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97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包括设有活塞的腔体,所述活塞将所述腔体分成用于容纳空气的第一腔体和用于盛装物料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出料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的压缩装置,用于向第一腔体内输送空气,使得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推动活塞向第二腔体方向运动,活塞挤压物料从出料口排出,所述压缩装置包括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相配合的压缩活塞、设于所述压缩活塞上的套筒及一端作用于所述套筒底部的压缩件。可避免物料的二次污染,减少了物料的损耗浪费;压缩装置不设于盛装物料的腔体内,增加了储料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可有效防止物料被氧化,提高物料的使用效果;结构稳定、出料速度快。

A Separated Bottle Container for Easy Dischar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ttle container for easy discharging, including a cavity with a piston, which divides the cavity into a first cavity for holding air and a second cavity for filling materials. The secon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a compression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for conveying air to the first cavity so as to make the air in the first cavity. The compressor includes a first valve, a compressed piston matched with the first valve, a sleeve arranged on the compressed piston and a compression piece at one end acting on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It can avoid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of materials and reduce the wastage of materials; the compression device is not located in the cavity of materials, which increases the storage space and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pace;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materials from being oxidized and improve the use effect of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discharge speed is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分装瓶容器的结构和容量规格有很多种,但通常储存液体状的日化用品,如乳液、水、啫喱等的分装瓶容器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论分装瓶容器的结构如何,在挤压物料的过程中,物料都会经过分装瓶容器的压缩装置排出容器,即使物料用完了,分装瓶容器的压缩装置内始终残留有一部分物料无法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压缩装置会占据一部分空间,使得分装瓶容器的储料空间较低;而且有的分装瓶容器在使用中压缩排出物料的过程,会使得分装瓶容器内的空气越来越多,物料与空气的接触也逐渐增加,物料的氧化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影响物料的使用效果,特别是在分装瓶容器用来分装储存价格高昂化妆品时,尤为突出;另外有些分装瓶内的压缩装置设置不合理,导致出料速度较慢,极大影响了分装瓶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盛装物料与空气接触、防止二次污染、减少物料浪费、空间利用率高、出料速度快的分装瓶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包括设有活塞的腔体,所述活塞将所述腔体分成用于容纳空气的第一腔体和用于盛装物料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出料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的压缩装置,用于向第一腔体内输送空气,使得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推动活塞向第二腔体方向运动,活塞挤压物料从出料口排出,所述压缩装置包括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相配合的压缩活塞、设于所述压缩活塞上的套筒及一端作用于所述套筒底部的压缩件;物料存放在分装瓶容器的第二腔体内,物料在排出的过程中不经过压缩装置,可避免二次污染,使得物料不会残留在压缩装置中,造成物料的浪费;将压缩装置设于盛装物料的第二腔体之外,可增加储料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压缩装置将空气输送给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推动活塞挤压物料从第二腔体中排出,整个过程中物料始终不与空气进行接触,因而可有效防止物料被空气氧化,延长了物料的保质期限,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使用效果;压缩件直接控制压缩活塞的运动,不仅简单方便,而且使得压缩活塞易于运动,大大提高了出料速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呈“工”字型结构,包括第一横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横部相连的竖板及与所述竖部另一端相连的第二横部;第一阀门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不仅便于第一阀门与压缩活塞进行配合运动,便于压缩活塞带动第一阀门进行运动,而且“工”字型的结构较稳定,可提高整个压缩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设有一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横部上,另一端延伸至竖部上,第一通气道处于开启状态时,外界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一通气道的设置可便于压缩活塞带动第一阀门的运动的同时,又可对第一通气道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极大提高了压缩活塞的功能性。进一步的,所述压缩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活塞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向下按压推进驱动装置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驱动装置向上复位时,第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向下挤压推进驱动装置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第一腔体内,可保证驱动装置在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逐渐增大;驱动装置向上复位时,第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第一腔体与外界相连通,此时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第一腔体内,在按压部继续向上复位时,可从外界不断补充空气至第一腔体,平衡第一腔体内的气压变化。