转带动砸壳锤5在竖直平面内做抬起并落下的往复运动;所述运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壳1内部的三个链轮,围绕三个链轮的输送带6以及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二电机7,所述三个链轮分别为第一链轮8、第二链轮9、第三链轮10,其中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9位于机壳1内砸壳区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链轮10位于机壳1内上料区的底部,所述输送带6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装料盘11,相邻装料盘11的间距与相邻砸壳锤5之间的间距一致且砸壳锤5落下时正好砸入装料盘11内,每个装料盘11能装一个核桃;所述运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区位于输送带6上方的且中部带有凹槽的滚轮12以及驱动滚轮12转动的第三电机25,所述滚轮12的凹槽与输送带6上的装料盘11相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机壳1与输送带6相对应的左部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砸壳区的控制器14以及设置在凸轮轴3附近的第一传感器15和设置在第一链轮8附近的第二传感器16,所述偏心凸轮2靠近第一传感器15的一端设有感应点,第一链轮8上也设有感应点;所述第一电机13与第二电机7均与控制器14连接。所述核桃砸壳机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砸壳区的与两个轴承座17相邻的两个偏心轮18,两个偏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分为砸壳区和上料区,所述机壳(1)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砸壳机还包括驱动装置、破壳装置、运料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有偏心凸轮(2)的凸轮轴(3)以及用于驱动凸轮轴(3)转动的第一电机(13);所述凸轮轴(3)水平设置,凸轮轴(3)转动连接在机壳(1)内砸壳区上部,所述凸轮轴(3)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座(17);所述破壳装置包括与凸轮轴(3)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转动连接在机壳(1)砸壳区上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连接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带柄的砸壳锤(5),砸壳锤(5)与柄的一端连接,柄的另一端与转轴(4)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延伸段(24),延伸段(24)可与偏心凸轮(2)相互接触;偏心凸轮(2)旋转带动砸壳锤(5)在竖直平面内做抬起并落下的往复运动;所述运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壳(1)内部的三个链轮,围绕三个链轮的输送带(6)以及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二电机(7),所述三个链轮分别为第一链轮(8)、第二链轮(9)、第三链轮(10),其中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9)位于机壳(1)内砸壳区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链轮(10)位于机壳(1)内上料区的底部,所述输送带(6)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装料盘(11),相邻装料盘(11)的间距与相邻砸壳锤(5)之间的间距一致且砸壳锤(5)落下时正好砸入装料盘(11)内,每个装料盘(11)能装一个核桃;所述运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区位于输送带(6)上方的且中部带有凹槽的滚轮(12)以及驱动滚轮(12)转动的第三电机(25),所述滚轮(12)的凹槽与输送带(6)上的装料盘(11)相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机壳(1)与输送带(6)相对应的左部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砸壳区的控制器(14)以及设置在凸轮轴(3)附近的第一传感器(15)和设置在第一链轮(8)附近的第二传感器(16),所述偏心凸轮(2)靠近第一传感器(15)的一端设有感应点,第一链轮(8)上也设有感应点;所述第一电机(13)与第二电机(7)均与控制器(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核桃砸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分为砸壳区和上料区,所述机壳(1)的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砸壳机还包括驱动装置、破壳装置、运料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有偏心凸轮(2)的凸轮轴(3)以及用于驱动凸轮轴(3)转动的第一电机(13);所述凸轮轴(3)水平设置,凸轮轴(3)转动连接在机壳(1)内砸壳区上部,所述凸轮轴(3)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座(17);所述破壳装置包括与凸轮轴(3)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转动连接在机壳(1)砸壳区上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连接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带柄的砸壳锤(5),砸壳锤(5)与柄的一端连接,柄的另一端与转轴(4)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延伸段(24),延伸段(24)可与偏心凸轮(2)相互接触;偏心凸轮(2)旋转带动砸壳锤(5)在竖直平面内做抬起并落下的往复运动;所述运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壳(1)内部的三个链轮,围绕三个链轮的输送带(6)以及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二电机(7),所述三个链轮分别为第一链轮(8)、第二链轮(9)、第三链轮(10),其中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9)位于机壳(1)内砸壳区并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链轮(10)位于机壳(1)内上料区的底部,所述输送带(6)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装料盘(11),相邻装料盘(11)的间距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军武东平辛惠芬肖波田娟王侯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