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按压部、设于按压部上的第一凹槽、一端作用于第一凹槽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限位部及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腔体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腔体上;向下按压按压部时,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按压部压缩第一弹性件可沿着腔体向下运动,既提高了第一弹性件的稳定性,又起到了很好的防尘效果;按压部复位时,限位部与限位件相互配合,可有效防止上壳体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出第一凹槽,影响分装瓶容器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向下按压所述按压部后,第一腔体内的气压大于分装瓶容器外部的气压;当第一腔体内的气压大于分装瓶容器外部的气压时,为了平衡第一腔体的气压,第一腔体的空气通过推动活塞挤压物料从第二腔体中排出,实现分装瓶容器的排料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上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压缩件的另一端相连;连接件的设置,可使按压部带动压缩件运动,而压缩件带动压缩活塞和第一阀门运动,进而控制第一腔体内的气压变化。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活塞与第二横部接触时,第一通气道关闭;所述压缩活塞与第一横部接触时,第一通气道开启;当按压按压部向下运动时,压缩活塞与第二横部相接触,此时第一通气道关闭,外界空气无法进入第一腔体内;当按压部复位时,压缩活塞与第一横部相接触,此时第一通气道打开,第一腔体与外界相通,即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第一腔体内。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为螺接配合;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为螺接配合,一方面便于压缩装置的维修与更换,可提高容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便于下壳体的装料。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盖体;出料口处设置盖子,既可防止物料的泄露,又可防止灰尘的进入,且使得分装瓶容器便于携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物料不经过压缩装置,避免物料的二次污染,减少了物料的损耗浪费;压缩装置不设于盛装物料的腔体内,增加了储料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物料不与空气接触,防止物料被氧化,提高物料的使用效果;结构稳定、出料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二。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4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包括腔体1、活塞5、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出料口41及压缩装置,所述腔体1为一上部开口的圆筒,该圆筒由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轻便,圆筒形状便于手部持握;所述活塞5为一塑料圆片,该塑料圆片与腔体内部密封配合,该活塞5将腔体1分成用于容纳空气的第一腔体3和用于盛装物料的第二腔体4,所述第二腔体4侧壁上延伸出出料口41,用于物料的排出,优选的,出料口处可通过螺纹安装一盖子42,既可防止物料的泄露,又可防止灰尘的进入,且使得分装瓶容器便于携带;所述腔体1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6,所述上壳体2的下端内壁设有内螺纹21,下壳体6上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2,所述内螺纹21和外螺纹12相互配合,可实现上壳体2与下壳体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便于上壳体内压缩装置的维修和更换,可提高分装瓶容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便于下壳体的装料,装料时,只需将下壳体从上壳体螺旋拧下,将物料装入下壳体内,然后根据物料的位置,将活塞紧贴物料放入下壳体内,最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螺紧,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分装瓶容器的使用性;所述压缩装置设于第一腔体3内,由于物料存放在分装瓶容器的第二腔体内,因而物料在排出的过程中不经过压缩装置,可避免二次污染,使得物料不会残留在压缩装置中,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也可增加储料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具体的,所述压缩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包括设有活塞(5)的腔体(1),所述活塞(5)将所述腔体(1)分成用于容纳空气的第一腔体(3)和用于盛装物料的第二腔体(4),所述第二腔体(4)上设有出料口(4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3)相连的压缩装置,用于向第一腔体(3)内输送空气,使得第一腔体(3)内的空气推动活塞(5)向第二腔体(4)方向运动,活塞(5)挤压物料从出料口(41)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第一阀门(23)、与所述第一阀门(23)相配合的压缩活塞(212)、设于所述压缩活塞(212)上的套筒(25)及一端作用于所述套筒(25)底部的压缩件(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包括设有活塞(5)的腔体(1),所述活塞(5)将所述腔体(1)分成用于容纳空气的第一腔体(3)和用于盛装物料的第二腔体(4),所述第二腔体(4)上设有出料口(4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3)相连的压缩装置,用于向第一腔体(3)内输送空气,使得第一腔体(3)内的空气推动活塞(5)向第二腔体(4)方向运动,活塞(5)挤压物料从出料口(41)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第一阀门(23)、与所述第一阀门(23)相配合的压缩活塞(212)、设于所述压缩活塞(212)上的套筒(25)及一端作用于所述套筒(25)底部的压缩件(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23)呈“工”字型结构,包括第一横部(231)、一端与所述第一横部(231)相连的竖板(232)及与所述竖部(232)另一端相连的第二横部(2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分装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23)设有一第一通气道(27),所述第一通气道(27)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横部(231)上,另一端延伸至竖部(232)上,第一通气道处于开启状态时,外界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活塞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22),向下按压推进驱动装置(22)时,第一阀门(23)处于关闭状态;驱动装置(22)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飒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